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雹灾后管理法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时排水防涝冰雹往往伴随狂风暴雨,常会造成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易造成棉根受害,影响棉花正常生长,雹灾后应立即清沟排水降湿。 中耕松土雹灾后棉田土壤板结,地温低,湿度大,各类受灾棉田都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板结,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棉株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对雹灾后 80%以上棉株光秆的重灾棉田,建议拔掉棉株改种其他作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对雹灾后 50%80%棉株光秆的棉田,建议备播其他作物,并暂时保留棉株。 依天气变化,视棉株恢复情况而定。 若枯死棉株在 40%以下,保留棉花较改种的作物收益大,就保留棉花;否则就拔掉棉花,改种其他作物。 对仅叶片破碎或部分果枝折断的 2、,要早去赘芽和叶枝,保证顶芽正常发育生长。 对无头的棉株,可保留 23 个叶枝代替主茎,每个叶枝上留 34 个果枝。 对雹灾后 50%以上的棉株有 23 个残留果枝保留下来的棉田,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结合排水和中耕松土对倒伏棉株扶正培土,以利早日转好。 早追施速效肥料,促使棉株早生新枝叶,速增蕾铃。 一般亩追施尿素 10 公斤,开沟施入,充分满足棉株重新建造营养体和蕾花铃的需要。 适时整枝定型受雹灾棉株恢复生长后,形成枝杈较多,整枝不及时会造成棉株疯长,因此,棉株新生枝叶长出后,一定要根据密度、地力等条件适时整枝定型。 对断头棉,当新芽长到 3 厘米时,按照“留上不留下,留壮不留弱”的原则,选留 24 个新芽代替茎,密度大的每株可留 2 个叶枝代替主茎,密度小的每株可保留 3 个叶枝代替主茎,但要特别注意及时抹赘芽、适时打顶尖,以集中养分攻大桃。 科学化控雹灾后棉花要轻控、勤控,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依地力、棉株长势和天气状况适时化控,缩节胺用量:第一次 1 克/亩2 克/亩,第二次 2 克/亩,第三次 3 克/亩,第四次 3 克/亩。 及时除虫雹灾棉田新生枝叶较嫩,极易受棉蚜等害虫的为害,特别是湿度较大,有利棉蚜的发生。 所以要密切注意棉田害虫的动向,及时除治,以防因棉田害虫的为害再度遭受损失。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