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品种介绍内容摘要:

1、长裙竹荪(近年来,我国食用菌工作者驯化栽培成功了两个新种,红托竹荪(刺托竹荪(黄裙竹荪有毒,不宜食用。 竹荪菇形如美女着裙,但并非无暇,其菇顶部有一块暗绿色而微臭的孢子液,因而又叫臭角菌;因其子实体未开伞时为蛋形,还叫蛇蛋菇;此外还有竹参、竹菌、竹姑娘、面纱菌、网纱菇、蘑菇女皇、虚无僧菌(日本)等俗名,这些名称均与竹荪发生的环境或形状有关。 在生物分类学上竹荪属于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该属有许多种类,已被描述的竹荪近 10 种。 长裙竹荪竹荪之名与竹类有关,由此带给人以误解,以为竹荪只能在竹林内生长。 其实不然,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竹林下的落叶层、盘根错节的庞大竹林地下根系,固然为 2、竹荪的生长繁育创造了良好环境,但阔叶树混交林、热带经济作物中的橡胶林、芭蕉园、亚热带地区的草地乃至茅草屋顶上,也能成为竹荪的栖身之所。 竹荪如多数腐生真菌一样,只要条件合适,也能在腐熟的稻草、麦秸、玉米秆、甘蔗渣、棉子壳等农作物秸秆上生长。 野生竹荪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吉林、河北、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浙江、江荪、福建、云南、贵州等省。 大多位于海拔 200的温热亚高山区。 但在河南博爱的竹林中,海拔仅 100,也有大量长裙竹荪生长。 竹荪主要发生于腐殖质丰富而湿润的竹林,常见的竹类有楠竹、苦竹、慈竹、淡竹、刚竹、斑竹等,亚热带的阔叶树混交林、热带的橡胶林和香蕉园内也有竹荪,发生时间为每年的 4,但 3、以 6为集中发生期。 竹荪一般在雨后 2内大量发生。 在 l 天当中,一般早上 5破球而出,9菌裙开张度达最大,孢子成熟。 竹荪菇体洁白,香气浓郁,营养丰富。 是世界着名的珍贵食药用菌,有“菌中皇后”,“真菌之花”,“素菜之王”等美誉。 是我国的高档出口商品,换汇率高。 国内市场每 克收购价曾高达 500800 元,近年因产量增加,价格大大降低。 竹荪还能防馊防腐,有抑菌功效。 竹荪不仅形态美观,而且营养丰富,据测定,在 100 克干品中,含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灰分。 竹荪中含有 11 种矿质元素,17 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 8 种氨基酸竹荪中均有。 此外,竹荪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竹荪除食用外,还 4、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据报道,对于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患者,竹荪是理想的疗效食品。 常食竹荪还可以减少腹壁脂肪的贮积。 近年来,在竹荪的热水提取液中,还发现具抗肿瘤活性的多糖成分。 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竹荪品种不同,性状有异。 例如长裙竹荪菌丝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是一个较好的栽培品种。 短裙竹荪菌丝生长较长裙竹荪慢,因此栽培时生产周期较长。 商品竹荪,是经脱水加工的干品,仅保留可食的菌柄和菌裙两部分。 完整的竹荪子实体,包括菌盖、菌柄、菌裙和菌托等几部分。 竹荪子实体形态图成熟的竹荪包括菌盖、菌托、菌柄和菌裙四部分:菌盖钟形,白色或略带土色,高 2米,表面有不规则的多角形凹陷。 顶端平,有圆形或椭圆形小孔。 子实层附着 5、在菌盖的凹陷表面,孢子着生在其中,暗绿色或黄绿色,初期肉质,暴露在空气中后,迅速液化为粘稠状物,引诱昆虫来甜食,以此传播孢子。 孢子柱状,大小为 3米米,无色透明,表面光滑。 菌托菌蕾破裂后的残留部分,下面与深入土壤内的菌索相连,上面支撑着菌柄。 蛋形菌托呈鞘状,三层。 外面一层叫外菌膜,中间为白色的胶质体,里面一层为内菌膜。 菌柄柱状,白色,中空,多孔,海绵质,脆嫩。 是商品食用部分之一。 菌裙菌盖与菌柄之间撒下的白色网状组织。 下垂如裙,因此叫菌裙,它是主要商品食用部分。 菌裙长 4米或更长,多数为白色,也有黄色的(黄裙竹荪)。 竹荪子实体是生长在地上的繁殖器官,地下还有菌丝体和菌索。 菌索的形成表明菌丝体内已 6、积累了足够的养料,并达到了生理成熟。 此时生育条件适宜,许多菌索便交织扭结在一起,菌索顶端逐渐膨大形成原基,进而长大成菌蕾,俗称菌球、菌蛋等。 在自然条件下,菌蕾生在离地表 1米处的腐殖土层中,由菌索先端逐渐膨大而形成的,初期米粒状,白色。 米粒状的白色菌球继续长大,经过一段时间,可发育成鸡蛋大或更大的卵形球。 