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好、社会服务能力强 专业教师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开展社会服务,多年来,对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农民开展了多项社会服务,社会反响大,社会评价高。 2020 年 5 月,我国著名茶学专家、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主任林鹤松教授来校讲学期间,对我校茶学专业教学给予高度评价,为茶学专业题词:“坚持走农科教结合、产学研联姻之路,为振兴华茶、发展信阳经济服务”。 2020 年 4 月,我国著名茶学专家、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农业高等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学科茶学组组长、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施兆鹏教授来我校讲学 期间,对我校茶学专业教学给予高度评价,并欣然题词:“汤涵淡泊,味寓苦甘”。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詹罗九教授来我校讲学期间,为茶学专业题词:“愿信阳农专茶学专业成为河南‘书乡、茶乡,书香、茶香’”。 2020 年和 2020 年在全国高校茶学学科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上介绍了我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经验, 2020 年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慕名来我校就茶叶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进行学习交流。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3 (一)区域产业现状与人才社会需求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并把这一健康饮料推广到全世界,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现在全世界有 51 个国家和地区产茶,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茶叶。 茶叶作为清新、健康、天然的饮料,在 21 世纪将会有很大发展, 21 世纪将是茶的世纪。 2020 年全球茶叶总产量 万吨,其中出口 万吨,进口 161 万吨。 茶叶也是我国的传统饮料,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更促进了茶叶消费。 我国有 20 个省、区产茶,茶叶也是我国的传统饮料,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更促进了茶叶消费。 我国有 20 个省、区产茶, 2020 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达 到 195 万公顷,约占世界茶园面积总量的 50%,居世界第一位;2020 年我国茶叶产量 145 万吨,占全世界产量的 %,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出口量 万吨,占世界出口总量 %;居世界第三,创汇 亿美元,是我国农产品中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 国务院出台 的 《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 (试行 )》指出,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加快发展茶叶等特色产业, 形成区域品牌效应。 河南 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之一。 近年来 , 茶产业发展明显加快。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 公厅先后出台《 关于印发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 (2020— 2020 年 )的通知 》( 豫政办 〔 2020〕 44 号 )、《 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 实施意见》( 豫政办 〔 2020〕 100 号 )加强茶产业发展。 根据文件精神, 到 2020 年,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 300 万亩,茶叶总产量 万吨 , 茶叶总产值 234 亿元, 14 流通业增加值 90 亿元,精深加工业增加值 20 亿元。 培育年销售额超亿元的龙头企业 610 个、销售额超 亿元的龙头企业 2025 个,上市公司 23 个;新创建国内知名品牌 46 个、省内知名品牌 1015 个。 建成年交易额超 10 亿元的茶叶批发交易市场 12 个,建成交易额超 5 亿元的茶叶批发交易市场 23 个,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茶叶交易平台和网络交易系统 1 个。 以信阳八县二区、桐柏为重点发展区域,加快 生产基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创建、茶文化与茶旅游开发、消费群体培育。 茶产业是信阳市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 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自 1992 年起,连续 19 届国际茶文化节,打造中国茶都形象。 《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 (试行 )》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进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 建设。 根据《 信阳农村改革 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 》,提出把信阳 建成特色产业示范区 , 具有信阳特色的 茶叶等支柱产业 , 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 2020 年 12 月卢展工书记在信阳调研时一言点题,信阳市上下联动,百日攻关, “ 信阳红 ” 横空出世,一茗天下。 长期困扰信阳茶产业的夏秋茶利用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农民种茶的积极性高涨。 目前,信阳市已形成绿茶、红茶比翼齐飞,并肩发展的可喜局面。 根据信阳市茶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每年新增茶叶基地 30 万亩 ,到2020年 ,全市茶园面积达到 300万亩 ,茶叶产量达到 20 万吨: 力争到 “ 十二五 ” 末,每个产茶县区都要培育 2~ 3 家销售额超亿元的茶业龙头企业 ,全市培育 2~ 3 家销售额超 10 亿元的国家级茶业龙头企业。 15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独立的茶叶教育体系,设置独立的茶学茶叶专业,而我省高职院校中仅有我校设置有茶叶专业。 根据《信阳市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意见》: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兴茶。 信阳农专、农科所、科技及农业等部门要抓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严格按有机茶栽培标准,规范和指导基地建设工作。 通过组织茶农到扶贫学校、农业院校培训学习等形式,培养一批农民技 术员,达到每百亩茶园有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技术员,每千亩茶园有一名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试验、示范,传播茶叶技术知识,带动辖区茶产业的发展。 按此规定计算,未来几年内信阳地区要培训农民技术员人数达 10000 余人,茶叶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净增 1500 余人。 《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 20202020 年)豫政办 〔 2020〕 44 号》 指出, 以现有茶学专业为基础 ,组建茶学院 (系 ),为全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了 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 (2020— 2020年 )重点任务分解方案 ( 豫政办 〔 2020〕 93 号 )。 《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 豫政办〔 2020〕 100 号 )指出, 加强茶产业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员 (师 )的培训认证工作 ,大力引进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及茶文化旅游等涉茶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同时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大力培养涉茶人才 ,为茶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 人才支撑。 经市场调研证明,信阳及周边地区茶叶行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高职高专类高端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茶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虽然信阳产茶历史悠久,茶业已成为信阳经济发展的重要 16 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但从信阳茶叶产业开发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改造低产茶园;推广应用茶树良种;进一步提高信阳毛尖采制质量,规范技术,提高茶叶品质;试验推广应用毛尖机械化加工;推广应用茶叶低温冷藏保鲜技术等等。 都需要大量的高职高专高端技能型人才。 茶叶已成为富民强 市的支柱产业。 