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江苏-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工电子技术 金工实训 思政基础 思政概论 军事理论 +军事训练 实用英语 体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强化 项 目 课 程 教 学 职业综合技能模块 职业基础模块 模块 职业通用能力模块 模块 职业核心能力模块 模块 职业拓展能力模块 模块 素质模块 13 方法:问卷、访谈、研讨地点:学校人员:各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维修人员、教师、课程专家等行业参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先进职教理念和培养模式融入构建学习领域柳工参与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方法:研讨地点:学校人员:各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维修人员、教师、课程专家等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序化构 建 课 程 体 系 和 课 程 标 准 图 4 《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设计思路框图 图 5 《工程机械 液压与液力传动 》内容重构框 图 (三)探索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建立 “ 校中厂 ” 、 “ 厂中校 ” 实训基地 以“职业、共建、共享”为理念,以建设主体多元化为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建设校内工程机械生产性实训基地( 6S 店形式)。 利用工程机械著名企业(如柳工、徐工及其代理商)的资源优势,采取企业捐建、学校投资、校企共建、行业投资等多种形式,对 现有实训 室 进行 改造 ,拟 开发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中心 、 培训 中心和 营销服务中心 (工程机械 6S 店 ) ,集销售( Sale)、配件供应( Sparepart)、售后服务( Service)、信息反馈( Survey)、产品展示( Show)、专业培训( School)六位一体。 将校内工程机械实训基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 液压 千斤顶 基础 试验台 装载机 系统 推土机 系统 挖掘机 系统 压路机 系统 液力 变矩器 系统组成 千斤顶拆装 流量 泵及马达 压力 叶片泵 系统分析 故障分析 柱塞泵 故障分析 控制阀 系统设计 安装调试 故障分析 由易到难 14 地建成具有开放式、综合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同时利用大学城与周边企业的地理优势,寻求“厂中校”的共建,使学生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顶岗实习全部在“校中厂”或“厂中校”中完成。 基地建成后,能完成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职业院校师资培训、企业员工岗位培训和技术 升级、职业资格与技术能力等级认证等工作,更好地服务周边地区及行业和企业。 实训条件规划图和完成后的校 内外工程机械生产性实训基地 见图 图 7和图 8。 表 1 为 6S 店实训室建设一览表。 15 图 6 工程机械 运用与维护 专业实训条件建设规划图 工程机械专业群实训基地 发动机 实训室 底 盘 实训室 液 压 实训室 电器设备 实训室 整车拆装 实训室 工程机械操作实训室 利星行工程机械销售有限公司 江苏通源机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常州天恒伟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嘉天利设备有限公司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伟亿精密机械制造实训基地 整车拆装 实训室 发动机 实训室 液 压 实训室 底 盘 实训室 电器 设备 实训室 喷油泵 实训室 PLC 实训室 传感器 实训室 GE 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室 室 工程机械操作实训室 新建 校内 工程机械 6S 模式公司 (校中厂 ) 技术服 务中心 技能鉴 定中心 营销与服 务中心 故障诊断 实训室 电 液综合检测 实训室 性能检测 实训室 配件与营销 实训室 装卸搬运车辆 实训室 港口电气 实训室 新 建 扩 建 已 有 校内 校外 16 图 7 校内工程机械生产性实训基地( 6S店)平面规划图 17 图 8 “厂中校” 科源实 训基地平面规划图 配件仓库 办 公 及 生 活 服 务 区 整机展示区 装载机 修理区 挖掘机 修理区 部件 测试区 路面机械 修理区 18 表 1 为 6S 店实训室建设一览表 序 号 实训室名称 面积(㎡) 满足功能 现有设备 待购设备 所需资金万元 备注 专业实训室 6S企业工位 1 工程机械整车拆装实训室 工程机械 6S 模式修理厂 350 满足学生工程机械整车拆装的需要,包括 实训及考工培训 等。 推土机 2 台 压路机 1 台 装载机 2 台 二手 挖掘机 1 台 检测仪器及工具 等 10 2 发动机实训室 6S 发动机修理工位 230 满足发动机方面的实验,构造拆装,认知实习等方面的需要。 传统柴油发动机 10 台 共轨柴油机 1 台 发动机检测设备 4 套 传统柴油机 4 台 共轨柴油机 4 台 30 3 底盘实训室 6S 底盘修理工位 280 满足底盘方面的认知实习、拆装实习及性能检测 履带式后桥 1 台 液力换档变速箱 2 台 液力变矩器 4 台, 手动变速箱 2 台 轮式驱动桥 4 台 手动变速箱 2 台 离合器 4 台 传动轴 2 台套 后桥箱 2 台套 自动变速箱 4 台套 80(其中企业捐助 40) 4 液压 实训室 6S 液压修理工位 280 满足液压系统方面的认知实习、拆装实习及性能检测 泵 10 台 马达 4 台 油缸 3 台 阀 10 台 实训台 3 台 泵 10 台 马达 10台 油缸 10台 阀 10 台 自制实训台 2 台 50(其中企业捐助 20) 5 电器设备实训 室 6S 电器修理工位 140 满足电器设备方面的认知实习、拆装实习及性能检测 蓄电池、发电机各 8 台 起动机 8 台 手提充电机 2 台, 电器实验台 2 台 快速充电机 1 台 传感器 3 种 实验台 2 台 检测设备若干 30 6 工程机械操作 实训室 6S 整机测试工位 300 室内 3000 室外 满足学生工程机械操作的需要,包括实验,实训及考工培训。 