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抛秧烂芽死苗的原因内容摘要:

2、害苗床如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因发酵发热和氨气中毒易造成烂芽死根;肥料与床土翻拌不均匀,肥料未分散均匀,没有与土壤充分融合,秧苗 1 叶 1心后,秧根下扎时触及肥团造成反渗透死苗;出苗后根际追施尿素时未及时浇透水,因缩二脲、氨气中毒,引起秧苗成片或带状死亡。 因此,一定要提高营养土质量,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营养土拌入肥料时要反复翻拌,使肥料与营养土充分拌匀、融合。 出苗后可用 素、酸二氢钾液叶面喷施,多次进行叶面追肥。 缺水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薄膜覆盖期间,营养土由于地膜的阻隔作用,不能接收到降雨。 特别是大晴天,因膜内气温高,水分大量蒸发,易造成营养土水分不足。 而地膜覆盖 3、期间,农户没有揭开覆膜检查,营养土发白了还不知道。 因此,在地膜覆盖期间要注意勤检查,如发现营养土表层开始发白,要及时浇水。 要经常保持营养土湿润,最好是每隔 6 天左右用洒水壶洒水 1 次,洒水要均匀、细致。 病害主要是立枯病、绵腐病引起烂芽死苗。 立枯病引起的死苗在旱育抛秧上是比较严重的。 表现为芽子卷曲变黄,最后枯黄死亡,导致出苗率低。 营养土使用灰肥,如陈砖灰、窑渣灰、草木灰和火土灰等碱性肥料,易诱发生理性立枯病;长期低温阴雨天气,引起苗体抗性下降,易感染并引起立枯病暴发。 因此,抛秧要防止播种过早,一般不早于 3 月 25 日播种。 在提前准备好营养土的基础上,于播种前一定要用敌克松 800 倍液进行营养土消毒。 秧苗 1 叶期3 叶期分别洒施敌克松 1000 倍液预防病害。 持续低温期间如出现黄叶,可施用 酸亚铁溶液补充铁素。 烧苗膜内温度过高造成烧苗,特别是暴晴后因土壤温度低而气温高,叶片大量蒸腾失水,而土壤吸水不足,造成反渗透失水,故出现青枯死苗,甚至造成高温烧苗。 要注意揭膜通风降温,注意浇水保湿。 长期低温后暴晴时注意用部分稻草覆盖拱膜两旁遮荫降温,防止气温骤然上升而引起死苗。 要炼苗后才能撤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