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类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内容摘要:

1、类除草剂的品种较多,其理化特性、作用部位、作用原理等各有差异,因此产生药害的症状也不同,有的表现在植株体内,有的在外部,有的在地上部分,有的在地下部分。 一、药害的症状(一)2,4,4酯、2 甲 4 氯钠等)在过量使用和低温的情况下使用时,会使麦苗叶片失绿发黄,新叶呈葱管状,穗卷曲,难以抽出,出现畸形穗。 (二)燕麦畏在小麦播前用药量过大时,会被小麦芽鞘大量吸收,造成芽鞘顶膨大,鞘顶空,生长停止,小麦出苗后叶片深绿、枯死。 (三)绿麦隆、扑草净、西玛津等这些都是由根部内吸的除草剂。 当用药量过大或喷施不均匀时,因抑制小麦光合作用而使小麦表现出典型的“缺绿病”,即小麦根部吸收后,麦苗叶片退绿发黄,似枯斑 2、、火烧症状,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直至停止,最后使受害植株因缺乏养分而被“饿死”。 (四)百草敌在小麦 3 叶期前和拔节后施用。 若使用时期不适当,可导致叶片边缘内卷,植株紧凑挺直,返青后叶片为墨绿色,茎秆直而坚硬,主茎和分叶变细,穗畸形扭曲呈葡匐状倾斜,叶生成葱管状。 小麦生长旺盛期过量使用百草敌,则出现幼苗葡匐,植株倾斜或弯曲现象。 若在小麦幼穗发育进入雌雄蕊分化阶段施用,由于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小花的发育,会导致小麦不结实,严重减产。 二、药害的补救措施(一)要尽可能早地采取排毒措施。 当药害已发生或将要发生时,要立即进行灌水排毒措施,排掉田间的含毒灌溉水,连续用新鲜水冲灌,或结合排水施入石灰等方法以中和田里的酸性除草剂,减轻药害。 对植株上的药害,可用喷灌或喷雾水淋洗去有毒植株上的残留药剂,减轻药害。 (二)对受害麦田要加强田间管理。 2,4现有筒状叶时,要增施分蘖肥,促进分蘖,增加成穗率,以减少药害损失。 在施肥上,应注意多施有机肥。 有机质可对除草剂起吸附作用,使除草剂丧失部分活性,同时也提供给作物恢复生长的养分。 (三)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生长。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小麦的生长,刺激小麦的生长发育,也利于减轻药害。 常用的解毒药物如赤霉素,每亩用药 2 克对水 50 公斤均匀喷洒麦苗,可刺激麦苗生长,减轻药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