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语文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内容摘要:

” 和 “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若我也。 ”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在这条溪单单看见我的愚蠢,为什么呢。 B.现在这条溪单单受了我的屈辱,为什么呢。 C. 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了与事理相违背的事情,所以再也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 D. 如今我遭遇了无法说出的道理,做出了与事理相违背的事情,没有 人像我这样。 5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称杜甫为杜工部, 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 ,分别是以官职、谥号、号来称呼人。 B. “ 卑己尊人 ”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令尊 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家慈等。 C.古代男子年 20行 “ 冠礼 ” ,女子年 15行 “ 笄礼 ” ,以示成年,这时才能取 “ 字 ”。 D. “ 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 这是一幅写给 60岁和 70岁老人的寿联。 57.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兄弟之间用 伯、仲、叔、季 表示排行。 “ 伯 ” 表示最大, “ 季 ” 表示最小。 B.我国古代对人的称谓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如 从 表示外房亲属关系, 先 表示已去世。 C.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三种:王公年次记年法、帝王年号记年法、干支记年法。 淳熙丙申至日 采用的是年号干支合用记年法。 D.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 朔 ,十五叫 望 ,月末一天叫 晦。 58.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农历清明前的四个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蜇、春分。 B.我国古代思想家用 五行 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C.古代授官叫拜、谪,降官贬官叫除、左迁。 D.按东、西、南 、北、中的顺序,写出 五岳 的名称: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59.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成语 三教九流 中的 三教 是儒教、佛教、道教。 B.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伏羲、女娲、精卫。 C.我国古代造字有 六书 之说, 六书 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引申。 D.古代的节日大多伴有一些民俗活动,如元宵节观灯,清明节踏青扫墓,重阳节赛龙舟。 60.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旧时文人的四大雅趣是琴、棋、书、画。 B. 岁寒三友 指的是松、竹、柏。 C.我国古代 五声音阶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宫、商、角、子、羽。 D.我国古代的十大古曲是: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 渔樵问答、胡茄十八拍、汉宫秋月、平湖秋月。 61.下列作品的作者正确的一组是 《国际歌》词 《复活》 《家》 《女神》 A.欧仁 鲍狄埃 阿 托尔斯泰 丁玲 郭沫若 B.比尔 狄盖特 列 托尔斯泰 丁玲 艾青 C.欧仁 鲍狄埃 列 托尔斯泰 巴金 郭沫若 D.比尔 狄盖特 阿 托尔斯泰 巴金 艾青 6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一项是 ( ) A.《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一样的。 B.律诗、绝句、词、曲在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都有格律规定,都不能称为古体诗。 C.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 “ 风骚 ”。 D.提出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主张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63.下列对联与人物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 A.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 苏东坡 B.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李贺 C.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 白居易 D.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 屈原 64.下面四副对联,纪念的人物分别是 ( ) ①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②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③ 载酒江湖人比黄花更瘦,校碑阑槛梦随漱玉俱飞。 ④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 A.司马迁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B.屈原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C.屈原 李白 李清照 杜甫 D.司马迁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65.下列有关文学体裁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散文的重要特点是 “ 形散而神不散 ”。 “ 形散 ” 是指散文取材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达形式多样。 “ 神不散 ” 是指题材处理要凝练,突破口要集中。 B.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基本情节一般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C.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按矛盾 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D.诗歌要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它的分行,主要根据不是节奏,而是诗的意思。 十四、名篇默写( 20 分,每小题 4 分) 6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仆, ,。 67. ,。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68.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69.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0.客曰: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答案 一、语音 B C D C A 二、文字 A B D C C 三、选词 1 A 12. B 13. B 14. C 15. D 四、成语 1 D 17. A 20. D 五、语病 2 C 2 C 2 B 2 B 2 A 六、标点 2 A 2 C 2 D 2 D C 七、连贯 3 D(一句强调的是 “ 寸有所长 ” 放在后面与下文联系更加密切,二句与上文先明媚,后阴沉相照应。 ) 3 B( ① 下文亦有 “ 果真 ” 二字,句式一致, ② 句与上文音律一致。 ) 3 B 3( B,此句陈述的中心应是 “ 佳作 ” ,据此可排除 AD 两项,而 C项前后主语不一,应选 B项。 ) 3 C( ① 句 “ 可贵、可塑 ” 音节和谐, ② 句远近紧密对照。 ) 八、文 言实词 3 C(自夸) 3 B(停留) 3 B(提出不同意见) 3 D D 九、文言虚词 4 C 4 B 4 A 4 D 4 D 十、活用句式 4 B 4 C 4 B 4 D 50、 D 十一、文言翻译 5 C 5 C 5 B 5 B 5 C 十二、文化常识 56. D 应是 141 岁老人 57. B从 表示外房亲属关系 58. C 谪是贬官,除是授官 59. A。 B伏羲改为盘古, C引申改为假借, D重阳节登高赏菊 60. A. B柏改为梅, C子改为徵, D平湖秋月改为阳春白雪 十三、文学常识 61. C 十四、名句默写 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6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6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6耳得之而为生,目遇之而成色 7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 第 I卷(选择题 共 36分) 一、( 15分,每小题 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庠序 (xi225。 ng) 迤逦 (lǐ) 拮据 (ji227。 ) 命途多舛 (chuǎn) B、蕴藉 (ji226。 ) 匹配 (pǐ) 饥馑 (jǐn) 咬文嚼字 (ji225。 o) C、流憩 (q236。 ) 险衅 (x236。 n) 央浼 (měi) 茕茕孑立 (qi239。 ng) D、付梓 (xīn) 下乘 (ch227。 ng) 岑寂 (c227。 n) 载欣载奔 (zǎi)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① 现代化的北京城需要现代舞团,现代舞艺术更需要扎根于现代化的北京城,这已是无可 的事。 ② 这些反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 到 的。 最近,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③ 因此,地区合作、 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A.质疑 收集 沟通 B. 质疑 搜集 勾通 C.置疑 搜集 沟通 D. 置疑 收集 勾通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俗话说,三人成虎,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老中医医术精,医德高,家里门可罗雀,来请他治病的人不计其数。 D.这篇 论文 观点新颖,论据有力, 材料 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内容明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自从明确了全国统一的 “ 五一 ”“ 十一 ” 放假日之后,中国的假日经济就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C.全球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众多大公司的发展战略,而兼并则是它们调整经 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重要手段。 D.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 228元、 179 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 106元、 81 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5.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______。 _______。 如杜甫《月夜》诗: “ 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 ”“ 闺中只独看 ” ,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________。 ___________。 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_________。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 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 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 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 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 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 事迹 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二、(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8题。 生命源泉的枯竭 —— 水污染 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 人体的水分占体重的 50%到 60%,儿童体内的水分多达体重的 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 3%,这 3%的淡水中,可直接饮用的又只有 O. 5%。 所以说,水是宝贵的资源:是生命之泉。 但目前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 “ 水污染 ” 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 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这些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致病微生物,各种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等。 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 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 70%以上的河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长江沿岸每年排入的污水高达 200亿吨,部分支流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的 “ 水华 ” 现象,沿岸的一些城市已不能直接取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环保专家发出警告,如果再不及时保护,十年内长江就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 今年年初,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 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 此外,湖泊和海湾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就是地下水也难逃厄运。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可以引起传染病的蔓延。 医务人员曾经发现,江苏省兴化县患伤寒病的人竟占全县总人数的万分之一,患者多是中小学生和青壮年。 据调查,其中因喝生水而引起伤寒病传播的人占 75%以上。 这一事例说明,水污染可以导致伤寒这一类疾病的产生和传播。 污水中的汞、镉、铬、铅等金属化舍物更危险,它们进入人体后造成慢性中 毒,一旦发现就无法遏止。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世界上有 70%的人喝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现在世界上每年有 1500 万 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