菌蕾表面初期有刺毛,后期刺毛消失,呈粉红色、褐色或污白色。 菌蕾内部是竹荪子实体的幼体,随温度的变化,菌蕾开裂伸出子实体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人工栽培大约为 20 天,气温低时可长达 60天以上。 菌蕾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按其特征可划分为 6 个时期:原基分化期菌索生理成熟,顶端膨大,分化成瘤状小菌 7、蕾。 球形期瘤状菌蕾膨大成球形菌体,内部器官已分化完善。 表面有刺毛,白色,顶端出现细小裂纹。 卵形期球形菌蕾顶部突起,裂纹增多,刺毛退掉,形似鸡蛋,表面产生色素。 破口期菌蕾达到生理成熟后,如果外界空气相对湿度达 85%以上,基质含水量70%左右时,菌柄即可撑破菌蕾外菌膜。 此时可见在菌蕾顶部出现一裂口,裂口由细变宽,露出粘稠状透明胶体。 透过胶质物可见白色内菌膜,继而看到菌盖顶部孔口。 此期常发生在清晨 5。 菌柄伸长期菌柄迅速伸长,菌盖露出,菌裙逐渐张开。 成型期菌柄停止伸长,菌裙张开达到最大限度,子实体即成型。 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竹荪是一种腐生性真菌,对营养物质没有专一性,与一般腐生性真菌的要求大致相同 8、,其营养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 碳源主要由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提供,生产中常利用竹鞭、竹叶、竹枝、阔叶树木块、木屑、玉米秸、玉米芯、豆秸、麦秸等作为培养料来栽培竹荪。 一般情况下,培养料中常添加少量的尿素、豆饼、麸皮、米糠、畜禽粪等作为氮源。 在配制培养基时,也常加入适量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等来满足竹荪生长发育对无机盐的需要。 微生素类物质在马铃薯、麸皮和米糠等植物性原料中含量丰富,一般不必另行添加。 2温度大部分竹荪品种(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属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的温度为 8适宜温度为 15高于 30或低于 8,菌丝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子实体形成在 16间,最适为 22。 在 9、适温范围内,子实体的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引种时,须了解品种的温型,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适时安排生产季节。 3水分竹荪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主要来自于基质。 营养生长期,0%宜。 进入子实体发育期,培养基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要提高到70%以利养分的吸收和转运。 同时,空气相对湿度对竹荪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竹荪在营养生长价段,空气相对湿度以维持在 65%宜。 当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空气湿度要提高到 80%菌蕾成熟至破口期,空气湿度要提高到 85%破口到菌柄伸长期,空气湿度应在 90%左右菌裙张开期,空气湿度应达到 95%以上,这时如果空气湿度低,菌裙则难以张开,粘结在一起而失去商品价值。 4空气 10、竹荪属好氧菌,因此,无论是菌丝的生长发育,还是菌球生长、子实体的发育环境,空气必须清新。 否则,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不仅菌丝生长缓慢,而且也影响子实体的正常发育。 但也必须注意,在竹荪撒裙时,要避免风吹,否则会出现畸形。 5光照竹荪菌丝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线,遇光后菌丝发红且易衰老。 在自然界中,竹荪生长在郁蔽度达 90%左右的竹林和森林地上。 这说明菌球生长及子实体成熟均不需要强光照,因此,人工栽培竹荪场所的光照强度应控制在 15克斯,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6土壤及酸碱度在自然界中,竹荪的生长离不开土壤,人工栽培竹荪,一定要在培养料面上覆 3米厚的土层才能诱导竹荪菌球发生。 竹荪菌丝生长的土壤或培养料要求偏酸,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