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持续高产必须施有机肥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要实现高产稳产,要求棉田必须有较高的肥力。 据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测定,当前全国大多数棉田肥力不足,且各种养分含量丰缺不一,很不平衡,尤其是黄河流域棉区,有机质含量偏低,氮素供应不足,速效钾含量下降迅速,微量元素锌、硼也处于缺乏或潜在性缺乏范围。 这些已成为制约棉花产量持续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棉花是深根作物,生长期长,需肥量大。 棉花产量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 在一定范围内,有机质含量高的棉田,土壤肥力也高。 所以培肥棉田的主要途径是多施有机肥并配合适量化肥于耕地前作底肥施入土壤。 这样施的深度较深,耕翻后使土肥相融,肥效比较平稳,养分释放和保持时间长,有利 2、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而且有机肥养分含量全,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植株健壮,增强抗逆性。 实践证明,棉田仅靠施用化肥,在风调雨顺的年份可获得一时高产,却难以实现持续高产。 因为连年施用化肥会逐渐使土壤性质变劣,板结加重,通透性变差,这也是近年来棉花病害发病期逐年提前、病情逐年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棉田较集中的重点棉区频繁地轮作倒茬也不现实。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棉花的持续高产问题、病害问题、连作问题都离不开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种类很多,主要有土杂肥、圈肥、堆肥、绿肥、饼肥和人粪尿等。 圈肥是优质的有机肥,主要构成物是畜禽粪尿。 秸秆直接还田也是投入有机肥的很好方式。 一亩棉柴有 600700 公斤,根茬也有 3、 250 公斤,这些都是棉田有机质的主要补充来源。 有机质可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使土壤颗粒胶结起来变为稳定的团粒结构,而团粒之间则保持一定的孔隙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改善通气调温状况,尤其对砂性地和粘性地的改良更为必要。 有机肥还利于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因而能抑制病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活动。 使土地越种越肥沃,由中低产农田向高产农田转化。 当然这不是一两年就完成的。 但在多年不施有机肥的土壤,施用当年也可见效,因为有机肥本身都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可供棉株直接吸收利用。 对棉田的投入实际上是对土地的投入,而且是一种基础性的长期投资和建设。 土杂肥、秸秆、堆肥和圈肥的施用数量,可根据肥的质量而定, 4、一亩施用 12千公斤都不为多,创高产还要多施。 如肥料质量低、数量少,还要亩施饼肥5075 公斤。 现在农村有很多畜禽养殖专业户、兼业户,有机肥也商品化了,出售的近乎纯的畜禽粪,亩可施入 300斤,施用前要经过发酵,否则会招引地下害虫。 我国土地资源有限,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对农畜产品的需求,必须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 因此施用有机肥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前正是棉田秋耕和施底肥的大好时机,今年冬季来迟,可耕时间将会延长。 那些抱怨棉田土性差、地力赖的人,为棉花产量低而不稳伤脑筋的人,被棉花病害困扰的人,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从施用有机肥开始,来改变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条件,肯定当年和今后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