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二级建造师电子版本教材建筑工程word版内容摘要:

率不应小于 %(高度小于 24m且剪压比很小的四级抗震墙,其竖向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允许按 %采用)。 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 %。 ( 4) 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 300mm,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2)抗震墙厚度大于 140mm时,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宜大于 600mm,直径不应小于 6mm。 3)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 1/10且不应小于 8mm; 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lOmm。 三、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多层砌体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一)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构造要求 ( 1)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180mm 240mm(墙厚 190mm时为 180mm 190mm),纵向钢筋宜采用句 12,箍筋间距不宜 大于 250mm,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 7度时超过六层、 8度时超过五层和 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 4Φ 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 2)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 500mm设 2Φ 6水平钢筋和抖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点焊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lm。 7度时底部 1/3楼层, 8度时底部 1/2楼层, 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梁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 上下贯通。 ( 4)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 500mm,或与埋深小于 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 5) 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表 ,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添加微信: 15156286006 购买完整版本,买 WORD版本教材送全套视频教学课件 1)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两倍层高;下部 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2)当外纵墙开间大于 ,应另设加强措施。 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 (二)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挠混凝土圈梁的构造要求 ( 1) 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 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 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 ( 2) 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120mm,配筋应符合表 2A3110132的要求;按规范要求增设的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180mm,配筋不应少于 4Φ 12。 (三)楼梯间构造要求 ( 1) 顶层楼梯间墙体应沿墙高每隔 500mm设 2∅6通长钢筋和 ∅4分布短钢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 ∅4点焊网片; 7~ 9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 60mm厚、纵向钢筋不应少于与 2∅10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配筋砖带不少于 3皮,每皮的配筋不少于 2∅6,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2) 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 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 ( 3) 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 9度时不应采用装配式楼梯段;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 ( 4) 突出屋顶的楼梯间、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所有墙体应沿墙高每隔 500mm设 2∅6通长钢筋和 ∅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 ∅4点焊网片。 (四)多层小砌块房屋的芯柱构造要求 ( 1) 小砌块房屋芯柱截面不宜小于 120mm 120mm。 ( 2) 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b20。 ( 3) 芯柱的竖向插筋应贯通墙身且与圈梁连接;插筋不应小于 l∅l2, 7度时超过五层、 8度时超过四层和 9度时,插筋不应小于 l∅l4。 ( 4) 芯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下 500mm或与埋深小于 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 5) 为提高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而设置的芯柱,宜在墙体内均匀布置,最大净距不宜大于。 ( 6) 多层小砌块房屋墙体交接处或芯柱与墙体连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网片,网片可采用直径 4mm的钢筋点焊而成,沿墙高间距不大于 600mm,并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 置。 7度时底部 1/3楼层, 8度时底部 1/2楼层, 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沿墙高间距不大于 400mm。 添加微信: 15156286006 购买完整版本,买 WORD版本教材送全套视频教学课件 2A311020建筑结构技术要求 2A311021房屋结构平衡技术要求 一、荷载的分类 引起结构失去平衡或破坏的外部作用主要有:直接施加在结构上的各种力,习惯上亦称为荷载,例如结构自重(恒载 ) 、活荷载、积灰荷载、雪荷载、风荷载等。 荷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 ( 1) 永久作用(永久荷载或恒载):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 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结构构件、围护构件、面层及装饰、固定设备、长期储物的自重,土压力、水压力,以及其他需要按永久荷载考虑的荷载,例如:固定隔墙的自重水位不变的水压力、预应力、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钢材焊接变形、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各种施工因素。 ( 2) 可变作用(可变荷载或活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活动隔墙自重、安装荷载、车辆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水位变化的水压力、温度变化等。 ( 3) 偶然作用(偶然荷载、特殊荷载):在结构使用年限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例如:撞击、爆炸、地震作用、龙卷风、火灾等。 