预防小麦越冬的死苗内容摘要:

1、小麦越冬死苗的原因除气象因素外,从农艺栽培角度看,主要是品种布局不合理以及农艺栽培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视抗寒性。 将半冬性品种,春性品种盲目引入冬性品种种植区,为此加重了冻害死苗。 重冻害。 一种耕作制度既受限当地热量条件,也受生产条件的制约。 如不顾客观条件不适当地扩大小麦面积,提高复种指数,致使每年都有一大批耕作粗放的晚播麦,再加上品种不配套,苗弱抗性差,冻害严重。 低抗寒性。 如果播种过早,再加上暖冬,麦苗旺长,甚至冬性弱的品种在冬前穗化化就达到二棱期以后,抗寒性降低,造成冻害死苗。 如2004 年我省江淮及淮北部分麦区因抢墒过早播种春性品种,加上遇上多年罕见的暖冬年,小麦在越冬前幼穗发育已达到小花 2、分化期,基部第一、二节间伸长,结果大面积小麦受到严重冻害,主茎、大分蘖冻死,造成减产。 助寒威。 造墒不匀或抢墒播种的麦田,底墒不足,土壤干旱,加重冻害。 利越冬。 浇冬水过晚造成“凌抬”死苗,另外,浇水后划锄不及时,龟裂板结,也易断根风抽而死苗。 综述以上小麦越冬死苗的原因,预防方法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地制宜选用小麦良种。 任何良种都要求这一条件,必须对品种合理布局,恰当使用。 一般情况下,要严格按照品种类型区布局品种,并要根据土壤、地力、水利、茬口等,安排几个不同产量水平,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 苗积累糖分多,抵抗力强,有利于安全越冬。 凡是对培育壮苗有利的农艺措施,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冻害死苗。 抓防寒保温措施。 越冬管理工作做的如何,直接影响着小麦冻害程度,所以要浇好封冻水,防旱、抗旱;搂划镇压;严禁割青和牲畜啃青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