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d焦化废水处理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潜污泵以 1000 立方米 /天定量抽入后级处理系统。 原理:油水在斜板中向上流的过程中,由于油水比重差,油浮在水的上面,靠斜板底面,水在下面,这样通过一系列的集水设备, 使下面的水流出设备外,油悬浮于设备上方。 油通过集油管,流到浓缩池中,浓缩后排出,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因油水流向相同,水流不影响油的上浮,因而效率很高。 比一般平流式隔油池高 1530 倍,占地面积小 2030 倍,比一般斜板隔油池的效率高 35 倍,占地面积小 46 倍,该设备油水匀采用重力自流,因而不需任何动力机械设备, 因而不耗能,不需人员管理,可不建修连续自动运行,该设备主要用于取代平流式隔油池与一般斜板隔油池。 PAC 加药装置 PAC 加药装置用于 PAC 药液的制备及投加 ,焦化水投加 PAC 后通过混合反应 ,使污水中的小颗粒的悬浮物凝聚 ,生成大颗粒的絮状体 ,以便后级浮选及截留去除。 杂质往往带有一定量的同性电荷 ,它们相互排斥 ,难以自动聚集成大颗粒 ,PAC(聚合氯化铝 )是长链的高分子聚合物 ,在水中可形成带电荷成较大颗粒絮状矾花。 同向流隔油池出水经加入聚合氯化铝( PAC)混合反应 ,自流进入气同向流隔油池出水经加入聚合氯化铝( PAC)混合反应 ,自流进入气由于气浮池内的水流处于紊流状态 ,通过气浮形成的微气泡的浮力作用 ,把水中的悬浮物与水进行分离 ,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气浮装置为 Q235A 结构 ,主要由溶气装置、气浮池、刮渣机构及自控等部分组成。 中间水池在工艺中主要起调节及储存水量的功能。 中间水池设计停时间 40min。 中间水泵选用二台潜污泵,在工艺中主要为后级吹脱塔布水。 8.吹脱塔: 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且氨氮的量已远远超出生化的承受能力,故必须进行物化处理氨氮。 本设计采用吹脱塔吹脱水中的氨氮、 H2S、 CS CO HCN 等有害物质。 该塔使废水和空气相接触,并不断地排出气体,以改变气相中的浓度,始终保持实际浓度小于该条件下的平衡浓度, 这样废水中溶解的塔内装有填料,以促进气液两相的混合,增加传质面积。 废水由塔顶送入,往下喷淋,空气由塔底送入,在塔内进行吹脱及氧化。 9. A /O 生化系统 : a、厌氧池 由吹脱塔出水进入厌氧池,厌氧池为二级设置,一级厌氧池为上流 式,二级厌氧池为顺流式。 沉淀池内的污泥按一定的回流比( 10%)由污泥泵定量进入一级厌 氧池内以保证系统除磷的效果。 b、缺氧池: 因为废水中有机氮含量较高,在进行生物降解时会以氨氮的形式出现,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标会升高,而氨氮也是一个污染控制指标,因此在接触氧化池前加缺氧池,缺氧池 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带入的硝酸盐和进水中的有机物碳源进行反硝化,使进水中的 NO2 、 NO3 还原成N2达到脱氮作用,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降解氨氮值。 污泥回流:二沉池的污泥有 40%通过污泥泵的提升,回缺氧池内。 缺氧池内利用微量空气搅拌,控制溶解氧在。 为增大污水及 混合液的接触面积内置填料。 c、生物接触氧化池: 缺氧池的污水自流进入三段接触氧化池内,接触氧化是一种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的生物处理装置,通过提供氧源,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质得到净化。 料,填充率为 80%。 接触氧化后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进一步脱氮,使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设计回流比为 200%,曝气器采用无阻塞膜片式微孔曝气器。 d、沉淀池:剥落的生物膜或悬浮活性污泥。 10.混合反应器 : 沉淀池出水用于熄焦后,剩余部分流入混合反应器中,在此投加聚合氯化铝( PAC)混凝剂,聚丙烯酰胺( PAM)助凝剂进行混合搅拌,混凝剂等药剂与废水充分混合反应,其目的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以便从废水分离出来,经混合反应池出水管道自流到混凝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 1混凝沉淀池: 分离后的出水排入生产雨水排水管道,沉淀于池底的污泥经管道送污泥浓缩池处理。 1污泥池 混凝沉淀池排出的絮凝污泥和二沉池及气浮排渣槽排出的剩余污泥,分别排入污泥浓缩池中,污泥浓缩池中浓缩,分离后的上清液经出水槽收集,并经管道自流回至调节池,进入系统重新处理。 1砂过滤器 砂过滤器设计流速为 812m/h,过滤器内装石英砂及砾石垫层 ,该过滤器内装不同粒径的石英砂颗粒 ,因此该滤料在过滤时具有多个过滤界面,在不同的滤料高度具有不同的过滤精度 ,由于上层滤料粒径较大,具有较大的空隙率,该过滤器较其它类过滤器具 有更大的截污空间,接近理想过滤器,具有截污能力强,产水量大等特点。 砂石过滤器经反洗后,由于表面滤膜被破坏,过滤效率明显降低,固反洗后宜采用低流速运行,以便滤膜的形成,同时提高过滤效率。 4 公用工程 供配电 电源采用 380V 50Hz/220V 50Hz 低压电源供电。 由低压配电柜分配至各处理单元设备。 本系统中的潜污泵和鼓风机采用软启动外,其余设备均直接启动。 主要工艺设备都设置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 自动方式时由 PLC 控制,手动方式时在机房控制箱上操作,通过选择开关进行转换,选择开关安 装在就地控制箱上,手动方式优先于自动方式。 电缆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的原则进行设计,根据设备容量额定电流,并按电机运行时电压降在5%内及电机启动式启动设备的母线电压降在 15%内选择电缆截面。 室内电缆敷设采用穿管或桥架沿墙敷设,在电缆沟内沿角钢支架敷设;室外电缆敷设采用电缆沟与直埋相结和的方式,在电缆沟内沿角钢支架敷设,过道路穿钢管保护。 本工程采用 TNS 制接地系统,电气、仪表采用共同接地体,接地电阻≦ 1Ω。 所有构筑物的电源进线设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 1Ω,尽可能利用基础钢筋网作为 自然接地体。 本系统自控采用 PLC 集中控制, PLC 控制站分设于各个工艺现场,负责各个设备的过程控制。 本系统的控制范围有各个加药系统的连锁报警、曝气鼓风系统、集水井高低水位控制等。 集水井内设低、中、高、超高四点控制液位开关,根据不同的水位控制泵的起停和数量。 潜污泵正常情况下为 1 用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