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期末考核资料--建筑施工技术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内容摘要:

挑长度为 1. 5m,混凝土强度为 C30。 当混凝土至少达到 ( D )时,方可拆除底模。 A. 1 0N/mm178。 B. 1 5N/ mm178。 C. 20N/ mm178。 D. 30N/ mm178。 4. C30现浇混凝土板。 跨度 6. 3m。 当混凝土至少达到 ( D )时,方可拆除底模。 A. 10N/ mm178。 B. 15N/ mm178。 C. 20N/ mm178。 D. 30N/ mm178。 mm2 5.钢筋弯曲的量度差值是 ( C )。 A.增加 1. 0d B.减少 1. 0d C.增加 2. 0d D.减少 2. 0d 6.闪光对焊主要用于 ( D )。 A.钢筋网的连接 B.钢筋搭接 C.竖向钢筋的连接 D.水平钢筋的连接 7.搅拌机加料顺序一般为 ( B )。 A.砂 → 水泥 → 石子 → 水 B.石子 → 水泥 → 砂 → 水 C.水 →水泥 → 砂 → 石子 D.水泥→石 子→水→ 砂 8.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小于 ( B )。 A. 3昼夜 B. 7昼夜 C. 14昼夜 D. 28昼夜 9.泵送混凝土的水泥最小用量 ( C )。 A. 200kg/ m179。 B. 250kg/ m179。 C. 300kg/ m179。 D. 350kg/ m179。 10.二次升温养护是为了减少 ( D )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A.混凝土的收缩 B.混凝土的徐变 C.钢筋的松弛 D.温差 11.预应力筋张拉的变形是 ( A )。 A.弹性变形 B.塑性变形 C.弹塑变形 D.都不是 四、多项选择题 (本题有一个以上答案,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 1.模板及其支架应有足够的 ( ABC )。 A.刚度 B.强度 C.稳定性 D.密封性 E.湿度 2.模板的拆除顺序一般为 ( BC )。 A.先支的先拆 B.先支的后拆 C.后支的先拆 D.后支的后拆 E. 先拆板模后拆拄模 3.钢筋的性能指标主要有 ( DEAB )。 A.屈服强度 B.冷拉率 C.弹性回缩率 D.抗拉强度 E.冷弯性能 4.钢筋连接的主要方式 ( ABCD )。 A.绑扎方法 B.机械方法 C.焊接方法 D.冷压方法 E.热压方法 5.钢筋锥螺纹连接的主要优点是 ( ACE )。 A.受气候影响小 B.施工速度慢 C.应用范围广 D.受气候影响小 E.施工速度快 6.下列可能引起混凝土离析的情况是 ( BC )。 A.混凝土自由下落 高度 3m B.混凝土温度 C.运输道路不平 D.振捣时间过长 E.振捣棒快插慢拔 7.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宜留设在 ( AE )。 A.受剪力最小位置 B.受剪力最大位置 C.受弯矩最 大位置 D.受弯矩最小位置 E.便于施工位置 8.混凝土柱的施工缝一般留设在 ( BCE )。 A.基础上面 B.梁的下面 C.无梁楼板柱帽下面 D.柱高三分之一处 E.吊车梁牛腿下面 、 9.施工中可能降低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因素有 ( ABD )。 A.水灰比大 . B.养护时间短 C.混凝土发生离析 D.振捣时间短 E.养护时洒水太多 10.预应力提高了结构的 (构件 )的 ( BE )。 A.强度 B.刚度 C.抗裂性 D.抗冻性 E.耐久性 11. 下列与先张施工有关的机具有 ( BDE )。 A.锚具 B.夹具 C.追锚式千斤顶 D.电动螺杆张拉机 E.弹簧测力计 12. ,下列与后张法有关的工序是 ( ACDE )。 A.安装底模 B.脱模 C.张拉预应力筋 D.穿预应力筋 E.孔道灌浆 五、简答题 1.对模板系统的要求是什么 ? 答: 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可靠的承受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 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注养护 4)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2.组合钢模板的优点有哪些 ? 答:通用性强,组浆灵活,装拆方便,节省用工。 浇筑的构件尺寸准确,校角整齐 表面光滑,模板周转次数多。 3.拆除模板的强度要求是什么 ? 答: 1)不承重的模板,其混凝土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2)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所规定的强度时,方可拆除。