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限公司 总经理 副主任 4 应红雨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 委员 5 黄福高 江西工 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在读硕士 委员 6 肖文艳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 、 助讲 在读硕士 委员 7 陈金才 深圳市飞蓝翻译有限公司 总经理 委员 8 杨小青 惠州市威利普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经理 委员 9 张立光 江西嘉鑫纺织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 委员 (二)校内外实训基地 1. 校内实训基地 ( 1) 商务英语 实验室 ( 2) 模拟实验室 2. 校外实训基地 ( 1) 萍乡市华东出口电瓷厂 ( 2) 萍乡市远洋出口电瓷有限公司 ( 3) 萍乡市华通电瓷厂 ( 4) 江西高 强电瓷集团 ( 5) 江西永安特种冶金材料公司 ( 6) 萍乡市金坪烟花制造有限公司 ( 7) 萍乡市龙发实业有限公司 11 ( 8) 金信出口花炮厂 ( 9) 江西嘉鑫纺织品有限公司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课程编号: 1103011 学分: 3 学分 学时: 54 学时 (理论教学: 28 学时 , 实践教学: 26 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相关课程: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本课 程是全校各专业的主要课程,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 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的课程。 2.知识目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行为侵袭的能力,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培养高尚 的思想道德情操 , 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1. 教学要求 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意义与学习方法;大学生活的特点。 理解: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成才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掌握:应对适应问题的方式、途径;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确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和发展方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3 2. 教学重点 ①正确看待大学生活的 适应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适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2) 以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为背景和依托,根据个人自身的特点,确立成才目标和发展方向。 3.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二)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 教学要求 了解:理想、信念的涵义和特征。 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掌握:掌握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远大的理想。 2. 教学重点 ( 1) 理 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 2)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3. 教学难点 ( 1)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 2) 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 (三)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 教学要求 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优良传统、时代价值;经济全球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理解: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的意义。 掌握:以振兴中华为已任,培养爱国热情、确立报国之志和践履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2. 教学重点 ( 1) 认识爱国是每个 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政治觉悟和价值规范; ( 2) 掌握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爱国主义具有的不同时代特征。 3. 教学难点 ( 1) 在社会主义国家,爱祖国和爱国家的完全一致性; ( 2) 如何培养爱国热情、确立报国之志和践履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四)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4 1. 教学要求 了解:世界观与人生观;人生目的的主要类型;人生价值的涵义和特点;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态度的涵义与类型;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理解: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 的科学论述。 掌握:人生价值选择和评价的原则及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实践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世纪新阶段对人生态度的要求;人生价值观的正确选择与评价;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 教学重点 ( 1) 正确把握人的本质; ( 2)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摒弃错误的人生目的,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 3) 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3. 教学难点 ( 1) 正确对待人生的各种境遇; ( 2)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五)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1. 教 学要求 了解:道德的起源;道德的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理解: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大学生与诚信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掌握:道德的本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2. 教学重点 ( 1)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 ( 2)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 3)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 4)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3. 教学难点 ( 1) 大学生与诚信道 德 ( 2) 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 六)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1. 教学要求 15 了解:公共生活及其特点;社会公德及其特点;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理解: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掌握: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2. 教学重点 ( 1)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 2) 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 3)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相关法律规范。 3. 教学难点 ( 1)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 2) 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 七)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1. 教学要求 了解:职业与道德和法律;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理解: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爱情与人生;婚姻与家庭。 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家庭美德;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2. 教学重点 ( 1)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 2)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 3) 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3. 教学难点 ( 1) 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 2)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 观。 (八)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1.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掌握:法律权利与义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 教学重点 ( 1) 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 16 ( 2) 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3. 教学难点 ( 1)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 2)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九)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 律 1. 教学要求 了解:宪法的特征和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仲裁法律制度。 掌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教学重点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教学难点 ( 1) 我国实体法律制度; ( 2) 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三、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备注 讲课 练习 小计 1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3 课外 3 2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3 课外 3 3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3 课外 3 4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3 课外 3 5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3 课外 3 6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3 课外 3 7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3 课外 3 8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3 课外 3 9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4 课外 4 总计 28 28 17 第二部分实践教学大纲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一系列学习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基础知识素养,促进学生德 智体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教学时数 目的要求 1 学习校内各种规章制度、队列训练 4 通过学习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和队列训练,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 2 组织在校内外做好事、开展“从我做起”演讲比赛 4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确良好道德品德的形成,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道理,促进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 3 以 “ 感 恩 和善 待 ” 或“ 我的父亲母亲 ” 为题写一篇 500字左右的小论文。 4 开设的目的及学生应达到的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学习感恩并回报社会。 4 组织模拟 法庭 4 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的案件,采用逼真的场景,使学 生 在亲自体验庭审的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制教育,从而达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目的。 5 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 10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把课堂上的知识准化为具体的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又把理论性的东西进一步内化。 总计 26 18 第三部分课程考核大纲 一、 考核方式 本课程理论教学考核采用百分制 /五级计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由期末考试(考查)成绩与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 50%,平时成绩占 50%;拟 以闭卷形式进行期末考试。 二、 考核内容 1.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10 分) ( 1) 适应人生新阶段 ( 5 分 ) ; ( 2) 肩负历史新使命( 2 分); (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 分) 2.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1 分) ( 1)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 5 分 ) ; ( 2)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 分);( 3)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3 分) 3.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10 分) ( 1)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 分); ( 2)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3 分); ( 3)做忠诚的爱国者 ( 5 分 )。 3.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2 分) (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 分); ( 2)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4 分); ( 3)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 4 分 )。 5.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12 分) ( 1)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2 分); ( 2)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3分); ( 3)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 3 分 ) ; ( 4)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 分)。 6.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0 分) ( 1)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2 分); ( 2)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5 分); ( 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3 分 )。 7.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12 分) ( 1)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 法律( 5 分); ( 2)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3 分); ( 3)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 4 分 )。 8.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8 分) ( 1)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2 分); ( 2)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 分);( 3)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 2 分 ) ; ( 4)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2 分)。 9.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15 分) ( 1)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5 分); ( 2)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7 分); 19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