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纺天竹_天丝_棉混纺花式纱线工艺设计与上机_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第三章纤维染色 6 第三章纤维染色 本章主要介绍了纤维的染色,阐述了天竹、天丝棉染色工艺。 对纤维染色前后进行性能对比。 纤维染色前处理 根据设计需求取天竹 120g、天丝 120g、棉纤维 60g,分别将各种纤维进行开松,以便在染色过程中染料能够充分进入纤维内部。 提高上染率以及染色均匀度。 在棉纤维开松过程中并要去除肉眼可见的大杂质,以此来改善棉纤维的染色效果。 纤维染色工艺 染色工艺流程的制定 天竹纤维的准备 →煮练 →水洗 →染色 →水洗 →脱水 →自然晒干 天丝纤维的准备 →煮练 →水洗 →染色 →水洗 →脱水 →自然晒干 棉纤维的准备 →煮练 →水洗 →染色 →水洗 →脱水 →自然晒干 染色工艺制定与计算 ( 1)染色工艺处方 天竹纤维染色工艺处方见表 31。 天丝纤维染色工艺处方见表 32。 棉纤维染色的工艺处方见表 33。 色纺天竹 /天丝 /棉混纺花式纱线工艺设计与上机 第三章纤维染色 7 表 31 天竹纤维染色工艺处方表 碳酸钠( g/L) 54 食盐( g/L) 108 活性染料( %) 1 浴比 1:30 染色浴缸水量 (L) 12 纤维总重量 (g) 120 水浴锅所染纤维量 (g) 120 温度 (℃ ) 70 时间( min) 60 表 32 天丝纤维染色工艺处方表 碳酸钠( g/L) 54 食盐( g/L) 108 活性染料( %) 1 浴比 1:30 染色浴缸水量 (L) 12 纤维总重量 (g) 120 水浴锅所染纤维量 (g) 120 温度 (℃ ) 70 时间( min) 60 表 33 棉纤维染色工艺处方表 碳酸钠( g/L) 27 食盐( g/L) 54 活性染料( %) 1 浴比 1:30 染色浴缸水量 (L) 12 纤维总重量 (g) 60 水浴锅所染纤维量 (g) 60 温度 (℃ ) 70 时间( min) 60 活性染料染色时,它有较好的扩散能力,能够使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但此时尚未与纤维起化学反应,很容易用水把大部分染料洗掉,因此必须用碱剂碳酸钠促使染料与纤维产生化学反应,把染料固着在纤维上。 活性染料在溶液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食盐对它起促染作 用。 ( 2)计算过程: 色纺天竹 /天丝 /棉混纺花式纱线工艺设计与上机 第三章纤维染色 8 a 天竹纤维: 120g 浴比: 1:30 设溶液总体积为 X, 301120X LX  活性染料所占比重为: 1% 则所需染料为: 1201%= 取 所需碳酸钠为: 15=54g 所需食盐为: 30=108g b 天丝纤维: 120g 浴比: 1:30 设溶液总体积为 X, 301120X LX  活性染料所占比重为: 1% 则所需染料为: 1201%= 取 所需碳酸钠为: 15=54g 所需食盐为: 30=108g c 棉纤维: 60g 浴比: 1:30 设溶液总体积为 L, 30160X LX  活性染料所占比重为: 1% 则所需染料为: 1201%= 取 所需碳酸钠为: 15=27g 所需食盐为: 30=52g ( 3)工艺曲线 天竹纤维 → 12 食盐 → 12 食盐 →碳酸钠 → 排液洗净 ↓ ↓ ↓ ↓ ↓ 70℃ 10min 20min 30min 30min 天丝纤维 → 12 食盐 → 