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职技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输服务业务和客运业务、水运运价等。 主要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21 集装箱运输实务 40 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集装箱运输实务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包括:集装箱运输概 论;集装箱国际标准;集装箱水路运输实务;集装箱码头装卸实务;集装箱铁路运输实务;集装箱公路运输实务;集装箱国际多式联运;集装箱装卸机械与工艺;集装箱运输管理;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等内容;其中集装箱运输操作方案为其核心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法 理实一体 实践、闭卷、笔试; 平时成绩 20% +实践20%+期末考试 60% 22 物流信息技术 40 主要教学内容: 物流信息技术基础;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与方法;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物 流信息系统实施。 主要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法 理实一体 实践、闭卷、笔试; 平时成绩 20% +实践20%+期末考试 60% 23 港口物流与货运代理 40 主要教学内容: 国际物流概述、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国际物流业务运作、国际货物进出口报检业务、 国际货物进出口报关业务、国际货运代理基础知识、 国际海上货运代理业务、国际航空货运代理业务。 主要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法 理实一体 实践、闭卷、笔试; 平时成绩 20% +实践20%+期末考试 60% 24 航空货运代理 40 主要教学内容: 航空货代工作环境、航空货代工作主体、航空货代工作对象、航空货代商务内容、航空货代工作流程、航空货代收运与快递业务、航空货代单据填制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法 理实一体 实践、闭卷、笔试; 平时成绩 20% +实践20%+期末考试 60% 25 物流管理案例与实训 40 主要教学内容: 物流采购、仓储、库存、搬运、配送、运输与包装、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物流运作管理、物流发展战略、行业物流、物流标准、废弃物物流等方 面的案例。 主要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法 理实一体 实践、闭卷、笔试; 平时成绩 20% +实践20%+期末考试 60% 26 物流专业英语 60 主要教学内容: 物流概论、供应链管理、运输工程、包装及包装技术、仓储管理、配送中心、采购、物流书信及文本等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法 理实一体 实践、闭卷、笔试; 平时成绩 20% +实践20%+期末考试 60% ( 5)教材要求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社 主编 公共基础课 1 大学英语( 1) 《新职业英语 — 基础英语 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蒋剡 谭海涛 2 大学英语( 2) 《新职业英语 — 基础英语 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蒋剡 谭海涛 3 经济数学 经济数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顾静相 4 公共体育 高等院校体育与健康 厦门大学出版社 江仁虎、陈上越 5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教程 厦门大学出版社 吴温暖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教出版社 统编 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教出版社 统编 8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 厦门大学出版社 9 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科学出版社 冯函秋 职业基础课 1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单凤儒 2 会计基础 会计原理 科学出版社 胡景桂 3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学 科学出版社 杨琼 4 国际贸易实务 进出口贸易实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余心之、鲍海滨 5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李明泉 6 电子商务概论 电子商务基础(第 2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万守付 7 合同法 合同法(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隋彭生 职业技术课 1 物流基础 现代物流基础(第二版)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冯国苓、陈希望 2 采购管理实务 采购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鞠颂东、徐杰 3 企业物流管理 企业物流管理 科学出版社 乔志强、任淑霞 4 仓储与配送管理 仓储与配送管理 南京大学出版社 刘小玲、胡从旭 5 外贸单证 外贸单证(第二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 俞涔、朱春兰 6 助理物流师考证培训 助理物流师培训教程 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三级) 中央广播电视大 学出版社 王鑫、周铭 7 条码技术与应用 条码技术与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8 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陈文 9 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 物流运输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刘艳霞 10 报关与报检实务 报关与报检实务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源海 吴勇 11 物流管理沙盘模拟 物流管理沙盘模拟系统 中教畅享(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12 物流设施与设备 物流设施与设备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陈杰伦 13 港口业务管理 港口水运商务管理 科学 出版社 江少文 14 集装箱运输实务 集装箱运输实务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茅甄 15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阎子刚 16 港口 物流与货运代理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白世贞、李楠 17 航空货运代理 航空货运代理实务 中国海关 杨鹏 强 18 物流管理案例与实训 物流管理案例与实训 清华大学出版社 鲁晓春、 林正章 19 物流专业英语 物流专业英语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牛国崎、应来喜 ( 6)信息技术应用 学 院 高度重视 信息技术应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得到普及。 目前,校园内大多数教室为多媒体教室,宽带上网。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对学生开放,学生个人电脑也可以在宿舍上网。 今后,我们将逐步建成包括专业建设标准、核心课程资源、考证培训资源在内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学生可通过网络 查找资料、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实现 自主学习。 建设 通过 参加国内师资培训、学术研讨和企业兼职顶岗锻炼等方式,提高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科研开发、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 制定和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培养 12 名骨干教师,每人要在企业顶岗锻炼半年以上。 