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K7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7 栽培技术 塑造理想的株型是实现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的保证,根据棉花叶龄与各器官的同伸关系,有针对性对棉花营养生长及蕾花铃的形成进行全程调控是高产栽培的关键。 一、培肥地力加大精耕细作的力度,增施钾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将 60%氮肥、90%以上的磷肥、100%的钾肥和棉籽饼,于播前犁地翻人耕层中,余下部分作追肥。 二、治碱保苗秋季及早腾地,冬灌压碱,667 平方米灌水量 80100 立方米。 春季根据土壤墒情补水灌溉。 整地时,按灌水秩序或土壤质地进行,以“墒”为中心,达到边齐、地平、土碎、草净、墒足、盐碱轻、上虚下实七项标准。 三、 厘米地温稳定通过 12时开始播种。 每穴下籽 23 粒 2、的占 90%以上,空穴率低于 2%,播深 23 厘米,膜上覆土 厘米。 要求播行端直,接幅准确,深浅一致。 求 1 叶 1 心时定苗结束,1 穴 1 苗,杜绝双株,在此前后深中耕 12 次。 四、蕾期管理主攻目标:协调棉株生长发育,达到生长稳健,壮而不旺,蕾早蕾多,减少脱落,实现 6 月花,搭好丰产架子。 叶期 667 平方米用缩节胺 ,68 叶期 667 ,此时看天、看苗、看地,适时掌握用量,若棉苗达不到 1820厘米或红茎比值达 60%时可以不调,株高超过 25 厘米时适当增加用量。 一般头水前 667 平方米用缩节胺 ,同时配合叶面追肥。 水调肥,促苗早发,早现蕾、开花,现大蕾。 五、花铃期管理主攻 3、目标:增花保铃,带桃满腰,秋桃盖顶,防中空,少脱落,多成铃,增铃重,实现 7 月铃 8 月絮,促早熟防早衰。 水前化调 667 平方米用缩节胺 克,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250 克尿素 200 克。 打顶后一周化调用量为 58 克,化调后 35 天进水为佳。 月 10 日前后打顶,旺长棉田可提前至 7 月 5 日,7 月 20 日前结束。 做到“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 于 8 月上中旬进行整枝,去掉棉株中上部的无效花蕾和空果枝,以减少营养消耗,增加群体通风透光能力和单铃重,防止贪青晚熟。 六、业技术全集之植,涂茎、滴心、黄板诱蚜等方法将其控制或消灭。 对已扩散棉蚜,可采用洗尿合剂与生物制剂相结合的办法防治。 忌大面积用药。 “挑治一代,主治二代,根治三代”。 坚持“一、二代生物防治为主,三代化学防治为主”。 可采用放置性诱剂、高压汞灯诱蛾、人工挖蛹、人工破埂捉虫和秋冬灌等方法进行防治。 专利查询。棉花K7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设计是成功的关键,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基础。 本系统要求每份测试试卷有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所以需要保存学生信息的student 表、单选题的 danxuan 表、填空题的 tiankong 表、试卷的 test 表;又每个测试有人员的规定,就需要一个学生与测试相关的 testuser 表;查询成绩需要 score 表;教师管理需要 teacher 表;知识点的管理就需要 knowl 表。
格按规范和规程组织施工。 b、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参与编制有关方案,了解设计要求,做到按图施工,不出差错。 c、向班组作质量、安全及操作规程交底。 d、负责督促检查班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工序施工质量,督促班组按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施工。 环湖截污南岸配套收集系统完善项目晋城片区 淤泥河截污管 A 段工程东岸 施工组织设计 15 e、安排制作工艺评定试件。 f、进行隐蔽工程自检并记录。 g
图 13 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 利用三极管饱 和导通和截止的的特性就可以实现接通和断开的功能,但由于它的带载功率有限,所以需配继电器扩流,并且可以扩充触点的数量。 该电路 Q1是 PNP 三极管,西昌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12 所以采用集电极接低电平方式输出, R1为上拉电阻,当基极没有输入脉冲或电压时,基极为高电平,因为这是反极性三极管,所以平时是截止的,只有基极输入低电平,降低基极电压
TMAPINFO 结构和图像数据就可以了。 DIB 的编 程 DIB(Independent Bitmap) API 函数库中的有些重要函数在以后的程序设计中经常用到,现列举如下: 1. FindDIBBits() 参数 : LPSTR lpbi //指向 DIB 对象的指针 返回值 : LPSTR //指向 DIB 图像象素起始位置 说明 : 该函数计算 DIB 中图像象素的起始位置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烂病”的防治 烂铃、烂桃是棉花的多发性常见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人们习惯上把这两种病称之为“双烂病”。 (一)发生原因1、氮肥施用过量或过迟,造成棉花生长过旺,田间郁闭,致使棉花植株抗病害能力减弱。 2、棉花花铃期遭遇暴雨或秋雨过多,田间湿度过大,排水不良,致使病菌滋生和侵入。 3、棉花遭受红腐病、炭疽病和铃疫病等的侵害。 (二)防治措施1、控制田间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