加之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信阳地区的发展,信阳以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对茶叶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紧迫。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农业必须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茶叶产品必须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要使我省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增强优势,必须努力提高茶产业综合实力和茶产品质量,其关键在于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茶产专业人才,尤其是具有较高比例的高职高专高端技能型人才。 对茶叶科技人员需求将大幅增加。 (二)专业定位 ( 1)近来 来,茶文化和茶科技成为推动茶产业发展的两大动力,根据这一产业发展动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 本专业培养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具备茶叶科学的基本理论、茶树栽培、育种、茶叶加工及品质检验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事茶叶生产、加工、检验、经营、管理及贸易、茶 17 文化及技术服务与推广等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技能 表 3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分析与关键技能 岗位群 关键技能 茶叶生产、加工岗位群 茶园规划设计 及开发 、优质高产 高效无公害 栽培 技术 良种繁育 的技能 茶叶品质检验岗位群 、行业、地方标准 茶叶经营、销售岗位群 、产品包装及存储保鲜技术 茶馆服务及管理、茶文化推广岗位群 、品质鉴定、茶叶销售知识和能力 ,掌握一定的茶馆英语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专业建设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 2020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 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 2020〕 11 号)文件精神,按照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 20202020 年)》提出的发展战略要求及区域经济发展对茶叶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确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结合,课内课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为核心,以学校、行业和企业实施产学合作一体化培养人才为根本途径,采取校企共建方式,从职业岗位入 18 手,合理调整课程设计,开展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建设,提高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二)专业建设 内容 主动适应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探索建立“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大力培养适应于茶叶生产、加工、茶叶品质鉴定、经营销售、茶文化服务等行业企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把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一流的专业。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 学校主体、 政府 协调 、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4431”培养模式。 2. 课程体系与教材改革 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在分析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将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进行解构,按工作过程中的行动体系选择、序化课程内容,通过“精简、重组、增设”等途径,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突出基础课程的理论应用定向性,专业课程的 职业定向性,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 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教材。 19 3.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改革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制茶工艺》、《茶树病虫害》、《茶树栽培技术》、《茶叶审评与检验》、《茶艺》等 5 门专业核心课程,并制订课程标准;编写《茶叶加工技术》、《茶树栽培技术》、《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质量评价)》等 3 门适合工学结合课程要求的特色教材;建设《制茶工艺》、《茶树病虫害》、《茶树栽培技术》、《茶叶审评与检验》、《茶艺》等 5 门精品化课程。 4. 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建设,引进硕士研究 生 2 人,新增兼职教师 3 人。 “双师素质”教师达到 90%以上,培养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 3 名,骨干教师 5 名。 5.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以现有的实训室为基础,完善制茶实训室、茶叶审评(品质鉴定)实训室、茶叶化学与综合利用实训室、茶树栽培育种实训室、茶文化实训室;建立 1 个校内茶叶加工厂,新增校外就业基地 6 个。 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6. 深化校企合作 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完善由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教师企业锻炼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等制度, 保证校企合作机制的运行;在合作企业中建立 1 个专业教师流动工作站,在学校建立 1 个企业专家工作室。 7. 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研究 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 20 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明确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8. 建立“第三方评价” 评价体系 建立就业 (用人 )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 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河南-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1、了减少美国青蛙产品的药残和养殖自身的污染,提高蛙产品品质,确保其食用安全,提高蛙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笔者通过利用蛙沟、蛙田、田埂种植水稻和鱼牧草,养殖美国青蛙和草食性鱼类,形成蛙、稻、草、鱼产业链,对开展稻田生态养殖美国青蛙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光照中等,每个田块 ,交通、用电、排灌比较便利。 受任何污染,水量能够满足蛙田、鱼塘每日交换 23次,2 月11 月水温保持在 1535
的地点的运输,( 两种:接管货物;交付货物) 17 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脂依据 确定的管辖权。 它是一国对非居民来源于本国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 14 ( 属地原则 ) 18 直接投资:伴有对企业经营管理权和 的投资。 (控制权) 19《海鸦规则》:全称为《 1924 年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是最早规范 责任的国际公约。 ( 海运承运人) 20 要约: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行定的人提
180176。 ; B. ψ 一 φ =177。 30 176。 ; C. ψ — φ =177。 60 176。 ; D. ψ φ =177。 90 176。 Lc5A1110 “ 千瓦 178。 小 时 ” 是 (D)的计量单位。 A.有功功率; B.无功功率; C.视在功率; D.电能。 Lc5A2111 载流导体的发 热量与 (C)无关。 A.通过电流的大小; B.电流通过时间的长短;
、升降、横移、俯仰等机构,以及用于 不同类型的夹紧机构,设计成典型的通用机构,以便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选用不同的典型部件,即可组成不同用途的机械手,即便于设计制造,又便于改换工作,扩大了应用的范围。 同时要提高速度,减少冲击,正确定位,以更好地发挥机械手的作用。 在机械制造业中,工业机械手应用较多,发展较快。 目前主要应用于机床、模锻压力 机的上下料以及焊、喷漆等作业
国科学促进会网站日前报道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培育出了两个玉米新品种,它们全身是宝,不仅玉米粒可用来提炼能替代汽油的绿色燃料乙醇,而且玉米秆和玉米叶也都具有这种用途。 据报道,密歇根州立大学已经申请了这两个玉米品种的专利,并已开始着手进行推广种植试验。 目前,美国市场使用的乙醇燃料主要都由玉米粒提炼而成,而玉米秆和叶则不能用来提炼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