12 食盐 →碳酸钠 → 排液洗净 色纺天竹 /天丝 /棉混纺花式纱线工艺设计与上机 第三章纤维染色 9 ↓ ↓ ↓ ↓ ↓ 70℃ 10min 20min 30min 30min 棉纤维 → 12 食盐 → 12 食盐 → 碳酸钠 → 排液洗净 ↓ ↓ ↓ ↓ ↓ 70℃ 10min 20min 30min 30min 纤维染色工艺实施 ( 1)工艺实施过程 :称取活性染料 ,选取染缸 A,向染缸 A 中加入 的水将染料调匀,将水浴锅设定为 70℃ ,当染缸内水温达到 70℃ 时,向 A 染缸中加入 120g 天竹纤维,过 10min 后加第一次食盐 54g,过 10min 后加入第二次食盐为 54g,再经过 10min 加入 54g 的碳酸钠,在此期间要搅拌天竹纤维,使其染色均匀,然后盖上染缸盖煮上 30min 即可。 :称取 活性染料 ,选取染缸 B,向染缸 B 中加入 的水将染料调匀,将水浴锅设定为 70℃ ,当染缸内水温达到 70℃ 时,向 B 染缸中加入 120g 天丝纤维,过 10min 后加第一次食盐 54g,过 10min 后加入第二次食盐为 54g,再经过 10min 加入 54g 的碳酸钠,在此期间要搅拌天丝纤维,使其染色均匀,然后盖上染缸盖煮上 30min 即可。 :称取活性染料 ,选取染缸 C,向染缸 C 中加入 的水将染料调匀,将水浴锅设定为 70℃ ,当染缸内水温达到 70℃ 时,向 C 染缸中加入60g 棉纤维,过 10min 后加第一 次食盐 27g,过 10min 后加入第二次食盐为 27g,再经过 10min 加入 27g 的碳酸钠,在此期间要搅拌棉纤维,使其染色均匀,然后盖上染缸盖煮上 30min 即可。 色纺天竹 /天丝 /棉混纺花式纱线工艺设计与上机 第三章纤维染色 10 纤维染色 染后成品 ( 2)纤维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a 加料顺序为先加入食盐再加入碳酸钠。 b 染料、食盐和碳酸钠的加入均需缓慢进行,不可过快,特别是加碳酸钠整个过程需要 30min。 ( 3)染色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染色过程中出现纤维染色不均匀的现象,要不停的进行搅拌达到均匀染色的结果,从而提高染料的应用性能。 染色后的纤维 性能对比 纤维强力测试 ( 1)实验仪器和工具 YG004N 电子单纤维强力仪、镊子、黑绒板 ( 2)实验条件、实验步骤 ,方便随机抽取。 b 将上夹持器取下,用夹子夹取一根纤维,借助镊子把垂直纤维放入夹持器,并拧紧夹头。 c 把上夹持器挂回传感器下的钓钩,使纤维在张力夹作用下自然进入下夹持器,并拧紧夹头。 d 按拉伸键,开始测试。 色纺天竹 /天丝 /棉混纺花式纱线工艺设计与上机 第三章纤维染色 11 ( 3)实验结果 强力实验结果见图 31。 图 31 强力对比 纤维细度测试 ( 1)实验仪器和工具 Y175A 型棉纤维气流仪、天平 ( 2)实验条件、实验步骤 a.仪器调整,水平、水压高度、抽气泵、漏气 b.试样准备棉纤维,称取 8g 棉纤维,进行测试 ( 3)实验结果 细度实验结果见图 32。 32 细度对比 色纺天竹 /天丝 /棉混纺花式纱线工艺设计与上机 第三章纤维染色 12 纤维手扯长度测试 ( 1)实验仪器和工具 Y111 型罗拉式纤维长度分析仪、镊子、小钢尺 ( 2)实验条件、实验步骤 a.整理棉束,将称准重量的棉束先用手扯整理数次,使其平直,一端整齐。 然后用手握住纤维整齐一端,用夹子从长至短夹取纤维。 b.移放棉束,揭起仪器盖子,摇转手柄,用夹子从绒板上将棉束夹起,移置于仪器中。 c.