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职技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资格证,专任教师至少参与一项技术服务项目 , 高级职称 人数达到 6 人 , 硕士以上学历超过 80%。 形成一支教师与技师“双证书”,教育教学能力、生产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三能合一”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通过 内培外引 的方式新增 专业带头人 2 名,其中从现有中级职称教师中选择 12 名重点培养,包括选送到兄弟院校进行进修学习、重点扶持其主持或参与各级科研课题和质量工程建设工作。 建设期内通过实施学校的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再引进或 培养骨干教师 5人。 要求:具有较高教学及科研水平,熟悉高职教 育 的最新教学改革动向,能承担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具有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能指导学生实践教学,能作为一门课程的负责人 ,每人至少主持一项科研或教研项目。 从本行业知名企业,聘请从事 橡塑制品生产、技术开发、检验与管理 的专门人才为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 比例 达到 1:1。 至 2020 年,使本专业 “专兼结合” 教师 团队 人数增至 30 人。 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能顺利实施专业技能训练、工学结合课程和顶岗实习的指导,同时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 建设 经费预算见表 11。 表 11:师资队伍建设预算表 序号 项目 目标 资金预算(万元) 合计 1 专业带头人 培养 1 人 6 6 引进 1 人 15 15 2 骨干教师 培养 4 人 ,引进 1 人 6 4 10 3 青 年教师 双师素质培养 6 4 10 引进 3 人 4 6 10 4 企业兼职 教师 9 人 5 4 9 合计 27 33 60 (六) 以技术应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构建创新和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教育体系建设 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为核心, 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实施差异教育,因材施教,建立创新教育体系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结合 专升本 考试 , 进一步 完善本专业的全方面 系统培养 目标。 具体如图 5 所示 , 通过创新教育体系对所有学生进行普遍的创新教育,提高 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对有潜力、有兴趣的学生通过 化学化工学会 的技能竞赛、“挑战杯”竞赛及校园科技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参与专业创新项目,进入教师的科研团队,从事纵向、横向和自主开发的项目中来,使其在专业研发、创新能力方面 大大提高。 该体系好比一座高炉,学生从入口进入,出口 3 分别输出具有不同层次创新、研发能力的人才。 为鼓励学生创新,学校 出台专门的政策,将学生在科技活动小组中取得的成绩 或比赛成绩 ,折合成适当的选修课学时、学分。 图 5: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图 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学生在完成专业的基础技能、核心技能并进行集成后,以学生创业社团为主体,校内实训基地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创业活动,并形成完善的创业培育体系,具体见图 6。 图 6:创业培育体系构建图 建设指标: 学生参加竞赛获奖数:校级以上奖励 2 项 /年;学生参与项目数: 4 项 /年; 学生专升本比例: 10%; 委托订单数: 2 项 /年;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专业基础技能训练 萃取 重结晶 … .. 注塑 挤出 硫化 …… 分项技能训练 塑料成型 分析与测试 配方设计 技能集成训练 蒸馏 橡胶成型 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成立学生创业社团 注塑件加工订单 橡胶模压件加工订单 产品性能测试订单 其它各种企业委托 例:不低于 5%。 (七) 以“校校企”合作为核心 ,逐步实现中高职教学的对接 福建省内开设同 类专业的中职院校主要包括福建化工学校、泉港职业中专、福州工业学校和集美轻工学校等,主要培养面向高分子行业的一线操作工,随着行业升级和自动化程度的推进,迫切需要人才的升级和再培训,因而在两年的建设期内, 在泉州市政府引导下,依托化学化工学会和福建省塑料改性中心等行业组织,形成高职、中职和企业三方联动的“校校企”合作模式,为 探索技能型专门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与形式,实现中高职的“三个衔接”,建立完善的现代职教体系: 按石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进行专业衔接,在中职开办以操作员为培养定位的聚合物加工、精细化工和化工设 备等专业,在高职开办以生产储干和品检员为培养定位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和工业分析与检测等专业。 建立校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中高职教师深入生产、建设一线共同进行实地调研,与企业专家一道,针对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逐一进行细划、分解,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开发课程,形成中高职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按石化产业标准,特别是橡胶成型工、塑料成型工和化学检验工的职业标准,统一课程标准,实现职业资格鉴定等级衔接,中职教育以初、中级职业鉴定为主要内容,高职教育以高级工和技师 鉴定为主要内容。 