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城太湖国际信息中心一期室外油库300t建设工程土建基础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机械连接。 ( 4) 钢筋接头 a、梁钢筋底部受力钢筋接头设在距 支座 1/3L 范围内、上部受力钢筋接头设在跨中 1/3L 范围内。 接头应错开,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截面面积不得超过同一截面钢筋截面面积的 50%。 b、柱筋接头位置 :距楼面或柱基顶面不小于 600mm 且不小于柱净高的 1/6。 c、钢筋焊接接头:必须试焊合格方可施焊,并应按规定见证取样进行 力学性能检验。 钢筋焊接 ( 1)一般要求:钢筋焊接前必须先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按规范规定进行焊接操作。 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 第 19 页 直或切除。 对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班组及有关人员应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加强焊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触电、火灾、爆炸以及烧坏焊接设备等事故。 焊机应经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确保正常使用和施工安全。 ( 2)钢筋焊接接头应《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20)进行质量检验。 ( 3)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 4)采用连续配筋方法配筋。 相邻钢筋接头应错开并大于 ,焊接接头在同一截面内不得大于 50%。 钢筋绑扎与安装 ( 1)准备工作 a、 绑扎前必须核对成品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相符。 钢筋安装绑扎质量,钢筋的钢种、直径、外形、形状、尺寸、位置、排距、间距、根数、节点构造、锚固长度、搭接接头、接头错位和绑扎牢固以及保护层控制措施等,必须符合规范、规程、标准。 b、 准备扎丝、帮扎工具、保护曾垫块等。 c、 划出钢筋位置线。 平板或墙板的钢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在架立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垫层上划线。 钢筋接头的位置,应根据来料情况,根据相关规定,错开接头,并在模板上划线。 d、 绑扎形式复 杂的结构部位时,应预先研究好绑扎顺序,并要与模板工程相互结合考虑,以减少安装难度。 ( 2)钢筋绑扎的规定 第 20 页 a、 基础、板和墙的钢筋网,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 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帮扎时应注意相邻的铁丝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b、 按设计要求,预留墙、柱插筋。 c、 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d、 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钢筋扎丝一律弯向结构内部,严 禁穿透底板保护层。 e、 钢筋绑扎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起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倍。 f、 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帮扎搭接接头中的钢筋的横向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 25mm。 g、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处和两端扎牢,即采用铁丝帮扎三点。 ( 3)底板和独立基础钢筋绑扎 a、 钢筋网的绑扎方法应符合上述规定。 b、 首先在底板上划好钢筋间距的分档标志,弹好通长线,并摆放下层钢筋,(先铺短向,再铺长向),先扎集水坑及电梯井部位。 c、 底板和墙体的后浇带处两 侧加设钢网模板,钢网模板外侧用木板遮挡,并用木枋撑牢。 d、 底板上下层钢筋接头的位置,接头位置应受力较小处,并相互错开(下层跨中 1/3,上层在支座处),钢筋焊接头受拉区不得超过 25%,受压区不得超过 50%。 第 21 页 e、 基础底板绑扎完后,摆放型钢马凳(Φ 18钢筋制作),立柱间距 m ,之后绑扎上层钢筋的纵横两个方向。 f、 在底板上插柱筋时,先将一支柱箍筋焊接在底板上部面筋上,然后插柱主筋,在底板上插墙筋时,据先分好的轴线仅贴墙体两侧保护层内侧在底板面筋上沿墙体纵向各焊接一根Φ 12 水平筋,然后在其水平筋 内侧插墙体竖筋,保证墙筋尺寸。 g、 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上层钢筋的弯钩应朝下。 h、 独立柱基础底面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j、 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的插筋位置一定要牢靠,以防柱轴线偏移。 ( 4)柱钢筋绑扎 a、 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 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加密处严格按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加密。 钢筋安装绑扎质量,钢筋的钢种、直径、外形、形状、尺寸、位置、排距、间距、根数、节点构造、锚固长度、搭接接头、接头错位和绑扎牢固以及保护层控制措施等,必须符合规范、规程、标准。 保证构 造柱钢筋位置正确,柱筋绑扎前应调至准确位置,做到上下垂直。 绑扎成型经检查合格后,宜将每根骨架的上、中、下绑三道箍筋与主筋焊牢,以增强骨架的整体性。 b、 框架梁的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c、 在绑扎柱子钢筋时,下层柱竖向钢筋露出楼面的部分,用工具或柱箍将其固定,以利于上层柱的钢筋接长。 对于上下层柱截面尺寸不同部位,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收进。 ( 5)墙钢筋绑扎 第 22 页 a、 墙的钢筋绑扎网绑扎同基础,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侧。 墙钢网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撑铁。 墙钢筋 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b、 墙钢筋绑扎时先绑 2~ 4 根竖筋 ,并画好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齐胸处绑两根模筋定位,并在模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扎其余钢筋,墙筋双向受力筋所有墙筋交叉点应逐绑扎。 c、 墙体保护层垫块间距按 1m 1m布置。 d、 墙内的竖向及水平钢筋采用钢筋梯子架来控制钢筋的位移和保护层厚度。 ( 6)梁板钢筋的绑扎 a、 当梁的纵向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直径 25mm 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 梁箍筋的接头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 扎。 b、 梁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 板、次梁与主梁交接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 梁、柱接头钢筋较复杂部位,必须先放样确保梁、柱钢筋位置正确。 应保证梁顶面的主筋的净距离不小于 30mm,以利于浇注混凝土。 c、 梁钢筋的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应密切配合。 梁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就位;梁高度≥ 时,梁的钢筋应在梁底模上绑扎,钢筋绑扎完毕后再安装模板。 d、 板钢筋安装工艺流程:清理模板→弹间距线→绑板底筋→绑负弯距钢筋。 ①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线 弹出间距线。 ② 根据墨线,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 第 23 页 及时配合安装。 ③ 钢筋网相交点应全部绑扎牢固,绑扎铅丝头一律向上,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形成八字形,防止网片歪斜变形。 钢筋的弯钩应朝上。 ④ 板底筋应伸过支座中,并不小于 10d。 底筋、面筋不宜搭接在弯矩较大的位置,搭接长度不小于 35d。 板面筋锚固长度不小于设计要求长度或规范要求。 板筋施工时易被踩蹋变形,因此,要在上下层钢筋中设钢筋支架。 ⑤ 梁钣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将钢筋抬起或者压下。 ( 7)钢筋的保护层控制 钢筋保护层控制采 用砂浆垫块,垫块采用 1:1水泥砂浆制作。 砂浆垫块根据钢筋规格做成凹槽,并插上铁丝,在强度达到要求后与主筋一起绑扎,以免脱落,使垫块与钢筋更好联合,保证不偏移和移位。 垫块数量为:每平方米不少于 3个;确保钢筋保护层正确。 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柱的垫块在封模前绑在柱主筋上。 梁的垫块 在梁钢筋绑扎前垫置,板的垫块在混凝土浇筑前垫好,当梁、柱截面尺寸较 大,钢筋较重时,水泥砂浆垫块无法控制钢筋保护层时,采用相同于保护层 的短钢筋垫在梁底或挂在柱四边顶端。 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砼采用商品砼,项目对砼生产施 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 砼运输 泵送前,项目试验员应立即取样测定砼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用背架泵连续输送砼,必要时采用塔吊配合吊运。 砼从搅拌机卸出到开始浇筑的时间不得超过 2小时。 砼运输过程中,应控制砼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 第 24 页 保证施工所必须的稠度。 砼浇筑 ( 1)砼浇筑前准备工作 a、制订方案:根据工程对象,结构特点、结合具体条件,研究制定砼 浇筑的施工方案。 b、模板检查:主要检查模板的位置、标高、截面尺寸、垂直度是否正确,接缝是否严密,预埋件位置和数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支撑是否 牢固。 此外,还要清理模板内的木屑、垃圾等杂物。 