挖掘机新 1 台 装载机新 1 台 推土机 1 台 压路机 1 台 挖掘机新 1 台 装载机新 1 台 平地机 1 台 压路机 1 台 85(其中企业捐助 40) 19 序 号 实训室名称 面积(㎡) 满足功能 现有设备 待购设备 所需资金万元 备注 专业实训室 6S企业工位 7 故障诊断 实训室 6S 故障诊断工位 290 满足学生工程机械整车故障的检测与维修的需要 旧挖掘机 1 台 旧装载机 1 台 旧压路机 1 台 检测与维修设备 40(其中企业捐助 20) 新建实训室 8 电液综合检测 实训室 6S 部件性能测试工位 140 满足学生工程机械电器与液压方面的性能检测与维修的需要 无 挖掘机电液系统 1 台 装载机电液系统 1 台 压路机电液系统 1 台 电液检测工具 1 台套 30 新建实训室 9 性能检测实训 室 140 满足学生工程机械发 动机、底盘及电液方面的性能检测与维修的需要 无 普通柴油机 1 台 共轨柴油机 1 台 液压挖掘机底盘部份 1 台 推土机底盘部分 1 台 装载机底盘部份 1 台 各种检测设备若干 30 新建实训室 10 配件与营销 实训室 6S 配件管理及仓库 700 满足培养学生工程机械配件管理知识及销售知识等方面的需要 无 电脑 5 台、配件管理软件 5 套、配件若干、 4S 模拟间 15 新建实训室 11 装卸搬运车辆 实 训 室 港口机械操作及维 修工位 300 满足港口机械学生操作的需要,包括实验,实训及考工培训。 无 叉车 2 台 装载机 2 台 电动轮 胎起重机 1 台 90(其中企业捐助 40) 新建实训室 13 柳工系统化实 训室 柳工订单班专用实 训室 300 满足培养柳工订单学生在柳工产品的认识,整机的修理,配件管理知识及销售知识等方面的需要 无 整机产品 3 台 发动机 2 台 总成 8 台套 100( 其中企 业 捐 助40) 合计 590 万 (其中企业出资 200 万 ) (四)转变培养方式 ,构建形式多样的专业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 在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 全面推行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 方法 ,根据 职业岗位 对知识、 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实际工作过程, 精选项目、任务 和案例,主要以项目 化原理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训场所,做到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一体化,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化,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一样化。 强调 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 “ 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成果 ” 等学习活动, 体现真实工作过程、体验真实工作内容、体会真实工作氛围,突出职业素质培养。 建设期内完成和完善《工程机械液压传动》、《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工程机械营销》等 7 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 革的任务,使“教、学、做一体”课程覆盖率达到专业课程的 90%以上。 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两年建设期内,举办面向本专业的校内综合技能竞赛不少于 2次,每次技能竞赛开设的项目不少于 4 项,参赛人次不少于 200 人次;加大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适当增加毕业设计团队项目的比例,本专业院级优秀毕业设计不少于 10 项、院级优秀毕业设计团队不少于 3 个、省级优秀毕业设计不少于 2项,力争申报成功 1 个省级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加强学生 暑期 社会 实践的指导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获院级 及 立项 以上 或奖励不少于 4项。 ,完善资源库的建设 在现有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加大网络课程建设的覆盖率,完善校企联合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实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的网络化;到 2020 年底,专业网络课程覆盖面达到100%,教学资源库建设水平达到省级共享型资源库的水平,惠及本专学生面达到 100%。 工程机械校企数字 传输课堂 利用数字网络、现代流媒体技术, 拟与柳工或徐 工集团共同开发 “工程机械 4S 校企数字传输课堂” 1个,搭 建校企信息化教学平台 ,实现企业的生产过程、服务流程等信息实时传输,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五)打造一支创新型“双师”素质教学团队,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双师”和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依托区域内国内外工程机械知名合作企业,利用交通职教集团行业资源、学院的技能鉴定所和交通节能减排工程中心, 吸引行业、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