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内容摘要:

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12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说明: 现浇多层房屋和构筑物的模板及其支架安装时,上、下层支 架的立柱应对准,以利于混凝土重力及施工荷载的传递,这是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措施。 本规范中,凡规定全数检查的项目,通常均采用观察检查的方法,但对观察难以判定的部位,应辅以量测检查。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 ,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 隔离剂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可能对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故应避免。 一 般 项 目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 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 无论是采用何种材料制作的模板,其接缝都应保证不漏浆。 木模板浇水湿润有利于接缝闭合而不致漏浆,但因浇水湿润后膨胀,木模板安装时的接缝不宜过于严密。 模板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 本条对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提出了应平整光洁的要求,这是为 13 了保证预制构件的成型质量。 对跨度不小于 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打针高度宜为跨度的 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对跨度较大的现浇混凝土梁、板,考虑到自重的影响,适度起拱有利于保证构件的开头和尺寸。 执行时应注意本条的起拱高度未包括设计起拱值,而只考虑模板本身在荷载下的下垂,因此对钢模板 可取偏小值,对木模板可取偏大值。 本规范中,凡规定抽样检查的项目,应在全数观察的基础上,对重要部位和观察难以判定的部位进行抽样检查。 抽样检查的数量通常采用 “双控 ”方法,即在按比例抽样的同时,还限定了检查的最小数量。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接线、钢尺检查。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 预埋件 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14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说明: 对预埋件的外露长度,只允许有正偏差,不允许有负偏差;对预留洞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 检查数量;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应全数检查;使用中的模板应定期检查,并根 据使用情况不定期抽查。 表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15 注: l为构件长度( mm)。 说明: ~ 规定了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板安装尺寸的检查数量、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还应指出,按本规范第 条的规定,对一般项目,在不超过20%的不合格检查点中不得有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过大尺寸偏差。 对有特殊要求的结构中的某些项目,当有专门标准规定或设计要求时,尚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由于模板对保证构 件质量非常重要,且不合格模板容易返修成合格品,故允许模板进行修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施工单位应根据构件质量检验得到的模板质量反馈信息,对边疆周转使用的模板定期检查并不定期抽查。 模 板 拆 除 主 控 项 目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 16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表 底模拆除时 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说明: 由于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不足而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沉降变形、缺棱掉角、开裂、甚至塌陷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保证结构的安全和作用功能,提出了拆模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该强度通常反映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 考虑到悬臂构件更容易因混凝土强度不足而引发事故,对其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从严要求。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 对后张法的预应力施工,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时间和顺序应根据施工方式的特点和需要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 当施工技术方案中无明确规定时,应遵照本条的规定执行。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 由于施工方式的不同,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及支顶方法也各有不同,但都应能保证结构的安全的质量。 由于后浇带较易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故施工技术方案应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 一 般 项 目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17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 由于侧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不足可能造成结构构件缺棱掉角和表面损伤,故应避免。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 拆模时重量较大的模板倾砸楼面或模板及支架集中堆放可能造成楼板或其他构件的裂缝等损伤,故应避免。 18 5 钢筋分项工程 说明: 5 钢筋分项工程 钢筋分项工程是普通钢筋进场检验、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装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 钢筋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工序和验收的需要确定。 一 般 规 定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说明: 在施工过程中,当施工单位缺乏设计所要求的钢筋品种、级别或规格时,可进行钢筋代换。 为了保证对设计意图的理解不产生偏差,规定当需要作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满足原结构设计的要求,并明确钢 筋代换由设计单位负责。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钢筋隐蔽工程反映钢筋分项工程施工的综合质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验收是为了确保受力钢筋等的加工、连接和安装满足设计要求,并在结构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原 材 料 主 控 项 目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 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 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说明: 钢筋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 普通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钢筋混凝土用 19 热轧光圆钢筋》 GB13013 和《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GB13014 的要求。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各种钢筋的进场检查数量作出统一规定。 实际检查时,若有关 标准中对进场检验数量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数量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检查数量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1 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2 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3 对连续进场的同批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本条的检验方法中,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是对产品质量的证明资料,通常应列出产品的主 要性能指标;当用户有特别要求时,还应列出某些专门检验数据。 有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可以合并;进场复验报告是进场抽样检验的结果,并作为判断材料能否在工程中应用的依据。 本规范中,涉及原材料进场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时,除有明确规定外,都应按以上叙述理解、执行。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 2 钢筋的屈服强 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说明: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