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内容摘要:

责项目部所在区域食物中毒的救护处置。 五、资源配备 熟练救护人员,救护设备,通报联络工具。 六、应急准备 职能组别 责任人或责任部门 职责任务 项目部 指挥 经理 指挥协调 联络组 项目部经理确定 负责对内、对外联络 救护组 项目部经理确定 负责食物中毒人员救治和送治 项目部办公区域由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救护设备。 项目部建立相应的 食物中毒领导班子和职能班组 (也可启用防火预案中的指挥小组,联络组,救护组 )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项目部每半年检查一次,确保救护设备的有效性,并进行合适的补充。 项目部每星期检查一次食物留样记录。 项目部每年举行一次食物中毒救护演习,通过演习检验并改进食物中毒的急救预案。 七、应急响应 食物中毒发生时,应确定食物中毒类型,并立即报告食物中毒救护领导小组。 食物中毒救护领导小组启动食物中毒急救预案。 救护组负责食物中毒人员处置,根据食物中毒严重程度确定是现场施救还是送医院救治或是请医护人员现场组织施救。 如需送医院救治 (急救电话 120)或是请医护人员现场组织施救,对外联络组负责拨打急救电话 120 通知附近医院,报 120 时要讲明地点、食物中毒严重程度、食物中毒类型和公司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车指示通道。 领导小组要负责现场的指挥、救护、通讯、车辆的使用调度工作。 八、现场急救措施方法 1.现场急救 食入毒物:如误食变质食物,对一般神志清楚者应设法催吐:喝微温水 300500 毫升,用压舌板等刺激咽喉壁或根部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物体为止。 对催吐无效或神志不清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伤病员心跳 停止的急救 在施工现场的伤病员心跳呼吸骤停,即突然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呼吸停止的,在颈部、喉头两侧摸不到大动脉搏动时应有以下方法急救: ( 1)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 2)体外心脏挤压法 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中毒人员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的措施。 经现场处理后的人员要迅速转送医院救治。 应急电话 救护: 120 急救箱 急救箱的配备应以简单和适用、保证现场急救的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记录 ( 1)食堂熟食留 样记录表 ( 2)急救箱配备清单表 第八章 环境紧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环境意外污染事故时能得到有效控制,使环境污染减少到最小程度特制订环境紧急预案。 二、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工程项目部所有部门。 三、职责: 项目部负责本施工区域和门前道路内环境污染的应急防治。 职能组别 责任人或责任部门 职责任务 项目部 指挥 项目经理 指挥协调 联络组 项目经理确定 负责对内、对外联络 扑救组 义务消防队 负责扑救 疏散组 项目经理确定 负责人员 疏散逃生 救护组 项目经理确定 负责负伤人员救治和送治 环保组 项目经理确定 负责环境污染控制 损管组 项目经理确定 负责损失控制、物质抢救 四、资源配备: 配置足够的环境检测设备,对内、外联络的通信器材,及相应足够检测经费配置和熟练的救护人员培训经费。 五、应急准备: 项目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救护设备,并标明环境、消防护、设备设施布置图,对外联络电话、 火警 11 救护 1 报警 110,需标明在区域明显地点。 项目部建立相应的防火领导班子和防火职能班组,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教育。 项目部每周组织一次,矾保环境设施设备完好,并进行合理的维修、保养、控制尘扬、泥浆、洒漏、污水外流、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别隔离及时清理。 项目部每月组织检查对易燃物、油化类储存环境及塔吊、人货梯脚手架、施工用电、模板、防火卫生、防火通道、安全通道的畅通,及时消除隐患。 项目部每半年举行一次环境紧急救援演练,通过演习检验并改进环境紧急预案。 六、应急响应: 发生环境事故时,应确定类型,(电气火灾、危险品油化类、塔吊电梯、脚手架、中小型机具车辆、尘扬、烟、噪声污染)大小,并立即报告环境领导小组,并 紧急启动环境紧急预案。 环境领导小组根据环境事故类型选用相应的义务消防队进行扑救。 疏散组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疏散、逃生通道组织逃生疏散,并负责维持次序和清点人数。 对外联络组应立即拨打(救护 1 火警 11 报警 110)电话。 环保组负责采取措施控制环境污染。 救护组负责负伤人员处置,根据伤情严重程度:确定现场施救或送医院救治,或是请医护人员现场组织施工救。 损管组立即组织物资抢救,尽量减少损失。 环境领导小组要负责现场的指挥,救护、通讯,车辆的使用调度工作。 七、纠正和改 进: 事故发生后,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填写意外事故报告,针对事故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及报管理者代表确认。 事故发生后,负责对紧急预案进行评价,并完善紧急预案。 事故责任人处理由质安处总负责相关人员的教育由安全科负责。 八、项目部防治环境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总指挥: 报警联络: 救护: 排污抢救: 第九章 触电伤害的应急抢救预案 一、目的 为了确保触电伤害事故发生口时能得到有效救治,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 于本项目部施工工地发生的触电伤害的应急抢救。 三、职责 项目部负责所在区域内的触电伤害应急抢救。 四、资源配置 熟练的救护人员,救护设备,通讯联络工具。 五、应急准备 职能组别 责任人或责任部门 职责任务 项目部 指挥 项目经理 指挥协调 联络组 安全员 负责对内、对外联络 救护组 技术负责人 负责触电人员救治和送治 六、应急响应 l、触电事故发生时,就立即报告触电伤害救护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触电伤害应急抢救预案。 