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309国道人工顶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0管顶镐机组直铁横铁护口铁3 0工字钢后背管帽 图 44 顶管坑内设备布置 设备安装执行《北京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相关规定。 、顶管坑内垂直与水平运输 顶坑安装由φ 200壁厚的钢管组成的四不搭,一个φ 300三滑轮,规格为 6 1φ 16 钢丝绳,选用一台 JJM- 5 单 14 间慢速卷扬机作为主牵引力下管用。 坑内使用小土车,另设一台 1t垂直运输卷扬机把土运出坑外。 具体见图 45。 I 401 00 10 0 方木满铺活动盖板槽钢12 小卷扬机大卷扬机1 00 10 0 方木满铺1 50 1 50 方木 图 45 顶管工作坑运输设备平面图 轴承φ 15 9钢 管活动盖板 图 45( B)顶管工作坑运输设备立面图 15 、 顶力计算及后背设计 按顶距 L=27米,管径 D= 1050考虑计算顶力: D= 1050,混凝土管 3m/节,管重。   PDDD FLrHHfrP   1211 24522 tan P :总顶力; r:管道处土层的重力密度 KN/m3 D1 :管道外径 m H:管道顶覆土层厚度 m Φ:管道处土层内摩擦角176。 30 ω:单位长度管体自重( KN/m) L:管道计算顶进长度 m 27 f:管道表面与周围土层摩擦系数 PF :顶进时迎面阻力 KN 0 经计算: P =4140 KN 、后背安全系数的核算 ρ-后背每米宽度上土壤的总被动土压力: ρ = 1/ 2 r h2tg 2(45o+Ф /2)+2chtg(45 o+Ф /2) r:土壤容重( KN/ m3) 取 含砾粉质粘土 为 Ф: (土壤的内摩擦角度)取 含砾粉质粘土 为 30176。 C:土壤的粘聚力( KN/ m2)取 含砾粉质粘土 为 15 16 h:天然土壁后背高度 6m ρ =1/2 62 tg2(45o+30o/2)+ 2 15 6 tg(45o+30o/2) = 1380 KN 要求后背宽度: B= P/ρ B— 受力宽度: 4140/1380=3 m 后背实际宽度为: 4 米> 3 米,且后背为拖拉式受力(竖井整体),后背满足顶距 27m(考虑安全)的施工要求。 、工作坑后背设计 后背结构设计为:锚喷墙 +钢板 +立放一排 30#工字钢 +横放一排 30#工字钢 +后背靠。 在锚喷墙壁前开挖 30 cm 宽、深 50cm 的沟,在沟中立放一排 30#工字钢。 在锚喷墙壁前放 2cm厚钢板,钢板与锚喷墙面的空隙以砂子填塞。 在立放的工字钢前横放一排 30#工字钢。 工字钢及钢板均密放并焊接成一体。 、顶稿设备选择 根据总顶力计算: 4140 70%=2898KN,(即 296t) 选用2 台 200t 顶镐双向水平顶进。 、 顶进方法: 管前人工开挖顶进时,挖土长度控制为 30cm,并做 17 到随挖随顶。 施工中管前端外壁不得超挖。 为防止施工中产生管前塌方,根据土质的成拱情况顶进过程中在管前端加管帽。 管帽大样见附图 46。 环肋1环肋2说明:本图标注尺寸单位是:m m2 、钢板采用A3板 ,厚度 δ=16 所有连接为焊接,焊缝要求符合标准4 、加工控制在1mm以 内图 46 管帽大样 顶进开始时,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 顶进时测量中心高程以顶镐间距为一次,发现偏差时必须及时纠偏。 随时观测压力表的压力情况。 如油路压力突然增多要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 回镐时,油路压力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 施工时避免超挖,施工顶进 采用触变泥浆处理,施工后做好水泥浆置换加固。 顶进后接口内侧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嵌缝。 18 、 测量控制 根据管道的中心位置,在地面上先测出中心桩,高程引点到井坑边,工作坑挖完后引入坑底。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对轴线中心位置和高程进行重点测量控制。 施工中严格执行三级测量复核制度 ,做好测量原始记录 ,及时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测。 施工中如发现水平桩错位或丢失,需及时进行校测并补设桩点。 、触变泥浆的制作与填充 在顶进过程中,后背的承载能力有限,为减少摩擦阻力,使用触变泥浆溶液,用高压空气将溶液压于管 外壁使之与管外壁与土壤之间有一层润滑体,并控制顶进挖掘长度不得超挖,防止前方土因超挖而塌方。 制作触变泥浆选用材料为膨润土 、 水和碱(碳酸钠)。 注浆管见图 47 示。 图 47 填充注浆前,先注清水检查灌浆设备(空气压缩机或泥浆泵)的完好程度,确认设备正常后,将制作好的触变泥浆 19 灌入设备,用不大于 的压力开始加压,压力根据注浆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管道注浆顺序与管道顶进同步进行,如遇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