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大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整个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 1 立地条件 基地选择在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酸碱适宜、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地块。 大气、土壤、水质条件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质量标准。 2 品种与备种 种 以白皮蒜为主要品种。 口选择 大蒜选择前茬作物以玉米和大豆作物为主。 前茬作物亦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过程中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 地施肥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优质专用圈肥 2000机复合肥料 100底肥,撒施均匀后立即进行耕翻,耕深 2030耙细耧 23遍,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做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实。 畦 多采用平畦栽培,畦宽 梗宽 2、 200 153 选种与留种 前选种 在播种前,要从选种的蒜种中选择蒜瓣肥大、芽饱满、色泽洁白、无病斑、无伤口的蒜瓣作种。 严格剔除发黄、发软、虫蛀、有伤、茎盘变黄及霉烂的蒜瓣。 获后留种 田间留种要选择无病地块,具有本品种形态特征和优良种性的植株留种,其叶片要无病斑、茎粗壮、蒜头肥大周正、外观颜色一致、瓣数相近、均匀饱满。 留种的大蒜要适期收获并单收单藏。 4 栽培方法 种期 一般在 9 月上旬至 10 月下旬播种,秋分至寒露为播种适期。 种密度与用种量 确定密度时,必须考虑品种特点、种瓣大小、播期早晚、土壤肥力、肥水条件及栽培目标等多种因素。 每亩 3 万4 万株,行距1820距 68亩用种量为 3、 150右。 种方法 先在做好的畦内按行距开深 3浅沟,在沟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按株距将蒜瓣种在沟内,然后在其上均匀撒一层 细土。 瓣的按置方向 因为大蒜叶片开展方向与蒜瓣腹背连线相垂直,因此,播种时蒜瓣腹背连线要呈南北向,这样长成的植株叶片在行间东西方向充分伸展,植株上、中、下层光照分布合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增产明显。 5 田间管理 芽期的管理 播种后一般 710 天蒜苗出土。 要求土壤保持湿润,但田间不能积水;及时划锄,防止土壤板结。 苗期的管理 以培育壮苗为目的,控制浇水,及时松土保墒,促进根深苗壮,确保安全越冬,春发有力。 幼苗出齐后立即浇出苗水,然后进行浅中耕,土壤不粘时,再次中耕, 4、深度以 35宜。 小雪前后土壤封冻时,可浇冻水,以畦面不结冰为准,地表不粘后划锄 12 遍,提高地温,防止土壤板结,划锄晒 23 天后用脚踏一遍;气温降至 0左右时,在畦面盖作物秸秆或树叶等。 第二年天气转暖,气温回升到 1以上时,逐渐撤去覆盖物,随即中耕松土,深度 12分前后,浇返青水。 强田间管理 采薹后立即浇催头水,以后每 56 天浇一水,直到收获前1 周停止。 在收蒜头前 12 天适量浇水,以疏松土壤,方便收获。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虫害防治 绿色食品大蒜病虫害防治,采取以农业和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用抗病品种 选用产量高、品质好、抗病的白皮蒜种为主栽品种。 育壮苗 选择蒜瓣肥大、 5、芽饱满、色泽洁白、无病斑、无伤口的蒜瓣作种。 施足基肥,浇足苗情水及越冬水,保证苗齐、苗全、苗壮。 理防治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人工捕捉、汞灯诱虫等物理方法进行捕杀、诱杀。 学防治 在物理方法不能确保防治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 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安全用药准则的要求。 大蒜发生的病害较轻,一般不需防治。 主要害虫有蚜虫,可于 4 月下旬蚜虫始盛期的傍晚前,亩用 5%氯氰菊酯乳油 25水均匀喷雾。 7 收获 采薹后约 20 天左右,大蒜的底叶枯黄脱落,假茎松软,这时为收获蒜头的适期,一般在收获前 12 天浇小水一次,使土壤湿润松软,用手提拉假茎,拔起蒜头;若土壤干硬,应用镢、锨等工具挖松蒜头根际泥土,再行拔起。 收获时轻拔轻放,防止蒜头受伤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