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强度后,应对拆除侧板的结构及其支承结构进行检查,确认混凝土无影响结构结构性能的缺陷,而又有足够承载了后,开始拆承重模板和支架。 4.为什么要进行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 答:按外包总和下料是不准确的,只有按钢筋轴线长度尺寸下料加工,才能使加工后的钢筋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直线段外包尺寸等于轴线长度,两者无量度差。 外包尺寸大于轴线长度,两者之间存在量度差值,因此钢筋下料时,其长度应为各段外包尺寸之和,减去弯曲处的量度差值,加上两端弯钩的增长值。 5.钢筋冷压接头的主要优点。 答:具有性能可靠,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施工不受气候影响,省电等优点。 6.为什么要进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计算 ? 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在实验室根据初步计算的配合调整制定的称为实验室配合比,确定实验 室所用的砂石都是干燥的,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具有一定含水率 含水率随季节,气候不断变化,如不考虑现场砂石,含水率,还是按照实验室配合比投料,其结果会造成各种材料用量的实际比例不符合原来的配合比要求,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配合比投料,在施工时要进行混凝土施工配比计算来进行修正。 7.什么是施工缝 ?施工缝留设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 答:由于技术或组织上的原因,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完毕,如中间超过所规定的运输和浇筑所允许的持续时间,这时由于浇筑混凝土已凝结,继续浇注时混凝土震捣将破坏的混凝土的凝结,这时应设施工逢。 混 凝土接逢处为施工逢,施工逢位置应在混凝土浇注之前确定,宜留在结构受键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逢,梁板应留垂直逢等。 施工逢留设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8.混凝土泵的种类有哪些 ?混凝土采用泵送时对材料有何要求 ? 答:种类 液压,活塞式,挤压式和气压式。 要求 1)粗骨料宜先用卵石,卵石比碎石流动性好, 2)细骨料;骨料颗粒级配对混凝土流动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泵送混凝土中通过 筛孔的砂不应小于 15%,含水率40%50% 3)水泥用量不能小于最小用量 300Kg, 4)混凝土坍落度宜为 80— 180mm, 5)为加剂要掺入适量。 9.为什么要超张拉并持荷 2 min?采用超张拉时为什么要规定最大限值 ? 答: 1)热处理钢筋或钢绞线的张拉程度中,超过了张拉 5%,并持荷 2min,主要目的是为了在高应力状态下,加速预应力筋松弛早期发展,以减少应力松弛引起的损失。 10.先张法的张拉控制应力与超张拉应力取值和后张法有何不同 ?为什么 ? 答: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施工中预应力筋在超张拉应力时,可比设计提高 5%,但预应力筋必须处于弹性状态,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规定检验 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177。 5%,以确保对混凝土建立有效的预应力,后张法当设计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75%等。 钢种 张拉方法 先张法 后张法 消除应力钢丝,钢绞线 热处理法 11.试述分批张拉预应力筋时。 如何弥补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 答:分批张拉时,应按 aE..apl=ES/EC.(,计算出分批张拉的 预应力损失值,分别加到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内,或采用 同一张拉值,逐跟复位补足。 12.为什么要进行孔道灌浆 ?怎样进行孔道灌浆 ?对灌浆材料有何要求 ? 答: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孔道应及时灌浆以防止预应力筋锈蚀,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但采用电热法时孔道灌浆应在钢筋冷却后进行。 