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后绿豆种植技术内容摘要:

1、很好的救灾补种作物。 在沿淮地区最迟可播种到 8 月下旬,多年灾后的补种实践证明,对于退水较迟的沿淮行蓄洪灾区,补种绿豆是最佳选择方案之一。 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选用品种。 可供选择的品种有中绿 4号、中绿 6 号、明绿 3 号、豫绿 4 号、豫绿 5 号、豫绿 6 号、郑绿 7 号,这些品种生育期短,一般在 55,品质好,产量高,亩产可达 125克,高产田块可突破 200 千克。 2、施足基肥。 绿豆根瘤菌虽有固氮能力,但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播前每亩施用农家肥 2500 千克、磷肥 20千克和生物钾肥 1 千克作基肥。 如来不及施基肥的田块,在生长前期即分枝、始花期,每亩追施三元复 2、合肥 克,以增强根瘤菌固氮能力和增加花芽分化。 3、抢时早播,合理密植。 要立足抢早播种争全苗,以利于提高产量。 绿豆从播种至收获需有效积温 1500日。 我省 8份累计积温大都在1600?日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考虑到后期腾茬秋种,沿淮淮河以南地区抢茬在 7 月底 8 月初播种,最迟 8 月 10 日前播种结束。 退水较晚的田块可先催芽露白后跟水抢播,播前轻耙一遍,整成 2 米宽的墒子,开好四沟,排涝降渍。 点播的行穴距 40 厘米13米,每穴 2种子(去除硬粒种子),亩播种量 克;撒播田或播种偏迟田块,每亩播种量可增加 克。 播种深度以 3米为宜。 4、田间管理。 当绿豆幼苗达到 2 叶 1 3、心时,要剔除疙瘩苗。 4 片叶子时定苗,株距 13米,行距 40 厘米左右,每亩留苗 株,播种偏迟的最多可留 2 万株。 绿豆从出苗至开花封行,要坚持勤中耕除草,一般不少于 4 遍,中耕深度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 绿豆开花结荚期是需肥水的高峰期,在扬花期每亩追施 4克尿素,以提高成荚率。 成荚初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籽粒饱满。 如果此时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若遇阴雨天气要及时排水,保证绿豆正常生长。 涝灾后补种绿豆往往杂草丛生,害虫危害重,生长期要坚持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相结合,重点做好防除杂草,其次抓好斜纹夜蛾和豆荚螟等害虫的防治工作。 5、适时收获。 需要及时腾茬秋种的田块可在 10 月 15 日前后,当地平均气温在 15以上时,喷施乙烯利催熟。 由于绿豆成熟期不一致,要分期收获,可以减轻损失,确保丰产丰收。 收获后入库前,将豆粒进行暴晒灭虫,在入仓后要进行药剂熏蒸防治绿豆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