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天华山隧道风险评估报告(西成四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识是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基础,风险因素辨识是否全面、辨识 的结果是否准确将影响风险评估和控制过程;通过对设计资料、施工图 、现场实际揭示的地质状况以及现 有的施工组织综合分析认为, 秦岭天华 山 隧道 出口施工安全风险事件主要为 塌方、 突水(泥、石)、岩爆、大变形 ;其他风险事件为交通事故、用电事故、火灾事故和爆炸事故。 相关风险因素分析见表 、表。 表 秦岭天华 山隧道 出口 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事件 风险因素 塌方 突水 (泥、石) 大变形 岩爆 其他 施工准备情况 气象调查 ★ ★ ★ ★ 与施工有关法令调查 ★ ★ ★ ★ 设计文件的核对情况 ★ ★ ★ ★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 ★ ★ ★ 施工地质勘察 资料收集情况 ★ ★ ★ ★ 常规地质法情况 (地质素描) ★ ★ ★ ★ 超前地质预报情况 ★ ★ ★ ★ 开挖情况 开挖方式 ★ ★ ★ ★ 循环进尺 ★ ★ ★ ★ 爆破器材检查和落实 ★ ★ ★ ★ 预留变形量 ★ 掌子面减压措施 ★ 应力释放措施 ★ 中铁十二局西成客专项目部 秦岭天华 山隧道 出口 风险评估报告 13 表 秦岭天华 山隧道 出口 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事件 风险因素 塌方 突水 (泥、石) 大变形 岩爆 其他 地下水处理 ★ ★ 爆破方法 ★ ★ ★ ★ 隧道超挖情况 ★ ★ ★ 进洞 ★ 落底 ★ ★ 挑顶 ★ ★ 断面变化处或工法转化处 ★ 施工期间 防排水 注浆堵水措施 ★ 排水措施 ★ 降水措施 ★ 支护及 衬砌情况 支护刚度 ★ ★ 超前支护 ★ ★ ★ 预注浆 ★ 地层与加固与改良 ★ 支护时机 ★ ★ ★ 支护方法 ★ ★ ★ 支护质量 ★ ★ ★ 闭合成环周期 ★ ★ ★ 防护情况 机械设备防护 ★ ★ 人员防护 ★ ★ 监控量测 水量 ★ 水质 ★ 水压 ★ 掌子面稳定情况 ★ ★ ★ 量测器材及布置 ★ ★ ★ ★ 量测频率 ★ ★ ★ ★ 规范要求监测项目 ★ ★ ★ ★ 监控量测制度 ★ ★ ★ ★ 信息反馈及处理 ★ ★ ★ ★ 施工管理 培训情况 ★ ★ ★ ★ 检测情况 ★ ★ ★ ★ 应急预案情况 ★ ★ ★ ★ 中铁十二局西成客专项目部 秦岭天华 山隧道 出口 风险评估报告 14 表 秦岭天华 山隧道 出口 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事件 风险因素 塌方 突水 (泥、石) 大变形 岩爆 其他 人员管理情况 ★ ★ ★ ★ 施工队伍状况 ★ ★ ★ ★ 机械装备程度 ★ ★ ★ ★ 施工质量 ★ ★ ★ ★ 施工经验辅助工法的掌握与应用 ★ ★ ★ ★ 监理情况 ★ ★ ★ ★ 隧道特征 埋深 ★ ★ ★ ★ 断面大小 ★ ★ ★ ★ 长度 ★ ★ ★ ★ 坡度 ★ ★ ★ ★ 注:其中打“ ★ ”表示该风险因素对风险事件有影响。 表 交通、用电、火灾、爆炸等其他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事件 风险因素 交通事故 主要有:司机、运输设备、交通管理、道路状况、通风照明情况、洞外天气等 用电事故 主要有:用电设计、施工组织、设备状况、用电管理等 火灾事故 主要有:火源及 传播途径、消防教育、消防措施、消防器材、人员管理等 爆炸事故 主要有:火工品管理、储存、运输、使用等 基本风险点清单 根据以上分析, 秦岭天华山 隧道 出口 剩余段落施工风险事件主要为塌方、突水(泥、石)、岩爆、 初期支护大变形 等 ;其他风险事件为交通事故、用电事故、火灾事故和爆炸事故,基本风险点清单见表。 表 秦岭天华 山隧道 出口 风险清单表 序号 风险事件 风险产生的原因 险源类别 后果 备注 1 突水 (泥、石) 断层破碎带 地层不整合接触带、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地带 G 人员伤亡 工期延误 投资增加 无超前地质预报或施作不规范 注浆方式针对性差 S 中铁十二局西成客专项目部 秦岭天华 山隧道 出口 风险评估报告 15 支护措施薄弱 监控量测方法不明确 2 塌方 断层破碎带 岩层产状,层间结合力 节理等结构面产状及结构力学性质 岩溶发育带 埋深 G 人员伤亡 未按设计参数进行支护。 未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仰拱、二次衬砌施作。 监控量测不及时、不准确。 施工方法缺乏针对性。 S 3 岩爆 隧道埋深大,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岩体结构特征 脆性系数 地应力,主应力方向及大小 G 人员伤亡 未预见岩体特性和表现行为 缺少应急措施 S 4 大变形 埋深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岩体结构特征 岩性及分化程度 地应力,主应力方向及大小 G 人员伤亡 投资增加 开挖预留变形量过小。 支护结构偏弱。 施工方法缺乏针对性。 监控量测不及时、不准确。 S 5 施工伤害 施工人员麻痹大意、操作不当易发生交通安全、 用电、火灾、机械伤害、爆炸等安全事故 S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注: G— 地质因素 , S— 施工因素。 