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实现棉花的稳产高产内容摘要:

2、中速效养分含量施肥。 棉花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是3:1:3,含氮、磷、钾等量的复合肥与棉花吸肥规律不符,不宜施用。 有人认为同时施 3 种元素比施单一元素强;有人认为复合肥含钾少,多施就可以了;有人认为 3 个 15 不好,3 个 17 肯定好;有人认为玉米茬不需要再施钾肥了。 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误区。 应该缺什么施什么,缺多少施多少。 目前大部分土壤中最缺的速效养分是钾,其次是氮,不太缺的是磷。 这是多年重施磷、忽视施钾造成的。 不平衡地施肥,施得越多越不平衡。 棉花应施用高钾低磷的复合肥,没有适宜的复合肥就要多施些钾肥。 尽量增施有机肥,用地养地改良地。 施有机肥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会削弱抑制病菌,因而 3、会减轻枯黄萎病的发生和危害。 市场上有一种硫酸钾复合肥,仍然属于复合肥,不要当成钾肥施用和喷洒。 缺钾是棉病严重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顶后顶端优势变成了劣势,要及时喷叶面肥,防止上部果枝患营养不良症,先氮后钾。 尿素和硫酸钾是最好的叶面肥,含养分多,棉株吸收快,使用安全,价格低。 每次 1 亩 1 斤以上,至少喷 3 次,用肥不多,效果很大,不仅使上部多结铃,还能结大铃,早吐絮,吐肥絮,上部铃衣分也不降低。 磷酸二氢钾含钾量低、喷施浓度低,市场上假劣货太多,远远满足不了棉株中后期对速效钾的需求。 只要棉株开花后不脱肥、不缺钾,后期的早衰和黄萎病是好控制的。 二、适当放宽行距,降低密度。 在沙薄地要将大行至少 4、放到 70 厘米、小行 50厘米,株距 30 厘米,亩 3700 株应是国欣棉的密度上限。 一般地 2500,壮地 2500 以下。 一般不再留疯杈。 在 4000 株以上的棉田都有一部分小棵、弱棵、晚棵“不大干活”,还影响邻近的棉株发育。 密度越大,“不大干活”的棵越多,要在开花前坚决拔掉,腾出地上和地下的空间,让两侧的棉株发育好,多结铃。 三、推迟播期。 考虑到大范围气候变暖的背景,应将棉花播期推迟到 4 月 25 日以后,杜绝 6 月份的花铃,增加 8 月上中旬的花铃,将前移的衰期拉回来。 晚播还能减缓苗期病害的发生。 四、换掉氟乐灵。 氟乐灵在土中有积累,对棉苗幼根伤害大,坚决换掉,尤其在沙薄地。 棉花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