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播种适期合理选择内容摘要:
1、麦的播种适期,一般是指秋季昼夜平均气温稳定降到 18播种为宜。 在此范围内,先播半冬性品种、后播春性品种。 可利用秋冬适宜的温光等自然条件,冬前形成壮苗,有利于安全越冬,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粒重。 眼下正值小麦播种关键时节,全省小麦自北向南已开始播种。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对播种期的要求,针对农民朋友们普遍关心的小麦适期播种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根据不同地区和茬口选择适宜类型的小麦品种。 1、淮北地区,该地区的旱杂粮如大豆、芝麻、玉米等早茬作物已在 9 月中下旬收获,在小麦秋种品种选用上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并适当增加弱冬性品种的比重,以充分利用早茬口良好的墒情和光热资源,实现早播高产。 对于山芋、 2、棉花等腾茬过晚的地块,选择春性品种种植。 2、淮北中南部、沿淮地区,可根据茬口早晚,种植半冬性品种或春性品种。 由于今年气候条件较好,可适当增加半冬性品种的种植面积。 3、江淮地区,以春性品种为主。 二、根据品种类型,安排适宜的播种期。 不同类型的品种有不同的适宜播种期要求。 其中弱冬性品种可提前到 9 月底,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 10 月上中旬。 春性品种推迟到 10 月下旬到 11 月上旬。 高产栽培一般要求在适宜播期范围内争取早播,但一些综合性状好、但抗冻性较差的春性品种,如郑麦 9023、皖麦33 等应特别注意防止过早播种。 三、配套栽培技术。 对于淮北早茬口的地区,可重点推广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和氮肥后移技术。 精量、半精量播种,有利于促进小麦越冬前的有效分蘖,形成多穗与大穗;“氮肥后移”,可增加蛋白质含量,提高小麦质量。 沿淮、江淮地区,要重点推广稻茬麦浅旋耕机条播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等节本增效技术,可在茬口紧张时争取季节,确保适时播种、出苗,提高产量和品质。 专利查询。麦播种适期合理选择
相关推荐
LabVIEW 是“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 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的缩写 , 用于 LabVIEW 设计的虚拟仪器可脱离 LabVIEW 开发环境 , 用户最终看见的是和实际硬件仪器相似的操作面板。 LabVIEW 是一个工程软件包。 1986 年 , 美国国家仪器公司( National
室、 厕所等。 六、施工缝留设 在施工过程中,原则上不留垂直施工缝,仅留水平施工缝,如要留设垂直施工缝,要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 水平施工缝自下而上分别为: 第一道 留在基础顶面。 其余留在梁下口 50mm 的柱上及板楼面位置。 银杏商业中心一期Ⅰ标段综合楼( B栋)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四川省都江堰市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 23 页 第八节 检验、试验计划 钢材 检验试验名称 检验试验项目
集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于一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为了调剂和改善生活,对绿豆的需要量越来越多,而种植绿豆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选用良种精细整地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绿豆产量的关键,生产上应选用株型直立紧凑、主茎粗壮、分枝力强、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的早中熟品种,如鲁绿 1 号等。 小麦收获后及早灭茬,随整地每 1/15 公顷(1
EDA 就是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技术已经在电子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基本上不存在电子产品的手工设计。 一台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从概念的确立,到包括电路原理、 PCB 版图、单片机程序、机内结构、 FPGA 的构建及仿真、外观界面、热稳定分析、电磁兼容分析在内的物理级设计,再到 PCB 钻孔图、自动贴片、焊膏漏印、元器件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