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内容摘要:

具备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企业工作经历或企业实践经历; 了解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范围,熟悉给排水行业部门间的业务联系。 清楚给排水专业各课程内容的关联性,熟练掌握给排水工程至少一个学习领域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 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 善于沟通 , 亲和力强 , 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能力。 一定比例专业教师具有工程经历或背景,具备双师素质。 6. 2 兼职教师教学能力要求 来自行业企事业单位生产一 线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并具备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含专科) ,在企事业单位承担过给排水工程专业范围的有关设计、施工、测试等技术工作,熟悉相关业务;清楚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各课程内容的关联性,掌握给排水工程至少一个学习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并具备熟练应用的能力 ; 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 善于沟通 , 具备基本的实践教学能力。 7.【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中心 实训场一:水力学实验室 实训项目 主要实训内容 主要设备名称 数量 (台 /套 ) 水静力学实验 4动量方程实验 静水压强的测定 能量方程的验证 点流速及点流速系数的测量 验证动量方程 上、下临界雷诺数的测定 沿程阻力系数的测定 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测定 测量堰流流量系数和淹没系数 静压仪 伯努里方程实验仪 毕托管测速实验仪 动量方程实验仪 雷诺仪 沿程阻力实验仪 局部水损实验 堰流实验装置 8 5 4 6 8 8 5 3 实训场二:水质分析实训场 实训项目 主要实训内容 主要设备名称 数量 (台 /套 ) 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练习操作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8 14 水中碱度的测 定 水中硬度的测定 4水中悬浮物的测定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水中总磷的测定 水中高锰酸钾指数的测定 测定水中的碱度含量 测定水中钙硬度和总硬度 重量法测定水中悬浮物含量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重铬酸钾法测水中化学需氧量 比色法测定水中总磷的含量 测定水中高锰酸钾指数 酸式滴定管、移液管等 酸式滴定管、移液管等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真空泵 碘量瓶、酸式滴定管、移液管 COD 消解仪、酸式滴定管、移液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TN消解仪 电炉、温度计、酸式滴定管 60 60 2 60 3 3 6 实训场三: 给排水管工实训场 实训项目 主要实训内容 主要设备名称 数量 (台 /套 ) 管工机具使用 管道加工 管道连接、安装 机具使用规程和使用方法 管道的切割、弯曲;管件制作、给水水表安装;卫生器具安装 电动套丝机、切割机、液压弯管机、电焊机、管割刀、铰板、卷尺、管材 48 实训场四: 水处理仿真实训场 实训项目 主要实训内容 主要设备名称 数量 (台 /套 ) 给水处理仿真模拟实操 污水处理仿真模拟实操 给水处理工艺模拟实操 污水处理工艺模拟实操 过滤反冲洗实验装置、V 型滤池模型、污水处理工艺模拟装置、给水处理工艺模拟装置 各 1套 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实训基地类型 实训岗位 实训任务 1 东莞企石水厂 净水处理工 认识实习、课程实训、顶岗实习 2 清远清新污水厂 污水处理工、污泥处理工 认识实习、课程实训、顶岗实习 3 华宇消防工程公司 管工、绘图员 认识实习、课程实训、顶岗实习 15 4 广州大坦沙污水厂 污水处理工、污泥处理工 认识实习、课程实训、顶岗实习 5 源天环境工程公司 环保助工、污水处理工 顶岗 实习 8.【 专业调研报告 】 给水排水工程技术 专业调研报告 一、前言 调研目的 为了进一步做好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今年专业教师继续深入企业开展了专业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重点放在 调研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以及对往届毕业生的反映;调研其它学校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 调研时间 本次调研活动自 2020 年 7 月 ~2020 年 10 月。 调研对象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调研队伍主要是由水利系主任罗同颍组织,由专业带头人赵奎霞和涂正红、夏宏生、吕满英等专业教师组成的。 本次专业调研活动采取多种方法、多种 渠道从全国到地方,由行业到企业,对给排水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人才需求与就业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调研。 调研对象主要是行业协会、大城市规模型水务企业及小城市供排水企业、建筑行业等,包括深圳水务集团所属的东湖水厂、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厂、顺德羊额水厂及清远污水厂、广州华宇消防公司等。 具体的调查对象从人事管理人员到一线技术工人,各相关部门都有。 如运行部、设备维修部、化验室、中控室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调研方法 ( 1)问卷法:设计若干访谈问题,制作成表格,寄给被调研对象,答卷后签名返回。 ( 2)现场访谈法:面对 面就相关问题进行交谈。 ( 3)网络调研:浏览各相关网站(如中国水网、中国城镇供水协会、广东省城镇供水协会等),了解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 ( 4)电话访谈:通过电话,与相关院校本专业负责人进行访谈。 二、调研情况与分析 16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发展背景 水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然而,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社会面临着严重水危机。 水危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届人大期间的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上深刻指出 : “一定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 水作为首要任务 ”,温家宝总理指出 “要加强对城乡污染源的监控,保护饮用水源地,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 2020 年第十三届 “世界水日 ”之际,联合国确定 2020 年至 2020 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 10 年,主题是 “生命之水 ”; 第十八届 “中国水周 ”的主题是 “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 这些充分说明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城市水业对保障水的良性社会循环、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新中国水业发展走过了光辉的半个多世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城市建设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然而,我国水业同 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在科学理论探索和新技术开发方面,跟踪、引进、模仿的成份多,属于自主创新的成果较薄弱,在工艺技术、设施装备、投资实施与市场管理等方面还亟待提高。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作为水业高级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伴随着国家建设与水业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较高的发展水平,为水业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内涵逐步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已从传统的城市上下水道工程向以实现水的良性循环为目标的方向发展。 