分级夹取,转 动手柄两转,用夹子夹取送出的纤维,将纤维收集在黑绒板上,用钢尺量取纤维长度。 ( 3)实验结果 纤维手扯长度实验结果见图 33。 图 33 手扯长度 实验数据分析 纤维染色后各项性能的比较:色纤维是棉纤维经过煮练、染色工艺后获得的。 在这一过程中,纤维在外界的作用下相互扭结,并产生了一定的损伤,致使各种性能较原纤维都有所改变。 与本色纤维相比,色纤维强力有所下降,长度变短,短绒率随之增加。 纤维在染色后经过烘箱高温烘干,致使纤维的各项性能都比原棉要低。 所以在染色后的纤维应晒干,这样可以减少纤维的损伤。 色纺天竹 /天丝 /棉混纺花式纱线 工艺设计与上机 第四章前纺各工序工艺设计 13 第四章 前纺各工序工艺设计 本章主要介绍了前纺各工序工艺设计,包括梳棉、并条、粗纱。 梳棉工艺设计 天竹纤维工艺设计 表 41 天竹梳棉工艺单 初步设生条的定量为 ( 1)牵伸计算 53705 生条估实际估化纤卷干定量 GE 0 0 31  落棉率 实际估机械估 EE 21 zz机械E 式中, 1Z 取值范围是 13~21, 2Z 取值范围是 19~21 根据设备说明书得: 1Z 、 2Z 分别为 1 21, 机械E = 机型 生条干定 量 g/5m 总牵伸倍数 棉网张力牵伸倍数 锡林与刺辊速比 转速 r/min 机械 实际 刺辊 锡林 盖板mm/min 道夫 FA201B 798 330 刺辊与周围机件隔距 mm 给棉板 小漏底入口 小漏底出口 除尘刀 锡林 锡林与周围机件隔距 mm 活动盖板 后罩板 道夫 前上罩板 前下罩板 进口 第 1 点 第 2 点 第 3 点 第 4 点 进口 出口 上口 下口 上口 下口 马达盘 mm 刺辊盘 mm 轻重牙 Z1 棉网张力齿轮 Z2 道夫速度变换齿轮 Z3 盖板速度变换齿 Z4Z5 125 14 21 19 18/42 色纺天竹 /天丝 /棉混纺花式纱线 工艺设计与上机 第四章前纺各工序工艺设计 14 修正: 3% 2  )(实际E mG 5/ 03 53 70 生条 mG 5/%  )(生条湿 t e xGT %%121t  )()(生条梳棉 棉网张力牵伸倍数 2 棉网张力 小压辊与道夫间的牵伸倍数 062103z 6030381 90e 2~  道夫小压辊 速度计算 锡林速度 m in/ 锡林 刺辊速度 m in/r7 241 251 46 0n 刺辊 盖板速度 m i n/ 54 盖板V 根据设备说明书得: 盖板V 取 ,相对应的 4Z 、 5Z 为 1 42 道夫速度 33 6 0n 道夫 根据设备说明书得: 道夫n =,对应 3Z 为 19 小压辊成条速度 m in/ 43 出条V 色纺天竹 /天丝 /棉混纺花式纱线 工艺设计与上机 第四章前纺各工序工艺设计 15 天丝纤维工艺设计 表 42 天丝梳棉工艺单 初步设生条的定量为 ( 1)牵伸计算 53705 生条估实际估化纤卷干定量 GE 0 0 31  落棉率 实际估机械估 EE 21 zz机械E 式中, 1Z 取值范围是 13~21, 2Z 取值范围是 19~21 根据设备说明书得: 1Z 、 2Z 分别为 1 21, 机械E = 修正: 3% 2  )(实际E mG 5/ 03 53 70 生条 mG 5/%  )(生条湿 t e 9 6 7200%111t  )(生条梳棉 GT 机型 生条干定 量 g/5m 总牵伸倍数 棉网张力牵伸倍数 锡林与刺辊速比 转速 r/min 机械 实际 刺辊 锡林 盖板mm/min 道夫 FA201B 798 330 刺辊与周围机件隔距 mm 给棉板 小漏底入口 小漏底出口 除尘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