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引种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热带,为喜温作物,在全生育期内需要10的有效积温 2500左右。 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是 2432。 一、面平坦,肥力均匀,灌排方便,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为 地沙壤土的地块为宜。 粒饱满、发芽率高、无病虫、无杂质的种子作种。 播前晒种 12天,再用 菌灵拌种待播。 6 天灌水。 要求灌足灌透,667 平方米灌水量为 100120 立方米。 6 天耕翻耙耱保墒。 整地要求达到六字标准。 地下水位低、沙性大、易跑墒的地块要随整随播,避免错过适墒期,确保一播全苗。 二、 厘米土壤地温稳定通过 20左右即可播种。 芝麻春播在 5 月中下旬,复播在 7 月上中旬。 春播地宜在冬前耕翻,灌 2、水并整成待播状态;复播地也须及时耕翻灭茬、整地抢时播种。 宽窄行配置方式,如 6030 厘米配置。 距 30 厘米,株距 25 厘米。 667 平方米播量为 克,播深 2米。 行笔直,行距准确,下籽均匀,覆土 厘米,无漏行漏穴现象,覆膜要拉紧,紧贴地面,压实膜边,空穴率应低于 3%。 三、面容易形成硬壳,要及时破壳,碎土保墒,以保全苗。 苗芝麻完全出苗后,将缺苗断垄处补种。 芝麻出苗后于 1 对真叶时(5 月下旬)第一次间苗,23 对真叶时(6 月上中旬)进行第二次间苗,34 对真叶时(6 月中下旬)定苗。 去劣苗留壮苗,一穴一株。 3适时中耕除草培土芝麻从出苗到始花要中耕除草 34 次,第一次在 1 对真叶时 3、,深于播种深度;第二次在 23 对真叶时,深度达 67 厘米,第三次在 45 对真叶时,深度为710 厘米,结合中耕定苗。 若草多、土粘,亦可再中耕一次,根际培土应结合最后一次中耕除草进行。 四、合理密植一般晚熟品种,分枝多,生长期长,水肥条件好,667 平方米留密度80009000 株为宜,相反,应达 1000012000 株。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00 千克籽粒需耗氮 78 千克,五氧化二磷3 千克,氧化钾67 千克。 芝麻根分布较浅,施基肥不宜施得过深。 方米施尿素 23 千克。 苗肥轻,花肥重”,苗期 667 平方米追尿素 34 千克,于全田80%植株开始开花时施尿素 68 千克。 如果基肥数量少,芝 4、麻前期长势差,则需施尿素 1520 千克。 磷酸二氢钾溶液 12 次,苗期喷施 硫酸锌、硫酸盐等有一定增产效果。 叶面喷施应选晴天无风时进行,避免在早晨有露珠和中午高温强光时进行。 六、头水前揭膜芝麻在灌水前及时揭膜,减少土壤污染,防止芝麻早衰。 七、适时灌溉芝麻全生育期灌水 34 次,分别于现蕾、开花、结蒴和终花期进行,第一次浇水在叶片出现中午暂时萎蔫现象时进行。 八、枯病等。 除用 酸铜溶液浸种或用 多菌灵拌种外,可在芝麻生育中、后期根据病情喷施 800 倍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防治 12 次;及时拔除病株烧掉。 虫等。 防治蚜虫可用 15002000 倍的乐果或速灭杀丁溶液喷杀;防治地老虎可用 15 甲拌磷毒土撒在地表面毒杀。 九、收获芝麻一般以蒴果转黄、开始落叶时为收割适期。 收割以刈割为好,在近地面37 厘米处割断,捆成直径 1720 厘米的小捆,运回场院,每 3 捆架成支架曝晒干燥。 当大部分蒴果裂开时第一次脱粒,两手倒提两捆相互撞击,使籽粒脱落,如此进行 34 次,基本可以脱净。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