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防玉米的缺粒内容摘要:

1、米缺粒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其表现形式多样:全穗一侧缺粒;穗间缺粒则弯曲;果穗上零散分布几粒;顶端缺粒为秃顶。 一、缺粒原因。 于营养不足,而顶端和个别小花分化受影响。 花未孕。 、防治措施。 米追肥一般应以前轻、中重、后补为原则。 在大喇叭口期亩追尿素 1520 公斤在抽穗至灌浆期,亩用 斤磷酸二氢钾和 公斤尿素,兑水 4050 公斤,在下午喷洒叶面,进行根外追肥。 米去雄是一项简而易行的增产措施,试验证明:玉米去雄能提早成熟 57 天,果穗粗长且籽粒饱满,增产 5%10%。 去雄方法:在雄穗刚刚抽出顶叶而尚未散粉时去雄为宜。 去雄时,每隔 12 行去 1 行,靠地边 3 行不去雄,以免影响产量。 玉米开花期,如遇 2、不良气候条件,会使花粉失去生命力,而雌穗得不到足够的花粉而发生缺粒,这时要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应在雄穗散粉末期进行。 人工辅助授粉常用方法:一是拉绳法,每隔 56 行二人拉绳,顺着行间走动,让绳子晃动雄穗,使雄穗散粉。 二是摇株法,将有花粉的植株摇动授粉。 授粉时间在上午 811 时进行,一般进行 23 次即可,这样可使玉米增粒并减少秃尖。 米雌花丝露出苞叶后,花粉落到花丝上而授粉,雌花受精后,花丝即萎缩,但往往由于花丝抽出时间不同,上部抽出较晚,有些花丝得不到花粉就继续生长,一直长到 1015 厘米长。 由于花丝太长,互相遮盖,不利于下面花丝授粉。 因此,应将花丝剪短,留 厘米就可以,以达到前短后长,互不影响为目的,有利于授粉,这样就可以减少秃尖和缺粒。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