联络组根据触电伤害严重程度确定是现场施救还是送医院救治或是请医护人员到现 场组织抢救,做好与医院的联络,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救护组应确定触电伤害的程度,并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同时根据伤害的严重程度,作出是否边抢救边送医院的决定。 如需送医院救治 (急救电话 120)或是请医护人员现场组织施救,对外联络组负责拨打急救电话 120 通知附近医院,报 120 时要讲明地点,触电伤害严重程度和现场地点、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车指示通道。 领导小组要负责现场的指挥、救护、通讯, 车辆的使用调度工作,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七、触电现场的急救: 发生触电事故时,现场急救的具体操作可分 为迅速解脱电源、简 单诊断和对症处理三大部份。 迅速解脱电源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失措,首先要设法使触电者脱 离电源。 使病人脱离电源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 1)切断电源.。 当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就在事故现场附近时, 可立即将闸刀打开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必须指出普通的电灯开关(如拉线开关)只切断一根导线,且有时断开的不一定是相线,因此,关掉电灯开关并不能被认为是切断了电源。 ( 2)用绝缘物移去带电导线。 当带电导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 且不能采用其 他方法解脱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 (如木棒、竹杆、手套等 ):将电线移掉,使病人脱离电源。 ( 3)用绝缘物切断带电导线。 出现触电事故,必要时可用绝缘 的工具 (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以及锄头等 )切断导线,以断 开电源。 ( 4)拉拽触电者衣服,使之摆脱电源。 若现场不具备上述三种 条件,而触电者衣服干燥,救护者可用包有干毛巾,干衣服等干燥物的手去拉拽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必须指出,上述办法仅适用于 220/ 380V“低压”触电的抢救: 对于高压触电应及时通知供电部门,采用相应的紧急措 施,以免产生 新的事故。 总之,在现场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迅速安全地使触 电者脱离电源。 必须注意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因不再受电流刺激,肌 肉会立即放松,故有可能会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如颅底骨折等), 特别事故现场在高处时,危险性更大。 因此在解脱电源时应辅以相应 措施,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此外,解脱电源时,除应注意自身的安全 外,还需注意不可误伤他人。 简单诊断 解脱电源后,病人往往处于昏迷状态或“临床死亡”阶段,因情 况不明,故应尽快对心跳和呼吸的情况作一判断,了解是否处于 “假 死”状态。 只有作出明确的诊断,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急救。 ( 1)判断是否丧失意识 首先轻轻摇动触电者的肩部 (绝对不允许摇动头部 ),并对之呼 叫,最好直呼其姓名,看看有否反应,以判断是否丧失意识。 有反应 者,肯定有心跳、呼吸存在;若无反应,即丧失意识,这时用一手手 掌托住伤员颈部,以防止颈部弯曲,另一手握住其上臂近肩端,并以 此处为力点,平稳地翻转至仰卧位。 翻转时,必须使触电者的头、颈、 躯干,臀部同时转动,防止扭曲,发生新的损伤,随后应立即将其上 衣和裤带放松。 一般昏迷的触电者常有气道阻塞,故必 须马上畅通呼 吸道,否则,人工呼吸及人工心脏挤压法都完全无效。 此时,我们可 用一手的手掌将其颈部向上方托起。 另一手的手掌放于额部,向下用 力,使其头部向后仰翻,以达到开放气道的目的。 ( 2)观察有否呼吸存在 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将耳朵向触电者的鼻处,用听觉及面额的感觉来判断触电者是否有因呼吸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并侧观察头触 电者的胸廓及上腹部有呼吸时所产生的运动。 如能观察到胸廓或腹壁有呼吸产生的起伏,或者感觉到触电者口鼻处有气体的吹拂感(呼吸时气体流动所至),则判定触电者有呼吸存在;反之,则呼吸停止。 当不便观察时,也可用手触摸胸部或腹部,以感觉有无呼吸运动。 整个观察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不得超过 5 秒钟。 ( 3)检查颈动脉有否搏动 颈动脉是人体的大动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相当于喉结水平。 颈动脉是中心动脉,在周围动脉搏动消失时,仍能触及颈动脉的搏动。 颈动脉位置表浅,很容易感觉到它的搏动。 检查时不必脱衣,极为方便。 我们将颈动脉是否有搏动,作为是否有心跳的依据。 检查时,可将中指和食指合并一起,指尖部置于喉结部位,然后,慢慢向颈侧移动,其移动轨迹与人体长轴相垂直。 移动过程中,同时对气管旁软组织进行确诊,若能感到 颈动脉搏动则伤员仍有心跳,若无感觉则心脏已停止跳动。 检查应在 5 秒钟内完成。 确诊应轻柔,不能加压。 值得注意的是,如发现触电者呼吸已停止 ,则应立即作四次连续的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后检查颈动脉有否搏动。 检查时,一手掌部仍需放在病人额部,使其头部仍保持后仰姿势。 ( 4)观察瞳孔是否扩大 瞳孔的作用有点类似照相机的光圈,但人的瞳孔是由大脑控制而自动调节的。 当大脑细胞正常时,瞳孔的大小会随外界光线强度的变化自行调节。 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强度保持适中,以便于观看。 当处于“假死”状态时,大脑细胞严重缺氧,对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