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覆盖栽培技术及其效益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着转基因抗虫棉及抗虫杂交棉的普及、推广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棉花发育提早,单株结铃多而早。 连作棉田棉花极易早衰。 在已覆盖地膜的棉田覆盖秸秆既可促苗早发,又能防止棉花早衰,因此棉花覆盖栽培技术越来越受棉农的重视。 目前长江、黄河流域棉区常采用 2 行根区覆盖,新疆棉区多采用 4 行、6 行及8 行根区覆盖。 地膜覆盖方式分先播种棉花后覆盖地膜和先覆盖地膜后打孔播种棉花两种,应因地制宜选用。 先播种后盖膜的棉花,保墒增温效果好,棉花出苗后待子叶展开、颜色变绿时及时打孔放苗,每穴放两株,放苗孔宜小;放苗工作宜在上午 10 点前或下午 4 点后进行。 放出棉苗后,及时用湿润的好土围严 2、放苗孔。 此种方式应注意防止播后遇高温天气造成膜下高温烫苗。 先盖膜后打孔播种,可在春雨后及时盖膜保墒,按株距打孔穴播,出苗后随即间苗,每穴留两株壮苗。 该种方式若播后遇雨,易导致雨水灌进播种孔,引起苗病严重,缺苗处用营养钵预备苗补栽。 6 月中旬以后,应及时揭除地膜,拾净残膜,带出田外。 揭膜后应及是开沟培土施肥然后覆盖秸秆。 覆盖前需将小麦、玉米等作物秸秆粉碎成长约 10 厘米的碎段,于揭膜后一次性均匀覆盖在棉棵间,然后撒少许碎土覆于秸秆上,以免秸秆被风吹走,覆盖量为每亩 500 千克左右。 秸秆覆盖时配施适量氮磷化肥,以调节碳、氮比有利于秸秆分解和磷的释放。 秸秆覆盖既利用了秸秆资源,又避免了因焚烧秸秆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同时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增加叶面积系数从而提高群体棉叶的光合能力。 地膜覆盖棉田在揭膜后覆盖秸秆不仅解决了棉花苗期低温、干旱问题,实现促苗早发,花铃期覆盖层又能调节地温,降低土壤容重,陆续腐烂分解的秸秆可不断释放无机营养从而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棉花早衰,提高产量。 据调查,揭膜后覆盖秸秆的棉花比露地直播亩增籽棉 50 千克,每 500 克籽棉售价按 ,每亩地膜成本按 36 元计算,揭膜后覆盖秸秆的棉花比露地直播亩增纯收益 78元。 单纯地膜覆盖的棉花比露地直播亩增籽棉 28 千克,亩增纯收益。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