混凝土浇筑前模板需要浇水湿润,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安排专人配合进行模板的观察和修整工作。 c、钢筋检查:主要是对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接头是否正确,是否沾有油污等进行检查,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要安排专人配合浇筑混凝土时的钢筋修整工作。 d、材料、机具、道路的检查:对材料主要是检查其品种、规格、数量与质量;对机具主要检查数量,运转是否正常;对地面与楼面运输道路主要检查是否平坦,运输机具能否直接到达各个浇筑部位。 e、与水、电供应部门联系,防止水、电供应中断; 了解天气预报,准备好防雨、防台风措施;对机械故障做好修理和更换工作的准备;夜间施工准备好照明设备。 f、做好安全设施检查,安全与技术交底,劳动力的分工,以及其它组织工作。 (2)底板砼浇筑 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 振动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直上直下”。 上层砼必须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并用振动棒插入下层砼 5cm深 第 25 页 度,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保证砼的浇筑质量。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 插入式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振动棒与 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 砼养护 对混凝土的养护将安排专门的养护小组,负责结构工程的养护工作,柱墙砼养护,采用刷无水养生液养护;底板、楼板砼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或浇水覆盖麻袋养护。 防水砼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普通砼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 施工缝处理 防水混凝土外墙和消防水池墙柱水平施工缝采用膨胀止水条。 地下室墙和楼板的抗裂措施 由于地下室外墙周长偏大,一次施工墙体过长、楼板面积过大容易引起砼的开裂,除在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外,特采取以下施工措施。 ( 1)严格控制砂、石质量,含泥量控制小于 %,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值,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 3)墙体拆模后,立即涂刷养护剂养护,加强砼的养护方案是防止砼开裂的重要环节。 ( 4)楼板混凝土的表面处理:混凝土浇筑 2~ 3h后,按标高刮平,用木抹子反复(至少 3 次)搓平压实,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初期产生的收缩裂缝在塑性阶段就予以封闭填补,以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 模板的拆除 第 26 页 ( 1)非承重模板拆除时,砼强度必须大于 ,以拆模时不会损坏砼的完整性为原则。 ( 2)承重模板拆除时,必须以强度进行控制,要求在现场制作一组试块自然养护,作为拆模强度依据。 顶板模板拆除参考每层每段顶板混凝土同条件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达到 75%设计强度方可拆除,挑梁达到 100%设计强度方可拆除。 ( 3)拆除顺序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 4)拆除大跨度模板时,应从中间向两头进行。 ( 5)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拆下的模板、扣件、配件应及时运走整理。 拆除的钢模应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 ( 6)墙体模板拆除:墙体模板必须在混凝土强 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进行,即拆模强度达到。 现场可以简易测定方法:用手指稍用力压混凝土,混凝土略有压痕,即达到拆模强度。 拆模后必须及时清理干净,集中指定堆放地点,并堆放整齐,以便于周转使用,并作好清理后的模板养护工作。 防水成品保护措施 1穿 、专人巡查:成品保护是防水工程成败的关键,为确保防水工程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成品保护必须特别注意,要派专人 24 小时巡视施工现场。 防水层保护:在防水层施工中或防水层已完成而保护层未完成时,是成品保护的最关键时期。 在此其间, 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严禁 带铁钉、铁掌的鞋进入现场,以免扎伤防水层。 防水施工人员、物料进入,必须遵守轻拿轻放的原则,严禁尖锐物体撞击扎伤卷材防水层。 临时道路保护:底板砼浇筑时,砼斗车及工人行走部位应事先用木板、 第 27 页 废卷材等铺垫保护,并由专人负责及时清扫洒落于卷材表面的浆料、石子等。 回填保护:侧墙防水层完成后,必须先砌 120保护砖墙后再回填,回填土石应先采用粘土或细质沙壤土,避免石块等冲击。 及时修补:防水层施工完毕后,不能在防水层上开洞或钻。苏州科技城太湖国际信息中心一期室外油库300t建设工程土建基础施工方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