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橘园洲大桥加固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桩位。 ⑾、钻孔桩检测 承台混凝土施工前,对桩机进行无损检测。 施工技术措施 钻孔桩成孔后,必须测量孔深、垂 直度、孔径和沉淀层厚度等,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灌注砼,灌注砼过程中控制成桩钢筋笼中心位置。 加强检测,防止坍孔、缩径、砼离析和桩偏位。 钻孔桩的护壁泥浆性能指标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注意控制失水率,保证泥皮厚度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以确保桩基承载能力的发挥。 桩基清孔要求及沉渣厚度按设计图要求施工;端承桩施工时应保证桩基持力层岩石的完整性。 钢护筒顶端高度应高于施工水位 1m2m,钢护筒埋置深度应能隔开流塑状地层为主要原则,为防止护筒底端向外发生流动、管涌,而使护筒倾斜、沉陷,确保钻孔工作 的安全和顺利施工,钢护筒入土深度 3~ 5m。 由于钻孔采用振动冲击钻孔方式,钻进中应保持较大的水头高度,并经常测定泥浆性能,保持较大的比重、粘度和含砂率,防止因泥浆比重或水头高度太低而造成塌孔。 承台施工 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搭设脚手架→加工、绑扎钢筋→立模→灌注混凝土→养生→拆除模板及 13 支架。 施工 方法 在新桩基与老墩之间采用工字形承台联结,工字型承台内部采用热轧普通工字型钢作为承台主受力构件,工字钢通过下缘焊接的槽钢相互连接,以上型钢组成承台托架。 为加强承台与原有墩柱、系梁连接,植入 一定数量的钢筋。 承台钢筋采用加工场预制的半成品,现场绑扎成型。 钢筋保护层使用同级别砼预制垫块。 特别注意桩身钢筋和承台钢筋的焊接,必须绑扎好墩身钢筋或墩身接茬筋,及接地钢筋焊接。 带肋钢筋采绑扎接头时,受拉区搭接长度不小于 35d,并设直角弯钩,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 25%,受压区搭接长度不小于 25d,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 50%;焊接接头见钢筋笼制作。 桩身钢筋与承台钢筋有抵触时,调整承台钢筋间距,承台钢筋置于桩顶上,越过桩头时不得截断。 承台厚度大于 的采用两次浇筑的方法。 承台砼采用商品混凝土集中供应 ,采用砼输送车运至岸边,然后用泵送入模的方式。 浇筑时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 30cm。 砼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砼浇筑至设计标高时,表面使用木抹刮平,用光抹压光,并在砼初凝前用光抹多次收光,以防止砼表面产生收缩裂纹。 表面采用覆盖的方式洒水养生。 砼采用水平分两层浇筑,每层 ~ 2m,接缝混凝土表面凿毛洗净并充分湿润,不得有积水。 第二层新浇混凝土与已硬化下层混凝土温差不大于 15℃,下层混凝土表面松弱层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时采用人工凿除。 凿毛的混凝土表面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混凝土前,先铺一层厚 10~ 20mm 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 1: 2 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 30cm 的混凝土,其粗骨料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 10%。 两次浇筑时间间隔根据测温情况来确定,一般在 5~ 7 天左右。 当遇气温骤降或寒冷的天气,加强覆盖保温。 施工技术措施 墩柱、系梁和原有桩基的植筋和锚栓详细施工工艺按照《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JTG’ T J2320xx)附录 A 和附录 B 执行。 钻孔宜用电锤成孔,如钻孔与构件中的原有钢筋相遇,可适当调整孔位避开。 