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我国行政程序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内容摘要:

领域的相对统一的行 政程序制度 ,乃至制定调整整个行政领域的统一行政 程序法典就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也是可行的 . 例如 ,在行政立法中 ,尽管《立法法》对行政立法程 序作了统一规定 ,但《立法法》只是对行政法规的制定 程序作了规定 ,对国务院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政府规章 的制定程序只是规定参照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 .部委 规章制定程序 ,目前尚无统一规定 ,只是各个主管部门 发布了规 章 (有时包括规范性文件 )的制定程序 .除此 之外 ,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 ,如一个县 ,镇或乡政府 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也应该有正当的程序制度规定 . 如何规范这种行政行为 ,也是我国行政程序制度立法 的一项重要课题 . 此外 ,我国传统的行政许可 ,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 调查等行政法上的行政行为缺乏统一的行政程序制 度 .比如说行政许可行为 ,涉及的范围很广 ,包括海 关 ,工商 ,公安和环保等各个领域 ,但每一种许可使用 不同的程序 .同时 ,伴随并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 ,行政指导 ,行政合 同 ,行政奖励和行政调解等行为愈来愈广泛地运用 ,成 为我国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 ,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 手段和有效方式 .这些行为的程序制度还不健全 . 我国现行行政法律 ,法规中在时效的规定方面存 在以下不足 :第一 ,过分侧重于行政主体的便利 ,缺乏 应有的时效规定 .没有时效规定 ,表面看起来有利于 提高行政效率 ,但容易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并容易 由此引起行政 复议 ,行政诉讼 ,其结果恰恰会损害行政 效率。 第二 ,时效规定不统一 .例如 ,相关行为有的规定 30天 ,有的规定一个月 ,这既不利于行政主体的执法 , 也不利于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三 ,对相对人的行 为时效不够重视 ,时效制度不仅要对行政主体的行为 给予时限上的限制 ,同时对相对人的行为也要给予时 限上的限制。 第四 ,缺少对违反时效的法律后果的规 定 .有的法律虽然有明确的时效规定 ,但对违反时效 产生何种法律后果则缺少明确的规定 ,这样使时效制 度的规定形同虚设 . 二 ,完善我国行政程序制度的思路 善信息公开的程序制度 ,推进公开方式的现 代 4匕 行政公开是现代行政的发展趋势 ,公开原则是政 府行为公开化在行政程序上的具体体现 .信息公开是 行政公开原则的重要体现和必要保障 .美国总统林登 ? 约翰逊在 1966 年 7月 4日签署情报自由法时发表 的声明中指出 :”这个源于我们所信仰的一个重要原 则 ,在国家安全许可的范围内 ,人民能够得到全部信息 时 ,民主政治才能最好地运行 .任何人不可能对可以 公开的决定蒙上一个秘密的屏幕而不损害公共利 益 .”… 信息公开有利于防止腐败 ,它是将政府置于公 众监督之 下的重要制度保障之一 ,它是防止和纠正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