采取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的“准注册入学”方式,从福建化工学校、泉港职业中专、福州工业学校和集美轻工学校等中职院校中挑选 20 名 /年左右的中职生进行试点,并逐步推广。 具体预算见表 12。 表 12:“校校企”合作模式建设预算 序号 项 目 目 标 资金预算(万元) 合计 1 企业调研 完成专业设置和 课程体系分析 3 3 6 2 校校交 流 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 6 6 12 准联合制订 3 机制建 设 建 成校校企合作机制,并实施运行 6 6 12 合计 15 15 30 (八) 专业群建设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是材料化工专业群的龙头专业。 材料化工专业群内包括应用化工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 均属于技术密集型的轻工业。 材料化工专业群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建设为示范,以企业不断线,角色在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开展教学体系改革、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具体建设内容如表 13 所示。 表 13: 材料化工群内其它专业建设规划表 专业 建设内容 负责人 建设内容 预期 目标 完 成 时间 应用化工技术 核心课程建设 李大刚等,企业人员 2 名 《化工单元操作》,修订课程标准,改革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重构),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材,建立试题库,制作教学录像,修订课程考核办法。 网络课程 /纳入资源库 2020 年 袁淑芳等,企业人员 2 名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修订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整合,改革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重构),编写教材,建立试题库,制作教学录像,修订考核办法。 网络课程 /纳入资源库 2020 年 实训基地建设 李大刚等 扩建化工单元操作车间 具备五位一体功能,纳入工程中心 2020 年 新建化工模型仿真实训室 2020 年 师资队伍建设 袁淑芳等 专业带头人 1 名,骨干教师 2名,兼职教师 3 名。 专兼比例1: 1, 教师“双证书” 2020 年 食品加工技术 核心课程建设 黄茂坤等,企业人员 2名。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修订课程标准,改革课程内容,编写教材,建立试题库,制作教学录像,修订课程考核办法。 网络课程 /纳入资源库 2020 年 实训基地建设 黄茂坤等 扩建生物食品分析实训室 新建食品加工车间 具备五位一体功能,纳入工程中心 2020 年 师资队伍 肖美 添等 专业带头人 1 名,骨干教师 2名,兼职教师 3 名。 专兼比例1: 1, 教师 2020 年 建设 “双证书” (九) 利用现代网络平台,构建综合性信息平台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上述建设内容,建成具备教学、技术服务、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和评价追踪等功能,涵盖开放性论坛、教学资源库、技术服务平台等内容的综合性信息平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消除校企合作的时空障碍,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多方共赢, 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实现终身学习搭建公共平台 , 并以本专业为示范,对专业群和学校整体发展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具体建设内容如图 7 所 示。 图 7:综合性信息平台建设内容 信息平台建设预算见表 14。 表 14:信息平台预算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资金预算(万元) 合计 1 硬件投入 服务器、电脑等。 25 5 30 2 软件投 入 操作平台、仿真软 件等。 10 20 30 3 其它投 入 人员、域名等费 用。 10 10 20 合计 45 35 80 三、 各项改革举措 (一)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综合性 信息平台 教学互动 教学资源库 社会服务 开放性论坛 功能 描述 模块 组成 资源共享 虚拟实 训 平台 评价追踪 技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 料加工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就业面广、行业企业跨度大等特点,因此本专业在采用“厂校结合”递进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按照“小批量、个性化、 多层次 ”的方式针对二年级至三年级开展有“准订单”培养,即二年级时由协议企业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根据学生“预去向”企业的产品情况、内部考核标准和管理模式,进行课程、实训和实习安排的柔性调整。 课程体系方面,以行业标准为依据,企业需求为导向,职业素质为核心,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引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行业标准,与企业共同构建课程体系、整合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将“双证书” 纳入课程体系,学生毕业时须获得一个工种的职业技能证书,在橡胶成型工、塑料成型工和化学检验工中任选其一。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和实践学时 1: 1,其中生产性实训占全部实践教学 70%以上。 ( 二 ) 校企合作模式改革 在泉州市政府引导下,依托化学化工学会和福建省塑料改性中心等行业组织,形成高职、中职和企业三方联动的“校校企”合作机制,采取“以借鉴促发展,以发展促改革”的方式,即借鉴职教集团的管理体制和运动机制,促进本专业的发展,并带动和辐射专业群其它专业和中职相关专业的发展,待时机成熟,提出创新 职教集团管理和运 行 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依托泉州化学化工学会等行业组织,成立由高职 ( 黎明职业大学 ) +中职( 泉港职业中专学校 ) +企业 (泉州 鑫泰鞋材有限公司等 ) 三方合作的“校校企”合作平台。 成立行业指导、企业参与 、三方共管的管理体。 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实训场所和师资力量的共享,针对中高职人才培养、学生实训实习和企业技术攻关采取三方参与,共同解决的运行模式,实现多赢。 ( 三 ) 教学手段改革 本专业在针对企业环境不断线的实训课程,校企双方在校园网和企业网站上分别搭建了数据共享的资讯平台,实现校内专任教师、 企业工厂师傅和学生三方互动的运行模式,具体见图 8。 开设开放性论坛。 学生主导管理,采取互动教学的模式,完成学生学业的跟进、指导、监督和考核。 创建专业资源库。 专任教师主导管理,涵盖企业提供的真实工作过程的视频录像、图片、参数以及相关文件等,和专任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文献素材和仿真动画等;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对接,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对接。 成立企业技术交流平台。 工厂师傅主导管理,将真实工作过程中发生异常、技术难题与专任教师科研前沿进行结合,通过真实的案例,实现校内专任教师、企业生产技 术人员以及学生的密切交流,以及“教、学、研、做”的协作。 图 8: 校企资讯平台的运行模式 (四) 实践教学改革 根据人才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要求、专业目标岗位的工作特点以及专业岗位工作能力的特色,形成“岗位任务项目驱动、专业技能分项集成”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该体系围绕学生的就业岗位工作特点,突出学生职业能力掌握为核心,专业技能培养为主导,以典型产品、典型案例、典型方法等为载体、以企业 实际工作任务为内容,体现“学习”和“工作”的一体化。 综合实践课程“实战”化。 全部以专业通用技能、企业工作内容为实践内容 ,项目安排由单一到多样,技术含量由简单少量到复杂大量。 实践类型有基本技能操作、专业技能训练、校内企业化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形成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逐步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 安排学生进入权威或知名企业实训,通过“技术复制”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实训 获 能 ,实习 顶岗”的教学标准。 教学组织如表 15 所示 表 15:。福建高职技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请厂家的销售经理帮你建立库房管理制度、销售结算制度、销售管理制度。 可能未必完全适用,还需自己慢慢摸索、校正。 聘请一位知名厂家资深人员加盟你的企业帮你建立一套体系也许见效更快。 要紧的是你自己真正吸收这一套管理体系的 内容,有朝一日你的企业完全可以抛开外聘人员,独立运作这些体系并对其修正改良。 批发商从制造商身上得到的第三件东西 ——不同产品不同收益。 批发商都知道,产品分为两种: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油菜要平衡施肥11 月 7 日进入立冬节气,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 我国大部分地区立冬前后,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失水较多。 因此对于冬小麦和冬油菜的种植地区,保墒防旱是很重要的。 土壤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江西农谚云:立冬油菜小雪麦;各地农谚有立了冬,把地耕,能使土里养分增之说。 油菜是我国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
1.监督变量 • 2.控制幅度 • 3.沟通频率 • 4.销售人员对业绩评价标准的影响 • 5.企业激励政策 • 即问即答 3- 3 • 组织变量对销售人员动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三、 小结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二、 新课 3. 4销售人员激励 • 3. 4. 1企业销售人员激励计划 •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 1。 明确企业市场营销的目标, • 2.评价企业客户管理政策 •
e advantage of other software. Flash8 is Macromedia39。 s latest animation software, and is currently the most popular, most powerful, and easy to learn as a development tool. Compared with the
心谰隔乱假街诞徊斑嫡惧边聘种胆汗新判溯裸蛾导说留床餐屉台芥旺阵婪僵侮汝妹甘孔辱桌学满半脾仕尔孕位眶仲 附录一 名词用语解释 .......................................39温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6温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送审稿 )温 州 市 规 划 局二 ○○ 六年十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 . . . . . . . . . . .1第二章 城市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