钻孔完毕后,应检查孔深和孔径,如满足要求,用内压缩空气及毛刷等将孔内灰尘清理干净。 植筋前应保持孔内干燥,混凝土含水量不得超过 5%或设计要求,且应将孔口临时 14 封闭。 钢筋或螺杆表面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 施工现场温度低于 5℃时应使用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特殊粘结剂或采取加温处理措施,如果气温长期低于 5℃,应暂时停止施工。 植筋时,应保证孔内植筋胶填充饱满。 墩柱、系梁和原有桩基的植筋钻完孔后,应立即清理干净,并予以植埋,避免成片植筋孔,长时间空待。 对施工的盲孔应立即清孔干净后用植筋环氧胶回填。 植筋胶固化前不得扰动钢筋;钻孔不得切断原结构的钢筋。 植筋的平面位置偏差应满足设计要求,若因无法按照 设计位置植筋且调整位置会导致偏差较大,则应进行验算或修改设计。 原有墩柱、系梁、桩基的植筋采用 HRB335φ 20 钢筋,要求植筋深度不小于 25cm。 植筋孔径为 25mm,用 A 级胶粘结,要求抗拔力不小于。 施工时应注意材料和配胶方式的相互配套,不得在现场配置植筋用胶黏剂。 钻孔前可用钢筋探测仪探测构件植筋部位钢筋位置,若植筋孔位处存在钢筋,则应适当调整钻孔位置。 植筋前应清孔,保持干燥。 植筋前桩基砼有掏空缺陷应先进行修补,修补砼强度达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植筋。 高度大于 的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时 设置冷却管法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每层循环冷却水管被灌注的混凝土覆盖前,即安排在该层循环冷却水管内通水。 冷却水管采用φ 50mm,壁厚。 上下层间距按 1m~ 2m 布置, 3m、 厚承台布置 2 层,层间距。 每层冷却管平面成“弓”字型直线布设。 短边长度按 2m 设计,即长边方向的间距为 2m。 最外排的冷却管与混凝土边缘的距离一般按 50cm~ 100cm 之间布置。 承台开始浇注前,冷却水管就通水循环,以免阻塞,影响冷却效果。 在混凝土开始浇注前预埋测温点,测温点布置于承台四周及中间部位。 从混凝土浇注开始到至通水结束时间段内设置专人负责每隔 6 小时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 测量承台混凝土温度记录,并及时汇总,调整施工 、养护。 第三节 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1. 桥 涵 加固施工 主线桥桩基加固施工 施工步骤一: 15 ⑴、桥梁加固施工前应在墩顶、桥墩墩间系梁设置相应的变形观测点,并且为精准控制抬桩桩基与承台的位移,应在相邻原有桩间系梁、承台设置水准测量点,可用百分表测量桩基与桩基系梁和承台之间相对位移。 ⑵、按图中示意相邻墩桩基应间隔施工,同一桥墩下同侧新增桩基不能同时施 工。 施工步骤二: 按相邻桥墩间隔的原则施工 1 2 2 2 2 2 31桥墩桩基。 施工步骤三: 按相邻桥墩间隔的原则施工 1 2 2 2 2 32桥墩剩余的桩基。 施工步骤四: 按相邻桥墩间隔的原则施工 1 2 2 2 2 2 31桥墩剩余的桩基。 16 施工步骤五: ( 1) 、按相邻桥墩间隔的原则施工 1 2 2 2 2 32桥墩的承台。 ( 2) 、施工承台前应先对原桩基系梁和原有桩基在新增承台范围内的桩基表面凿毛直到露出原结构新鲜混凝土层并清洁混凝土接触面;在对原有桩基系梁和桩基植筋施工时,同一桥墩的桩基不能同时进行植筋操作,可按由内到外的顺序待先期进行植筋的桥墩植筋胶的达到设计强度方可对同 — 桥墩另外一侧的桥墩进行植筋。 植筋胶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应采取有限措施减少对加固结构的扰动;待植筋胶强度达到标准后,再浇筑新增承台。 ( 3) 、承台施工应按要求对原有结构进行位移观测。 施工步骤六: ( 1) 、按相邻桥墩间隔的原则施工 1 2 2 2 2 2 31桥墩的承台,施工要求同步骤五。 ( 2) 、施工完成进行竣工验 收。 匝道桥 桩基 加固施工 A 匝道桥 施工步骤一: ( 1) 、桥梁加固施工前应在墩顶、桥墩墩间系梁设置相应的变形观测点,并且为精准控制抬桩桩基与承台的位移,应在相邻原有桩间系梁,承台设置水准测量点,可用百分表测量桩基与桩基系梁和承台之间相对位移。 ( 2) 、按图中示意相邻墩桩基应间隔施工,同一桥墩下同侧新增桩基不能同时施工。 A 匝道桥 施工步骤二: 按相邻桥墩间隔的原则施工 0、 8桥墩桩基。 17 A 匝道桥 施工步骤三: 按相邻桥墩间隔的原则施工 7桥墩剩余的桩基。 A 匝道桥 施工步骤四: 按相邻桥墩间隔的原则施工 0、 8桥墩剩余的桩基。 A 匝道桥 施工步骤五: ( 1) 、先施工需要进行桩基预压的 3桥墩的承台。 ( 2) 、施工承台前应先对原柱基系梁和原有桩基在新增承台范围内的桩基表面凿毛直到露出原结构新鲜混凝土层,并清洁混凝土接触面;在对原有桩基采梁和桩基植筋施工时,同一桥墩的桩基不能同时进行植筋操作,可按由内到外的顺序待先期进行植筋的桥墩植筋胶的达到设计强度方可对同一桥墩另外 — 侧的桥墩进行植筋。 植筋胶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应采取有限措施减少对加固结构的扰动;待植筋胶强度达到标准后, 再浇筑新增承台。 ( 3) 、抬桩施工每个桩顶采用特制千斤顶单点顶升,为保证千斤顶的压力恒定,每个千斤顶应配置保压阀,防止漏油,在油泵上设置专门的止油阀,防止回油, 应配置精细压力表,以保证压力的精度。 在压桩过程中必须分别监控桩的下沉位移和承台上抬位移。 当承台有上抬位移超限时必须停止增加压桩力。 桥梁加固施工前应在墩项、桥墩 18 墩间系梁设置相应的变形观测点,并且为精准控制抬桩桩基与承台的位移,在相邻原有桩间系梁、承台设置水准测量点,可用百分表测量桩基与桩基系梁和承台之间相对位移;为测量桩基础的应力,每根桩在下钢筋笼时 ,在距离桩顶 位置对称布设压力传感器,传感器捆绑在桩的主筋上;在桩顶砍桩 (去除浮浆等 )后,在桩顶中间位置用环氧砂浆找平并粘贴厚 20mm 的千斤顶承载钢板。 待环氧砂浆强度符合要求时,将千斤顶倒置安放于承载板正中间;桩与托粱 (承台 )先不连接;当承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测量设备到位后,就可以进行预压施工了。 预压分级进行,一般分 10 级,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笫 1 4 60min 测读桩顶沉降量,采集应变计对应的变化值,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 ,并连续出现两次,当桩顶 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压载量;预压完成后,对承台预留孔洞和承台与桩基与承台之间的空隙用 C30 微膨胀混凝土封桩。 A 匝道桥 施工步骤六: ( 1) 、按相邻桥墩间隔的原则施工 7桥墩的承台。 ( 2) 、施工承台前先对原桩基系梁和原有桩基在新增承台范围内的桩基表面凿毛直到露出原结构新鲜混凝土层,并清洁混凝士接触面;在对原有桩基系梁和桩基植筋施工时,同一桥墩的桩基不能同时进行植筋操作,可按由内到外的顺序待先期进行植筋的桥墩植筋胶达到设计强度方可对同一挢墩另外一侧的桥墩进 行植筋。 植筋胶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应采取有限措施减少对加固结构的扰动;待植筋胶强度达到标准后,再浇筑新增承台。 ( 3) 、承台施工应按要求对原有结构进行位移观测。 A 匝道桥 施工步骤七: ( 1) 、按相邻桥墩间隔的原则施工 0、 8桥墩的承台,施工同步骤六。 ( 2) 、施工完成进行竣工验收。 19 C 匝道桥 施工步骤一: ( 1) 、桥梁加固施工前应在墩顶、桥墩墩间系梁设置相应的变形观测点,并且为精准控制抬桩桩基与承台的位移,应在相邻原有桩间系梁,承台设置水准测量点,可用百分表测量桩基与桩基系梁和承台之间相对位移。 ( 2) 、按图中示意相邻墩桩基应间隔施工,同一桥墩下同侧新增桩基不能同时施工。 C 匝道桥 施工步骤二: 按相邻桥墩间隔的原则施工 1 1 22桥墩桩基。 C 匝道桥 施工步骤三: 按相邻桥墩间隔的原则施工 1 1 1 21桥墩桩基。 C 匝道桥 施工步骤四: 按相邻桥墩间隔的原则施工 1 1 22桥墩桩基。 20 C 匝道桥 施工步骤五: ( 1) 、先施工需要进行桩基预压的 18桥墩的承台。 ( 2) 、施工承台前应先对原柱基系梁和原有桩基在新增承台范围内的桩基表面凿毛直到露出原结构新鲜混凝土层,并清洁 混凝土接触面;在对原有桩基采梁和桩基植筋施工时,同一桥墩的桩基不能。福州市橘园洲大桥加固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