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大田除杂技术内容摘要:
1、田杂交水稻杂交一代种子常见的杂株有异品种,变异株,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大青棵,小青棵等几大类型,这是由于制种过程中的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所致。 根据大面积调查表明,混杂株以异品种,不育系,保持系,大青棵、小青棵为主,现将分期除杂具体操作技术介绍如下:小青棵:籼型杂交,在扬花期易识别剔除。 表现属分蘖弱株,具有叶色淡,叶片披长,叶鞘薄淡等明显特点。 大青棵:属籼粳交,在分蘖末期至孕穗初期表现叶色浓绿,叶片窄而挺直,剑叶较长,株型较高,分蘖特别旺盛。 不育系、保持系:大田分蘖属弱株,而播始历期一般约 60 天左右,在秧田后期(特别是二段秧寄插后期)它们表现为株矮,分蘖弱,幼穗分化早,叶片淡黄等性状,在 2、秧田后期或移栽大田时应拔除。 恢复系:分蘖弱,叶片较窄,淡绿,易在苗期识别。 异品种:在幼苗四叶期,按其假茎宽窄,叶片宽窄长短,叶色深浅,叶片挺拔程度,分蘖强弱,角度大小进行鉴别。 变异株;最佳分辨时间在幼穗分化五至六期,根据株型,剑叶长度等性状进行除杂。 做好大田除杂工作有三个要点:一是熟悉所种组合及相应亲本的特征特性;二是要多比较,凡是与杂交种在株型,叶型,分蘖上有微小差异的都要作为杂株除掉;三要分期除杂。 具体操作上可按如下步骤进行:二段育秧的,幼苗四叶期与寄插第二段移栽前除弱株;大田分蘖盛期除优势株。 直播直插育秧的,秧田期移栽前除弱株;大田分蘖盛期除优势株,弱株。 大田生产除杂后,要采取适当分蔸剥蘖办法调整田间密度,加强水肥管理,搭起丰产苗架,促进大田增丰收。 专利查询。杂交稻大田除杂技术
相关推荐
理样品。 其中中标单位的 低压电流互感器和负荷管理终端 送检样品不退还。 7 开标 开标时间安排 开始接收投标文件时间: 2020年 3月 28 日上午 8时 30分。 截止接收投标文件时间: 2020年 3月 28 日 上午 10 时。 开标时间: 2020年 3月 28 日 上午 10 时。 标书送达及开标地点: 海南省电力物资公司五楼开标大厅( 海口市府城镇振发路凤翔变电站内 )。
WLD[K]JY4112020 3 精度:保护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测量误差不超过177。 5%; 频率误差不超过 177。 延时整定误差:延时整定小于 2s 时,误差不超过177。 60ms;延时整定大于 2s 时,误差不超过时间整定的177。 5%。 出口接点容量: AC250V, 8A。 功耗 交流电流回路:每相≤ (额定 5A时) ( MMPR301N)。
1、家标准 定:杂交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纯度、净度分别不能低于 80%、96%(二级)、98%,水分不能高于 13%(籼)。 杂交稻种只要达到以上四项指标就是合格的种子。 旱育秧普及以前,当大田生产上浸种落谷期间气温较低时,常会出现烂种现象,特别是发芽率不太高的陈年杂交稻种。 达国标杂交稻新种大量烂种现象尽管极少出现,但一旦发生就会使种子经营单位在信誉上和经济上都遭受惨重的损失
1、交粳稻新组合辽优五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栽培所组配的优质、高产、多抗新组合。 19961997 年完成产量比较试验,1998 年进入辽宁省杂交稻区域试验,1999 年进行第二年区域试验,同时进入生产试验。 19961997 两年产量比较试验平均亩产 7014 公斤,较对照辽粳 45417 增产 28%。 1998 年省区域试验中,全省 6 个点平均亩产 6547 公斤,比对照辽粳 4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