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种金针菇的高产技术内容摘要:

2、和螨类。 闷 10 小时后转入下步管理。 3杀菌加湿:用克霉灵 2000 倍液自上而下喷雾,药量 1 次 35 小袋100 立方米,药液要打湿菌袋、架板,如发菌期间杂菌较多,初始的 23 天内,均用2000 倍液克霉灵进行加湿,若湿度还不够,再用井水补喷,23 天内使库内湿度稳定在 85即可开袋。 此阶段 1 天通风 34 次,使空气新鲜。 4解绳撑袋:如库内湿度不够或近风口的地方,袋口可撑起一半,待湿度稳定后再全撑开。 解口后,若端面为绿霉污染须再绑住,让未污染的端面出菇。 若端面为粉红色面包霉污染,须扎紧两端袋口远弃,用克霉灵 500 倍液自上而下喷淋周围菌袋。 库温随即降至 1215,进入催蕾期。 5催 3、蕾期:恒湿(85)和空气清新是诱导菇蕾形成的环境条件。 由于库结构和通风能力不同,短的 1 次通 15 分钟,长的须通 30 分钟,长时间的通风对湿度影响很大,在进风管道加雾化效果很好的水嘴,微电机带动与通风或制冷同步运行。 加湿降到地面的水当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最好能导出库。 此阶段湿度恒定就会更易形成菇蕾,过高的湿度会使端面菌丝旺长,过低的湿度会使端面板结菌丝结皮不出菇。 1012 天,培养料表面就会出现琥珀色的水珠,这是菇蕾出现的前兆,不久,米白色的原基就会整齐地出现在培养料表面。 6抑制期:当库内 80菌袋现蕾,幼菇长至 米时,库温降至46,增加库与外界通风和库内循环风量,使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 4、使幼菇变得粗壮。 此时湿度 8090,时间 57 天,是增加菇体重量,提高商品性的关键时期。 此阶段还可有弱光存在。 7伸长期:减少通风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促使菌柄迅速伸长生长。 库温1012,湿度 8590,通风次数要少,时间略长,保持干湿交替,利于菌柄的伸长和防止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 15 天后,菌盖直径 米,菌柄长 1215 厘米,进入采收期。 三、管理难点分析1通风:冷库是一个缺氧的环境,半个小时的通风,再经 小时,二氧化碳浓度又恢复常量,故风量不足是个普遍问题。 易形成菇帽尖、柄细长的菇体,就是缺氧的标志。 菇体只要处在袋内就不怕通风,库内空气循环对改善菇体状态是必需的。 通风与降湿增温的矛盾可通过少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