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现浇箱梁支架安全方案内容摘要:

式碗扣支架组织该区段连续箱梁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施工,并 先 以G 匝道桥为例作安全验算 , 后面 其他桥梁均参照此方法进行 列表 验算。 支架按规范设 置水平剪刀撑,且支架与墩柱联成一体。 在架体的四角 设置 揽风绳,用钢绳斜拉成 45 度角以增加架体的 稳定性。 脚手架构配件进场时应进行以下检查: 21 a、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b、 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的有关规定。 c、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d、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偏差,应分别符合规定; e、 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f、 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规定。 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 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脚的架使用中,应定其检查下列项目: a、 杆件 的设置和连接,支撑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b、 地基地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c、 扣件是否松动; 杆件支立完成后对立杆连接必须进行 100%检查。 满堂式碗扣模板支架立杆规格 为保证立杆水平接头错开,立杆选用 3m、 、 几种,顶杆长度、 、 ,横杆 , ,顶底托采用可调托撑。 满堂式碗扣模板支架的基础处理 XX 立交桥支架基础处理方法: 从下面四座桥地基应力列表中可查出: G匝道桥 满堂式碗扣支架体系基础 最大地基应力为 6586Kpa; B 匝道桥 满堂式 22 碗扣支架体系基础 最大地基应力为 8157Kpa; AK左桥 满堂式碗扣支架体系基础 最大地基应力为 8093Kpa; AK右桥 满堂式碗扣支架体系基础 最大地基应力为 8160Kpa。 而本区域内地基承载力均远小于支架的最大应力,故必须进行地基换填 ,且换填后基底的地基承载力 :G 匝道桥 必须大于 200Kpa; B匝道及AZ、 AY桥地基必须大于 250KPa。 又因支架 最大应力为 20Mpa,故支架支撑面采用 C20砼 浇筑 可以 满足 承载 要求。 每座桥支架基础处理方法如下: G 匝道桥 满堂式碗扣支架体系基础 换填 100cm 片 碎 石, B 匝道、 AZ、 AY桥 满堂式碗扣支架体系基础 换填 120cm片 碎 石 ,并分 二 层 用 18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 碾压密 实 ,碾压遍数不少于 8遍 , 换填片碎石 表面平整密实 、无明显碾压轮迹。 支架支撑面满浇 15cm C20 砼面层,支架区域四周 开挖土沟保证排水 通畅。 满堂式碗扣模板体系布置 立杆承重系统: 10cm 15cm 底垫木、Φ 48 3mm 碗扣立杆 (底调钢板为 7cmX7cm)、横杆、斜撑杆、可调节顶托、 10cm 15cm 木方纵向大楞木(分配梁)、 10cm 10cm小楞木(木方横分配梁); 模板系统:由侧模、底模、芯模、端模等组成。 10cm 15cm木方分配梁沿顺桥向布置,直接铺设在支架顶部的可调节顶托上,箱梁底模板采用 2040*1020*12mm 竹胶模板,后背 10cm 10cm 木方间距 30cm,然后直接铺装在 10cm 15cm 木方分配梁上进行连接固定;侧模、翼缘板模板为整体定型钢模板 ,定型钢模由专业厂家定制,具体详图 3:《连续梁满堂支架模板结构示意图》 23 图 1《桥梁平面位置图》 24 图 2: G匝道横断面图 G 匝道 11断面 25 G匝道 22断面 26 G匝道 33断面 27 图 3:《连续梁满堂支架模板结构示意图》 内模:采用 模板拼装,表面刨光,环向加劲肋采用 10*10cm 小木楞,纵向间距 60cm,竖向支撑采用碗扣件,上下设置可调顶托。 腹板 模板 拉杆:拉杆采用直径 16螺杆,横间距 60*60cm,竖向 3 排 ,并设置 PVC 套管。 脚手架及防护网:外侧最外侧加宽碗扣件做脚手架,脚手架外侧及底部安设密目安全网,外侧安全网的安装高度:梁底模至梁面上。 满堂式碗扣 支架体系的布置 立杆的布置 根据箱梁施工技术要求、荷载重量、荷载分布状况、地基承载力情况等原土夯实换填风化玄武岩C 10砼垫层排水边沟10*15cm大楞木10*10cm小楞木定型组合钢模25mm木板内模12mm竹胶板脚手架安全网 28 技 术 指 标 , 通 过 计 算 确 定 , 每 孔 支 架 立杆 布置 : 顺 桥向为 :4*60cm+7*90cm+3*60+7*90cm+3*60cm(墩柱位置间距调整) ,横梁及跨中横隔板处立杆间距 60*90cm,其他底板位置为 90*90cm。 横桥向为:4*90cm+2*60cm+1*90cm+2*60cm+4*90cm, 即横梁腹板底为 60*90cm,底板为90*90cm; 支架立杆步距为 120cm, 最外侧立杆仅作脚手架使用,立杆步距180cm, 在 纵横向 腹板 部位 的 支架立杆步距加密为 60cm,支架两端的纵、横杆系 通过 抱箍、 垫木牢固支撑在桥墩上 ;立杆顶部安装可调节顶托,立杆底部支立在 底托 上, 底托 安置在支架基础上的 10cm 15cm 木垫板上。 以确保地基均衡受力 ,具体详图 4: 《连续梁满堂支架结构布置图》。 