与厦门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厦门港务集团东渡分公司、厦门象屿集团等企业紧密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和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对其进行高职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让其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实训教学与指导,形成一个分工明确又密切合作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① 专业带头人基本要求 善 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 ; 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 ; 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 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要求“双师”型; 具有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 对本专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② 校内骨干教师基本要求 具有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验; 获得本行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 书; 具有教师资格证书; 对所教课程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③ 校外兼职教师基本要求 具有从事本行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在企业中具有主管以上职位; 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 2)教学团队建设 ① 专业带头人培养 选拔 2 名教学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技术项目开发、出国培训等途径培养,使专业带头人掌握 物流管理 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能 够运筹、统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在合作企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其专业建设成果被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借鉴;理论水平高,生产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能对行业开展技术合作、咨询或培训,具有行业或企业工作经历,有独立开发产品能力和科研能力;能承担本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能够指导骨干教师。 ② 校内骨干教师培养 培养骨干教师 12 名, 通过 学习国 内 外先进职教经验 、 先进教学方法 、 专业专项技能训练 、 新技术、新知识 等, 骨干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研发 能力,成为专业课程教学的主力军,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横向科研课题研发的核心力量 , 教学效果好,能够指导 新进 教师。 ③ 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作为 校外兼职教师 聘请 在 物流 界具有影响力的技术 骨干或管理人员 担任兼职教师,指导专业建设,评价检查专业的教学活动,向专业提供岗位技能要求和人才需求资讯,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岗位综合能力训练。 新建完成 3D 仿真港口航运实训室、海运 OP 实训室、报关报检仿真实训室、仓储配送仿真实训室和国际贸易实训室等 5 个实训室;扩建港口 物流模拟实训室和港口物流英语函电实训室。 探索建立集港口物流经营与管理为一体的教学做合一的 “校中企 ”,引进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学院挂牌设立公司分部。 依托福建海洋职业教育集团,在原有 16 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建 15 个校外实习基地。 技术服务方面 : 结合厦门市打造港口物流百亿产业,在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建设、航运航线路设计、港口腹地调研、无水港 /码头项目、保税物流园区策划等方面发挥智力优势,提供技术服务。 培训服务方面 : 开展 “物流师培训班 ”、 “国际货运代理从业 人员培训班 ”、 “国际商务单证员培训班 ”等培训项目。 未来两年内把本专业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港口物流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不少于 800 人次,为港口物流企业提供职工培训不少于 400人次,提供技术咨询不少于 4 家。 对台交流合作方面,开展对台湾地区的对口交流合作和共同承担研究台湾海峡区域港口物流发展教学教研的课题。 与台北海洋技术学院共同培训海峡区域港口物流的师资,接受台湾学生来我院交流学习,实现责任共担,资源共享。 中高职贯通方面 : 利用港口物流管理专业群的优势资源,从课程开发、精品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条 件建设等方面为中职,尤其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口中职院校提供服务,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港口物流专业的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 “立交桥 ”。 在招生安排上,可以采取五年专连读,或者高职单招等方式。 今后中职生源 招生比例可以逐步提高到 20%以上。 专升本方面,鼓励部分毕业生进一步到本科院校深造,尤其是本科职业院校,包括大陆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院校。 专升本学生比例目前不到 4%,今后应逐步提高到 8%以上。 未来 2 年,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途径再聘请 6 名以上港口物流企业骨干到校兼课 ,充实加强实践性 教学指导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鼓励现有教师定期轮流到港口物流企业参加半年以上专业实践,以随时掌握港口物流的最新动态,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 双师型” 教师比例达到 90%。 积极引进海外人才 ,拓宽在港口物流领域的国际视野。 专业带 头人、骨干教师要主持或参与核心课程建设与课题研究,每年公开发表科研论文 2 篇以上,对外提供技术服务至少 1 次。 本专业 是 以企业评价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价体系,以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核心指标。 从毕业生追踪调查结果入手,采用基本要素结构体系,运 用递阶多层次评价方法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将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指标层次,即 2 个一级指标、 4 个二级指标和11 个三级指标,并对每个三级指标的内涵进行界定,设计评价体系指标,确定指标权重。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见 下 表。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 级 指 标 指 标 内 涵 用人单位评价 (80%) (30%) (15%) 政治方向、思想信念和遵纪守法 (10%)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 5%) 团 队的凝聚力 、 团队士气 和团队合作意识 (30%) ( 8%) 公共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领域知识状况 (10%) 理论联系实践及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2%) 文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独立思考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 开展办公事务管理及其他计算机应用能力 (20%) (20%) 工作业绩和工 作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