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缠绕复合压力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否实现,还关系到能否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节能减排,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普及环境有好型生产和生活理念,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等发展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型产业自主创新发展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技术严重缺乏,标准体系不健全,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国内外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深 入,为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据《 “十二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发 [20xx]28 号 ),截至 2020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打造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 10 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5%,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竹缠绕复合压力材料以竹材料缠绕技术为基础。 竹材料缠绕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符合材料强度的结构形式 ,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抗疲劳、耐腐蚀、寿命长等突出优点。 缠绕技术制造的压力管道及容器可用于汽车、家用液化气、医疗保健及气动工具领域,以及飞机、卫星等高科技领域。 竹缠绕复合压力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可用于制造外压容器或者内压容器,在化学工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利用空间。 竹缠绕复合压力材料以竹材作为原料,具有原料的可再生性、加工过程低碳节能、使用过程环保及可生物降解等优异性能,可成为钢材、水泥、塑料、玻璃等传统管材及罐材的替代产品。 大力培育和发展竹缠绕复合压力材料产业,将成为引 领未来管材及罐材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抢占未来新材料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竹缠绕复合压力材料产业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11 竹复合材料缠绕产品技术含量高,国内目前项目承担单位成功研发出竹复合材料缠绕系列产品,并已具备产业化条件。 为了使该技术及产品顺利、快速、健康地进入产业化阶段,建设本项目十分必要。 由于本项目在国内属新兴领域,目前参与企业不多,规模不大,本项目的建设,将形成我国 竹缠绕复合压力材料行业的标杆企业,建立竹缠绕复合压力材料技术标准,引领竹缠绕复合压力材料的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丰富缠绕复合压力材料种类,满足战咯性新兴材料市场需求。 发展竹缠绕复合压力材料将进一步推动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促进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林业产业化新的经济增长点。 项目兴建的基本条件 项目兴建的有利因素 ■林业产业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 ■交通便利,自然生态资源良好 ■结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打造,有利于起到示范带动效应 近年来, ***紧紧围绕将 桃江 打 造成为 ***农业(林业)生产、交易和研发中心的奋斗目标,林业产业化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在质量效益上都得到了发展,已成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基础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2 林业深加工发展瓶颈有待打破 随着林业产业的组织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粗放加工的林业产业化的模式已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也使 桃江 林业发展 “科研、生产、销售 ”三中心的目标面临障碍。 ( 1)处于原始加工方式。 本地花林产品加工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只有加工成为初期的产品,作为中间品外销至山东、四川等地进行深加工,或加工成板材进入建筑领 域,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行业带动效果差,从事基础产业的农民收益低,发展积极性差。 ( 2)信息严重不对称。 受下游企业营销及控制成本影响,产品价格浮动较大,且没有统一的市场价格标准,造成价格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客户流失和自己利润的不明确性。 ( 3)无法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由于市场分割及企业规模及粗放经营影响,农户及企业各自经营,不能取得规模效益,行业整体效益差。 ( 4)受加工水平及产品影响,材料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因此,建设本项目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行业整体加工、经营水平成为林业(竹产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之路。 13 3 市场 分析 原材料供应 ***林业现状 ***位于北纬 27176。 58′38″29176。 31′42″、东经 110176。 43′02″112176。 55′48″,东西最长距离 217 公里,南北最宽距离 173 公里,它北近长江,同湖北省石首县抵界,西和西南与本省常德市、怀化市接壤,南与娄底市毗邻,东和东北紧靠省会长沙市及岳阳市。 全市辖桃江、安化、南县三个县,沅江一个县级市和一个大通湖区,市区设赫山、资阳、朝阳三个区。 全市总面积 12144 平方公里,为全省总面积的 %,其中山地占 %,丘陵占 %,岗地占 %,平原占 %,水面占 %。 总人口 万,市区面积 53 平方公里,人口 53 万。 境内由南至北呈梯级倾斜,南半部是丘陵山区,属雪峰山余脉;北半部为洞庭湖淤积平原,一派水乡景色。 “背靠雪峰观湖浩,半成山色半成湖 ”。 南部山区最高处为海拔 1621 米,北部湖区最低处为海拔26 米,南北自然坡降为 %。 市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 7 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 年平均气温 ℃ —℃ ,日照 1348 小 时 —1772 小时,无霜期 263 天 —276 天,降雨量 1230 毫米 —1700 毫米,适合于农作物生长。 全市土地质量较好,有林地 万公顷,耕地 万公顷,水面 万公顷,草地 万公顷,湖洲 万公顷。 滨湖平原由 14 河流冲积而成,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是粮、棉、麻、油、糖的主要生产基地,素有 “鱼米之乡 ”的美称。 苎麻产量居全国首位,芦苇、黄(红)麻、糖料产量均居全省第一。 中部丘陵岗地,土壤多属板页岩风化而成,呈酸性,含养分较高,是南竹、油茶、茶叶、果木等经济林生产区。 ***是全国有名 的 “竹子之乡 ”,南竹、茶叶产量居全省第一。 西部中低山地,土质相对较差,但适宜多种林木生产,是主要林业生产基地。 市辖 ***内自然资源丰富,地表植被繁茂,其中林地面积 1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54%,竹林面积达 72 万亩,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素有中国竹子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和建材之乡的称誉,是国家确定的山地综合开发示范县、商品粮基地县和瘦肉型猪基地县,温家宝同志曾亲笔命名 ***为 “楠竹之乡 ”。 ***在 “辉煌十一五 中国品牌(特色)市 /县 /镇 /开发区颁奖盛典 ”上,荣膺 “全国竹产业示范县 ”荣誉称号。 竹产业 资源状况 国内竹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类种质资源、竹林面积、竹材蓄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据统计,全世界竹类植物共有 70 多属,约 1200 多种,总面积约 2200 万公顷。 竹子集中分布于亚洲、拉丁美洲、非洲受季风气候影响和水热条件较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属种生长在温带乃至亚寒带地区。 东南亚季风带区域 (中国东南、西南部、中南半岛及印度次大陆 )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该区域集中了世界竹子种类的 80%,竹林总面积的 90%。 15 我国共有 40 多属、 500 余种竹子,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总面积的 1/ 5。 竹林经 营和竹类资源开发利用得好的国家首推中国、印度和日本。 我国竹林面积总量大,增长快速,资源基础得以持续加强。 1976年,全国竹林总面积为 万公顷; 1988 年,全国竹林总面积达到 万公顷; 1998 年,达到 万公顷。 近十年来,竹林面积每年以 10 万公顷的速度递增; 20xx 年,全国竹林面积达到 万公顷。 截止 20xx 年,全国竹林面积达 万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占森林面积的 %,立竹总数量为 亿株,竹材总蓄积量达 亿吨。 其中:笋用竹林面 积 万公顷、占竹林总面积的 %,纸浆竹林面积 万公顷、占竹林总面积的%,材用竹林面积 万公顷、占竹林总面积的 %,笋材两用竹林面积 万公顷、占竹林总面积的 %,生态公益竹林面积 、占竹林总面积的 %,风景竹林面积 万公顷、占竹林总面积的 %,竹林苗圃年产竹苗 亿株,竹类公园数量 43 个,竹类植物园 26 个,盆景竹林面积 181 公顷。 