地震作用和撞击可认为是规定条件下的可变作用,或可认为是偶然作用。 (二)按结构的反应分类 ( 1) 静态作用或静力作用:不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加速度或所产生的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如固定隔墙自重、住宅与办公楼的楼面活荷载、雪荷载等。 ( 2) 动态作用或动力作用: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如地震作用、吊车设备振动等。 (三)按荷载作用面大小分类 载 Q 建筑物楼面或墙面上分布的荷载,如铺设的木地板、地砖、花岗石或大理石面层等重量引起的荷载,都属于均布面荷载。 均布面荷载 Q的计算,可用材料的重度γ乘以面层材料的厚度 d,即可得出增加的均布面荷载值, Q=γ .d。 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上的各种面荷载传到梁上或条形基础上时,可简化为单位长度上的分布荷载,称为线荷载 q。 在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上放置或悬挂较重物品(如洗衣机、冰箱、空调机、吊灯等)时,其作用面积很小,可简化为作用于某一点的集中荷载。 (四)按荷载作用方向分类 ( 1) 垂直 荷载:如结构自重,雪荷载等; 添加微信: 15156286006 购买完整版本,买 WORD版本教材送全套视频教学课件 ( 2) 水平荷载:如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等。 (五)建筑结构设计时不同荷载采用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 50年设计基准期。 二、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一)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物体在许多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建筑工程中的杆件或结构一般处于静止状态),这些力(称为力系)之间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称为力系 的平衡条件。 ( 1) 二力的平衡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重合。 ( 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这种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 X=O和∑ Y=O,见图 2A3110211。 ( 3) 一般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还要加上力矩的平衡,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某点取矩时,顺时针力矩之和等于反时针力矩之和,所以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是∑ X=O, ∑ Y=O和∑ M=O。 (二)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 一个物体,重量为 W,通过两条绳索 AC和 BC吊 着,计算图 AC、 BC拉力的步骤为:首先取隔离体,作出隔离体受力图。 然力系平衡条件后再列平衡方程, ∑X=O 和 ∑Y=O ,求未知力 T T2,见图2A3110212。 (三)结构的计算简化 在工程设计中对结构进行力学分析时,需要一个图形,这个图形与实际结构完全一样,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此必须对实际结构进行抽象和简化,得到一个计算时所用的计算简图。 简化遵循的原则: 第一,正确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使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第二,略去次要因数,便于分析和计算。 杆件可以用轴线来表示,因为细 长杆件可以近似采用平面假定,因此截面上的应力可以由截面上的内力来确定,而内力只与杆件的长度有关,与截面的宽度和高度无关。 添加微信: 15156286006 购买完整版本,买 WORD版本教材送全套视频教学课件 2. 结点的简化 杆件与杆件的连接点称为:结点。 结点的简化分两类:铰结点和刚结点。 ( 1) 铰接点:其几何特征是各杆可以绕结点自由转动,受力不会引起杆端产生弯矩。 例如:木屋架的结点,由于各杆件之间是通过螺栓、扒钉连接的,无法阻止杆件间的微小转动,因此该结点应简化为伎结点。 ( 2) 刚结点:其几何特征是各杆不能绕结点作相对转动,受力时,由于结点能阻止杆件之间发生相对转角,因此杆端有弯矩、剪力和 轴力。 例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点,由于梁、柱的钢筋是绑扎在一起的,又用混凝土一次浇灌成型,杆件间是无法发生相对位移的,因此该结点可以简化成刚结点。 对平面结构的支座一般可以简化为以下三种形式: ( 1) 可动铰支座:只能约束竖向运动的支座,例如:把梁放在柱顶上,不作任何处理,其支座就可简化成可动铰支座。 ( 2) 固定铰支座:只能约束竖向和水平运动的支座,例如:把屋架放在柱顶上,并与柱顶的预埋件连接,这样的支座可简化成固定镀支座。 ( 3) 固定支座:能约束竖向、水平和转动的支座,例如:柱子与基础 完全现浇在一起,而且柱子的钢筋插入基础一定距离,那么柱子的支座就可简化成固定支座。 (四)杆件的受力与稳定 结构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按其变形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五种: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扭转,见图 2A3110213。 实际结构中的构件往往是几种受力形式的组合,如梁承受弯矩与剪力、柱子受到压力与弯矩等。 结构杆件所用材料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应力称为强度。 要求不破坏的要求,称为强度要求。 根据外力作用方式不同,材料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 对有 屈服点的钢材还有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的区别。 在相同条件下,材料的强度高,则结构的承载力也高。 添加微信: 15156286006 购买完整版本,买 WORD版本教材送全套视频教学课件 在工程结构中,受压杆件如果比较细长,受力达到一定的数值(这时一般未达到强度破坏)时,杆件突然发生弯曲,以致引起整个结构的破坏,这种现象称 为失稳。 因此,受压杆件要有稳定的要求。 图 2A3110214所示一根细长的压杆,承受轴向压力 P,当压力 P增加到 Pli才,压杆突然弯曲,失去了稳定 Pli称为临界力。 临界力越大,压杆的稳定性就越好。 2A311022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要求 一、结 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 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证所建造的结构安全适用,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满足各种预期的功能要求,并且要经济合理。 具体说来,结构应具有以下几项功能: ( 1) 安全性。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例如,厂房结构平时受自重、吊车、风和积雪等荷载作用时,均应坚固不坏,而在遇到强烈地震、爆炸等偶然事件时,容许有局部的损伤,但应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而不发生倒塌。 ( 2) 适用性。 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 好的工作性能。 如吊车梁变形过大会使吊车无法正常运行,水池出现裂缝便不能蓄水等,都影响正常使用,需要对变形、裂缝等进行必要的控制。 ( 3) 耐久性。 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例如,不致因混凝土的老化、腐蚀或钢筋的锈蚀等而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二、结构的安全性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建 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2A311022l的要求。 建筑物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对其中部分结构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