风险评估记录 通过风险分析,对 秦岭天华 山 隧道 出口 各段落中存在的初始风险评价结果见表。 经评估,本隧道中的主要典型风险事件类型为突涌水、岩爆、塌方、大变形风险;初始风险为高度及以上的共有 5 处,其余地段各类初始风险均为中铁十二局西成客专项目部 秦岭天华 山隧道 出口 风险评估报告 16 中度及其以下。 秦岭天华 山 隧道 出口 风险措施对策表 见表。 表 秦岭天华山 隧道 出口 初始风险等级表 序号 段落 里程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初始风险 概率等级 后果等级 风险等级 1 DgK124+856~ DgK124+ 洞口浅埋,偏压 塌方、大变形 4 3 高度 2 DgK124+~ DgK124+822 洞口浅埋,偏压 塌方、大变形 4 3 高度 3 DgK124+822~ DgK124+772 洞口浅埋,偏压 塌方、大变形 4 3 高度 4 DgK124+772~ DgK124+730 岩性接触带,节理裂隙较发育 塌方 4 1 中度 5 DgK124+730~ DgK124+692 岩性接触带,节理裂隙较发育 塌方 4 1 中度 6 DgK124+692~ DgK123+915 岩性接触带,节理裂隙较发育 塌方 4 1 中度 7 DgK123+915~ DgK123+745 岩性接触带,节理裂隙较发育 塌方 4 1 中度 8 DgK123+745~ DgK123+695 断层影响带,基岩节理发育,埋深较浅 ,上部冲沟发育 塌方 、突水 4 3 高度 9 DgK123+695~ DgK123+645 断层影响带,基岩节理发育,埋深较浅 ,上部冲沟发育 塌方 、突水 4 3 高度 10 DgK123+645~ DgK123+575 断层破碎带,埋深较浅 ,上部冲沟发育 塌方 、突水 4 3 高度 11 DgK123+575~ DgK123+525 断层影响带,基岩节理发育,埋 深较浅 ,上部冲沟发育 塌方 、突水 4 3 高度 12 DgK123+525~ DgK123+335 断层影响带,基岩节理发育,埋深较浅 ,上部冲沟发育 塌方 4 3 高度 13 DgK123+335~ DgK123+235 岩性接触带,节理裂隙较发育 塌方 4 1 中度 14 DgK123+235~ DgK122+485 围岩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 塌方 4 1 中度 15 DgK122+485~ DgK122+385 岩性接触带,节理裂隙较发育 塌方 4 1 中度 16 DgK122+385~ DgK122+305 断层影响带,基岩节理发育 塌方 4 3 高度 17 DgK122+305~ DgK122+205 岩性接触带,节理裂隙较发育 塌方 4 1 中度 18 DgK122+205~ DgK121+325 岩石完整性好,隧道埋深较大 岩爆 4 1 中度 中铁十二局西成客专项目部 秦岭天华山 隧道 出口 风险评估报告 17 表 秦岭天华 山 隧道 出口 风险 对策 措施表 序号 隧道名称 起迄里程 围岩分级 长度 ( m)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 等级 风险对策措施 超前支护 预注 浆 施工方法 钢架形式及 间距 径向注浆堵水 1 秦岭天华山隧道出口 DgK124+856~DgK124+ Ⅴ级 洞口浅埋,偏压 塌方、大变 形 高度 T76L 管棚及φ 42导管超前 注浆 三台阶法,设置临时横向支撑 工 25a 钢架,间距 2 DgK124+~DgK124+822 Ⅴ级 洞口浅埋,偏压 塌方、大变 形 高度 T76L 管棚及φ 42导管超前 注浆 三台阶法,设置临时横向支撑 工 20b 钢架,间距 3 DgK124+822~DgK124+772 Ⅳ级 70 洞口浅埋,偏 压 塌方、大变 形 高度 φ 42 单层导管超 前 注浆 Ⅲ级台阶法,设置临时横向支撑 格栅 钢架,间距 1m 4 DgK124+772~DgK124+730 Ⅲ级 50 岩性接触带,节理裂隙较发育 塌方 中度 台阶法 5 DgK124+730~DgK124+692 Ⅲ级 50 岩性接触带,节理裂隙较发育 塌方 中度 台阶法 6 DgK124+692~DgK123+915 Ⅱ级 50 岩性接触带,节理裂隙较发育 塌方 中度 台阶法 7 DgK123+915~DgK123+745 Ⅲ级 50 岩性接触带,节理裂隙较发育 塌方 中度 台阶法 8 DgK123+745~DgK123+695 Ⅳ级 190 断层影响带,基岩节理发育,埋深较浅,上部冲沟发育 塌方、突水 高度 φ 42 单层导管超 前 注浆 三台阶法 格栅钢架,间 距 1m 9 DgK123+695~DgK123+645 Ⅳ级 80 断层影响带,基岩节理发育,埋深较浅,上部冲沟发育 塌方、突水 高度 φ 42 单层导管超 前 注浆 三台阶法 工 18 钢架,间距 1m 10 DgK123+645~DgK123+575 Ⅴ级 42 断层破碎带,埋深较浅, 上部冲沟发育 塌方、突水 高度 φ 42 双层导管超 前 注浆 三台阶法,设置临时横向支撑 工 20b 钢架,间距 中铁十二局西成客专项目部 秦岭天华山 隧道 出口 风险评估报告 18 序号 隧道名称 起迄里程 围岩分级 长度 ( m)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 等级 风险对策措施 超前支护 预注 浆 施工方法 钢架形式及 间距 径向注浆堵水 11 DgK123+575~DgK。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