项目区竹资源区域分布。 我国不同区域的竹资源分布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根据 竹种类差异,可将全国分为北方散生竹区、江南混合竹区、西南高山竹区、南方丛生竹区和琼滇攀援竹区。 本地区属 江南混合竹区 (长江 —南岭竹区) : 该区是我国竹林面积最大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具有散生竹和丛生竹混合分布的特点,既有刚竹属、箬竹属、苦竹属等散生竹类,又有慈竹属、簕竹属 16 等丛生竹类。 本省面积 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竹资源面积的 %。 第七次和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的比较表明, ***竹资源净增长量 万公顷,年均增长率 %。 竹产业市场分析 竹产业概况 我国竹产业发达,竹产品 种类丰富,发展速度快,竹资源加工利用水平高,相关技术创新体系健全,竹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的竹产品涉及传统竹制品 (建材、日用品、工艺品 )、竹材人造板、竹质家具、竹浆造纸、竹纤维制品、竹炭和竹醋液、竹笋加工品、竹叶提取物等 10 大类,数千个品种。 竹产业与花卉业、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业一起,成为中国林业发展中的四大朝阳产业。 全国竹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竹子的利用已突破了传统的利用领域,被应用于农业、食品、环保、轻工、建筑、造纸、家居、包装、运输、旅游、纺织、医疗、电子、国防、航天等行业领域之中。 竹产 业体系健全,涵盖所有三个产业。 第一产业以竹林资源培育为主,包括笋用竹林、纸浆竹林、材用竹林、笋材两用竹林、竹苗繁育等产业活动;第二产业以竹产品加工为主,包括竹笋加工业、竹材制浆造纸业、竹材人造板业、竹材地板业、竹质家具制造业、竹纤维制品业、竹饮制品业、竹制日用品 (竹工艺品 )加工业、竹炭加工业等;第三产业以竹文化及生态旅游为主,包括风景竹林、竹类公园、竹类植物园、盆景竹林等。 17 竹产业企业 截至 20xx 年,全国竹加工企业数量为 12756 个,分别从事竹浆造纸、竹人造板、竹地板、竹质家具、竹纤维制品、竹 笋加工、竹饮料、竹炭等细分产品的生产。 年产值低于 500 万的企业总数为 7583个,占企业总数的 %:产值超过亿元的加工企业只有 101 个,占企业总数的 %,表明竹产品行业集中度较差。 20xx20xx 年间,竹、藤家具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在此期间,竹、藤家具制造行业数量呈现波动, 20xx 年达到期间最高值,为 106 家; 20xx 年则达到期间最低值,为 65 家;截至 20xx 年,竹、藤家具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 77 家。 图 31:中国竹、藤家具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个数 数据来源:《中国 林业统计年鉴》 (20xx20xx 年 ) 竹制品消耗原材料情况 通过比较竹饮品业、竹工艺品业、竹地板业、竹人造板业、竹炭业、竹制家具业、竹浆造纸业、竹纤维业,可以得出每吨竹纤维产品 18 消耗竹资源量最大,达到 5 吨;其次为竹浆造纸业,为 4 吨;第三为竹制家具业,为 吨;排名第四至第八名的依次为竹炭业、竹人造板业、竹地板业、竹工艺品业和竹饮品业。 排名首位的竹纤维业原料消耗量为排名末尾的竹饮品业的五倍。 就单位竹材产值而言,竹纤维业排名第一,达到 万元/吨;其次为竹饮品业,达到 万元/吨;第三为竹工 艺品业,达到 万元/吨;排名第四至第八名依次为竹炭业、竹制家具业、竹地板业、竹浆造纸业、竹人造板业等。 排名首位的竹纤维业单位竹材产值超过排名末位的人造板业的三倍。 各类竹产品消耗量和单位竹材产值详情详见下图。 图 32:单位竹制品消耗表 数据来源:《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 (20xx2020 年 ) 竹产业发展状况 竹产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我国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1 年,我国竹产业产值仅有 4 亿多元。 20xx 年达到 200亿元人民币,为 1981 年的 50 倍。 20xx 年达 660 亿人民 币,较 20xx年增幅超过 200%。 20xx 年竹产业产值达 700 亿人民币,出口创汇 19 15 亿美元。 20xx 年,全国竹材产量 14 亿根,加工竹笋 166 万吨,竹人造板产量 358 万吨,竹地板产量 111 万立方米,竹家具产量 1125万件,竹纤维制品产量 12 万吨,竹浆产量 217 万吨,竹制日用品产量 377 万吨,竹产业总产值 1173 亿元。 20xx 年竹产业产值达 900 亿人民币,并保持高速增长。 20xx 年,全国竹产业产值达到 1224 亿人民币,竹材产量达到 亿根。 具体到省层面而言,浙江竹产业产值位居首位,达到 358亿元,占全国 竹产业比重的 29%;福建位居其次,达到 323 亿元,占全国比重为 28%;四川位居第三,达到 183 亿元,占全国比重为15% 1 安徽位居第四,达到 183 亿元,占全国比重为 8%;江西为第五,达。竹缠绕复合压力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