现代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以水质为 中心,研究水质和水量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以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和水资源可持利用为目的的工程技术学科。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水资源在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平衡中具有中心作用和综合作用。 当前,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的矛盾,面临着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持续恶化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证安全供水,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的矛盾。 水的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越来越明显。 ( 1)水资源短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 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4,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难度大。 全国有 16 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确定的重度缺水线,其中有 7 个属于极度缺水地区。 全 17 国 669 个城市中有 400 多个面临缺水问题。 32 个人口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 30 个长期受缺水问题的困扰。 许多地区存在着地下水超量开采,生态用水不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用水的要求会更高,缺水威胁还可能加重。 ( 2)用水效率低。 在缺水的同时,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 目前,我 国用水量已达5600 亿立方米,超过美国的淡水利用量,而美国的经济规模是我国的 10 多倍;日本的年均淡水利用量不足我国的 1/6,但其经济规模是我国的 8 倍。 我国农业用水量为 3800多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近 70%,但其中超过 1/2 的水量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工业万亿元产值用水量约 80 亿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 10~ 20 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 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75~ 85%的水平。 全国多数城市自来水管网漏失率为15%20%,有的甚至高达 20- 30%。 ( 3)水环境污 染严重。 我国污水的年排放总量已达 600 多亿吨, 但其中尚有约 80%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 目前我国仍有 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 已建污水处理设施 ,能正常运行的也只有 50%。 全国水环境整体恶化的势头尚未根本扭转,并且出现了由陆地向海洋,从城市到农村扩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的水环境质量除长江以南诸河水质良好或尚可、符合和优于 Ⅲ 类水标准的河长占总监测河长的 70%以上之外,北方河流 50%以上河段水质劣于 Ⅲ 类水标准,在平原地区更是 70%以上河段严重污染。 国家重点监测的 28 个湖泊水库中,符合和优于 Ⅲ 类水标准的湖库不到 25%,而 V类和劣V类水质的湖库达 50%。 湖 泊水质严重富营养化面积占 33. 5%,盐碱化和超营养化在逐步加剧。 黄淮海平原、辽河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地下水普遍受到污染。 城市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有 90%以上的城市地表水体, 97%的城市地下含水层受到污染。 流经城市的河段水质普遍恶化,多数甚至不能满足景观水体的要求,严重影响着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损失达 GDP 的 ~3%。 ( 4)水质恶化问题 突出。 我国河流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仍为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和挥发酚等。 湖泊的主要污染物是总氮、总磷、生 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重金属等。 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除了常规的铁、锰和氟等超标之外,还有氨氮、砷、硝酸盐等。 城市饮用水源的水质下降,相当多的作为城市供水水源的河流湖库处于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水平,藻华频发,藻毒素污染普遍;很多水源检测出几十甚至上百种有机物,持久性有毒有害物质、内分泌干扰物质不断被发现;生物污染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成为重要的水源水质问题。 ( 5)饮用水安全问题 日益凸显。 由于水源的污染、普遍采用传统净水工艺和输送 18 贮蓄过程中受到二次污染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许多城市的饮用水水质缺乏安全保障。 2020 年 卫生部颁布了新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对水质的检控项目由 1985 年国家标准规定的 35 项增加到 96 项; 2020 年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达103 项,对饮用水中的有机物、氨氮、藻毒素、消毒副产物和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定。 对照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我国有约 50%城市居民正在使用不合格的饮用水,一些城市的自来水中,普遍含有致突变物质( Ames 试验呈阳性)和内分泌干扰物质。 由于缺乏基本的处理措施,农村地区的饮用水问题更为严重。 饮用水水质问题严重地威胁到城乡居民健康和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 课题。 显而易见,水资源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而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使得水质恶化,破坏了水体的正常功能,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匮乏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在相当一部分地区,由于水质污染所导致的缺水问题、环境生态破坏问题、生态安全问题以及公共健康问题更加严重、更为突出。 水质日趋成为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矛盾。 解决水质问题已成为我国在新世纪保障水资源有效、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十五 ”期间,为了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的途径解决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国务 院科技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了 12 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 ”被列为其中之一。 这充分说明控制水污染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既是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以改善水质为核心,以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学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将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给水排水行业在原有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变化: ( 1)高新技术融入专业领域,水工业体系逐渐形成 经过多年的 发展,随着社会需求在保证水量供给的前提下,重点逐渐向解决水质的矛盾转移,现代给水排水工程已由传统的土木工程主导型,向设备型和设备集成型转变。 设备在整个工程投资中的比例不断加大,设备集成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出现了管材管件、专用和配套设备与器材器具、乃至水净化设备生产的专业化、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