剪刀撑设置 竖向剪刀撑材料: 48* 钢管,原则按照不少于 支架面积的 1/31/5布 设,每跨端部及转交位置全高设置节点斜杆,其余部位在桥纵、横向每360cm 间距设置剪刀撑; 横向剪刀撑:根据架体高度,沿架体竖向设置 3 道水平剪刀撑位置。 29 图 4: 连续梁满堂支架结构布置图 (横桥向) 换填( 1 . 0 m 1 . 2 m )片碎石1 5 c m 厚C 2 0 砼面层排水边沟10*15cm大 楞木10*10cm小 楞木定型组合钢模2 5 m m 木板内模1 2 m m 竹胶板脚手架安全网 30 图 5 支架布置图 (顺桥向)换填()片碎石15cm厚C20砼面层 31 图 5 支架平面布置图中心路程BBC匝道纵向荷载分布图 32 支架计算与基础验算 基本 资料 WJ 碗扣为Φ 48 mm 钢管 , ( 2) 支架制造厂家提供的 立杆、横杆承载性能 资料详见表 1。 立杆、横杆承载性能值 表 1 立 杆 横 杆 步距( m) 允许载荷( KN) 横杆长度( m) 允许集中荷载( KN)) 允许均布荷载( KN) 40 12 30 7 25 20 根据 设计文件对 工程地质勘察 描述 , 基础承载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如 表 二。 岩土层物理力学计算指标建议值 表 2 岩土 代号 岩土名称 天然重度ρ( KN/m3) 承 载 力允 许 值fak( KPa) 压 缩 模 量~( MPa) 内聚力标准值Ck(KPa) 内摩擦角标准值Φ k(176。 ) 基底摩擦系数f 【1】 人 工 填 土( Q4ml) 100 — —— —— 【2】 粉 质 黏 土( Q4dl+el) 170 30 0.32 33 荷载分析计算 箱梁实体荷载 q1 a、 横桥向各断面荷载分布如图 5所示。 b、纵桥向根据箱梁断面变化,按分段均布荷载考虑,其布置情况如图 6。 G匝道11断面s=s=s=s=s=s=s=s=s=q=q=q=q=q=G匝道11断面横向荷载分布图q=q= 34 G 匝道2 2断面q = 9 . 0 K N / m 2q = 3 4 . 0 K N / m 2q = 2 2 . 9 K N / m 2q = 3 9 . 0 K N / m 2q = 2 2 . 8 K N / m 2G 匝道22断面 横向荷载分布图q = 9 . 0 K N / m 2s = 0 . 7 7 m 2s = 1 . 0 6 m 2s = 0 . 8 1 m 2s = 0 . 7 7 m 2s = 0 . 9 0 m 2s = 0 . 7 7 m 2s = 0 . 7 9 m 2s = 1 . 0 1 m 2s = 0 . 7 7 m 2q = 3 2 . 4 K N / m 2 35 G匝 道33断 面512140140512223,1 33,6 255,3 223,133,6255,31814014018q = 9 . 0 K N / m 2q = 3 7 . 6 K N / m 2G匝 道33断 面横向荷载分布图q = 9 . 0 K N / m 2s = 0 . 7 7 m 2s = 8 . 3 5 m 2s = 0 . 7 7 m 2223,1 223,1577,8 36 图 5: G 匝道现浇梁纵向荷载分布图 q=q=q=q=q=q=q=G 匝道纵向荷载分布图 37 模板荷载 q2 a、内模(包括支撑架): 取 q2- 1=; b、外模(包括侧模支撑架): 取 q2- 2=; c、底模 (包括背木) : 取 q2- 3=; 施工荷载 1) 因施工时面积分布广,需要人员及机械设备不多, 取 q3=(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其荷载量 、避免砼集中堆积 )。 2) 碗扣脚手架 自重 荷载: 按 碗扣支架平米指标 q4=3KN/m2。 3) 水平模板的砼 冲击 荷载,取 q5=2 KN/m2。 4) 水平模板的砼 振捣 荷载 ,取 2 KN/m2。 5) 风荷载,取 KN/m2。 碗扣立杆受力计算 ( 1)、 支座处横梁 底 位置,最大分布荷载: q= (q16+q21+q23+q4)*+(q3 +q5)* =(+++3)*+(2+2+2)*= 90cm,横杆层距 (即立杆步距 )6 0cm,则 单根立杆受力为: N= =[N]=40 KN ( 2)、 在 纵向中部 腹板位置, 最 大 分布荷载 : q= (q16+q21+q23+q4)*+(q3 +q5)* =(+++3)*+(2+2+2)*= 90cm,横杆层距 (即立杆步距 )6 0cm,则 单根立杆受力为: N= =[N]=40 KN ( 3) 最大 分布荷载 支座横梁与腹板连接处 38 q=( q13+q21+q23+q4) *+( q3 +q5) * =( 34+++3) *+( 2+2+2) *= KN/m2 碗扣立杆分布 60cm 90cm,横杆层距 (即立杆步距 )6 0cm,则 单根立杆受力为: N= =[N]=40 KN (4)跨中翼缘板位置立杆计算: 取最大荷载位置支座侧翼板 q=( q11+q22+q4) *+( q3 +q5) * =( 9++3) *+( 2+2+2) *=碗扣立杆分布为 外侧 90cm 90 cm,横杆层距 (即立杆步距 )120 cm, 单根立杆最大受力为: N= **=[N]=30 KN (5)跨中横隔板 位置立杆计算: q=( q110+q22+q4) *+( q3 +q5) * =( 39++3) *+( 2+2+2) *= KN/m2 碗扣立杆分布 60cm*90cm, 横杆层距 (即立杆步距 )60 cm,由单根立杆最大受力为: N= **=[N]=40 KN 经以上计算,立杆均满足受力要求。 地基受力计算 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表明, 表部为人工填土,填土厚度为 28m, 地表土质为压粘 土、亚砂土、砂土,地基的承载力 较低 ,无软弱下卧层。 各部位地基受力如下表: 39 XX 立交桥地基应力计算表 桥号 联号 跨号 断面号 N 翼板 P 翼板(KPa) N 边腹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