灌浆前混凝土孔道应及时堵塞,孔道灌浆应用压力水冲刷干净并润湿孔壁,灌浆顺序应先下后上,以避免上层孔道而把下层孔道堵塞,孔道灌浆可采用电力灰浆泵,灌浆应缓慢,均匀,不得中断,灌浆孔道并封闭排气孔后,宜在继续加压至 ,以确保孔道灌浆的压实性,对于不掺 外加剂的水泥的可采用二次灌浆法,以提高孔道灌浆的密实性,灌浆后孔道内水泥浆及砂浆强度达到 15mpa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即可进行起吊运输或安装。 六、计算题 1.某建筑物一层共有 10根编号为 L,的梁,见图。 试计算各钢筋下料长度并绘制钢筋配料 单 (单位 mm)。 解:钢筋保护曾取 25mm 1) 号 钢 筋 外 包 尺 寸 :( 6240+2x2002x25 ) mm=6590mm, 下 料 长 度 65902x2d+=(65902x2x25+)=6802mm 2)号钢筋外包尺寸( 62402x25) =6190mm 料长度: =6190+=6340mm 3)号弯起钢筋外包尺寸分段计算机房 端部直段长度: 240+50+50025=756mm 斜段长:( 5002x25) =636mm 中间直段长 :62402x(240+5+500+450)=3760mm 外包尺寸 :(765+636)x2+3760=6562mm 料长度 :+=+=6824mm 4)号弯起筋外包尺寸分段计算 端部平直段长度 :240+5025=265mm 斜段长度同 3号钢筋为 :636mm 中间直段长 :62402x(240+50+450)=4760mm 外包尺寸 :(265+636)x2+4760=6562mm 料 长度 :+=6824mm 5)号箍筋宽度 :2002x25+2x6=162mm 高度 :5002x25+2x6=462mm 外包尺寸 :(162+462)x2=1248mm 5)号筋端部为两个 90度玩钩 ,主筋直径为 25mm箍筋 两个弯钩增长值为 80 mm,故 5)号筋下料长度为 :12483x2d+80=12483x2x6+80=1299mm 2.某工程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 1: 2. 28: 4,47,水灰比 WIC=0. 63,每 1 m3混凝土水泥用量 C=285 kg,现场实测砂含水率 3%,石子含水率 1%,采用 400 L混凝土搅拌机。 求: 1.求施工配合比及每 1 m。 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 2.搅拌机搅拌一次投料量。 解 1:X(1+Ws):y(1+Wy)=1:(1+320):(1+1%)=1:: 按施工配合比得到 1m3混凝土个组材料用量为 : 水泥 c’ =c=285kg 砂 s’ == 石 G’ ==水 w’ =(w/cwswg)c=(%%)x285kg= 2 400L混凝土搅拌机可搅拌出混凝土量为 :400L =260L= 则搅拌时一次投料书 :c==(取 75kg 搅拌 )s== G==; W=75x(%%)kg= 搅拌混凝土时 ,根据计算出的各组材料的一次投料按重量投材料 ,投材料时允许偏差不超过下列规定 :水泥 :外搀混合材料 :177。 2%粗细骨料 :177。 3%水 外加剂 :177。 2% 作业 4 一、名词解释 1.起重量、起重高度、起重半径 起重量 Q:起重机安全工作所允许的最大起吊重物的重量。 起重高度 H:起重机吊钩距停机地面的高度 起重半径 R:起重机回转轴距吊钩中心的水平距离。 2.工作线数 : 滑轮组中共同负担构件重量的绳索根数 3.旋转法 : 旋转法吊升柱时,起重机边收钩回转,使柱子绕着柱脚旋转呈直立状态,然后吊离地面,略转起重臂,将柱放如基础杯口。 4.滑行法 : 滑行法吊生柱时,起重机只收钩,柱脚沿地面滑行,在绑扎点位置柱身呈直立状态,然后吊离地面,略转起重臂将柱放如基础杯口。 5.屋架正向扶直 : 起重机位于屋架的下弦一侧,首先将吊钩对准屋架平面中心,收紧吊钩,然后稍微起臂使屋架脱模,接着起重机吊钩起臂,使屋架以下弦为轴转直立状态。 6.综合吊装法 : 起重机开行一次,以节间为单位安装所有的构件 7.冷底子由 利用 30%40%的石油沥 青加入 70%的汽油或者加入 60%的煤油熔融而成,前者称为快挥发性,冷底子油,喷涂后 5— 10h干燥,后者称慢挥发性,冷底子油,喷涂 12— 48 h干燥。 8.沥青玛碲酯 采用石油沥青配制,为增强沥青玛蹄脂的抗老化能力,改善其耐热度,柔韧性和黏结力并节省石油沥青的用量,在配制沥青玛蹄脂时顺加如一定数量的填充料。 9.刚性防水 是以水泥、砂、石为原料,掺入少量外加剂,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具有防水作用的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为刚性防水材料。 二、填空题 1.自行杆式起重机分为 履带式 、 汽车起重机 和 轮 胎起重机 三类。 2.履带式起重机的技术参数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