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年报内容摘要:
征 刘佳胜 姚思汗 张 筑 黄桂兰 陈德祥 朱秀琼 朱德新 黄 翔 张金铎 国家测绘局全体离退休人员等 航测系 (遥感学院 ) 五七二级全体同学 五八二级全体同学 七九二级全体同学 八一二级全体同学 八二二级全体同学 八四二级全体同学 八六二级全体同学 九九二级全体同学 九八○二三班全体同学 伯兹瓦那(非洲) 麻利荣 刘思汗 孙军科 张文科 津巴布韦(非洲) 于子凡 奥地利 许晓明、石海英 钱发强 德国 唐粮 张素平 张森林 瑞士 陆素 琴 金新祥 法国 许妙忠 荷兰 ITC 詹庆明、肖映辉 加拿大 杨 哲 葛仁彦 杜晓青 厍志萍 李铁雄 叶永坚 刘宏高 宋 荣 卢金桥 侯立波 蔺晓娟 李勇进 时 磊 高 平 江先华 陆宗英 韩海洋 陶 闯 李笑雪 辛钰斌 周文金 伊 彤 江万寿 许治中 王建国 杨文华 张素芬 蒲 彤 鲍 全 管 链 雷 红 吴华意 胡翔云 胡 勇 美 国 邸凯昌 马 飞 林 峥 王有年 单 杰、雷继军 五、参加 遗体告别仪式的领导和各方面的代表 湖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武汉市的领导:俞正声、杨永良、王生铁、罗清泉、 黄志远、 赵文源、宋育英、邓国政、王守海、朱纯宣、郝国道、张中俭、关广富、王瑞生、李夫全、石 川、田 英、黄正夏、王利滨、王汉章、梁淑芬、肖全涛、徐晓春、钟书樵、杨向铃、郭友中; 湖南省政协常委刘厚昌以及湖北省和武汉市有关厅局的负责人; 国家测绘局副局长常志海,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杨 凯,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邵立勤以及全国测绘系统有关单位的负责人;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张端品,同济大学党委副书 记虞丽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姚书振,湖北中医学院院长王 华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资深院士曹文宣、刘健康等著名专家、学者; 16 专程从海外回国参加吊唁活动的校友和留学人员; 武汉大学现任领导、老领导、老同志、有关部门和学院的负责人,王之卓院士的生前友好和学生等。 遗体告别仪式由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郝翔教授作程前介绍,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顾海良教授主持,武汉大学校长侯杰昌教授作王之卓院士生平介绍。 六、深切的怀念 深切悼念敬爱的王之卓院士 学生 李德仁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 的心情,深切悼念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奠基人,杰出的科学家、优秀的教育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王之卓先生。 王之卓院士 1909年 12 月 16日生于河北丰润。 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 1934年由中英庚款选送赴英国留学, 1939 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航测专家。 1939 年回国后,曾先后担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陆地测量局技术室主任,交通大学工学院院长,交通大学校长,武汉测绘学院副院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深院士,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名誉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工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委测绘专业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筹委会副主任、副理事长,湖北省遥感中心主任委员,湖北省第六、七、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五、六、七届政协常委,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 2020年 5月 18日 6时 20分,王之卓院士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 享年 93岁。 王之卓院士是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奠基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我国摄影测量学科发展的各个阶段,他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指导学科的发展方向,高瞻远瞩地 奠定学科的理论基础,并以其卓有成效的研究,拓宽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服务领域。 早在20世纪 40年代,王之卓院士就提出了航空摄影测量中微分关系公式,使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得到充实和发展。 50 年代,王之卓院士推导出精度较高的“起伏地区航空摄影像片相对定向元素解算公式”。 60年代,他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解析法加密的理论与实施方案,并推导出利用计算机解算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公式,提出了区域网平差方案。 70年代,他指导制定了“航带法”与“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方案。 70 年代末,王之卓院 17 士根据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迅速发 展的趋势,科学地预见到数字化技术是摄影测量由模拟与解析向自动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的构想。 随后,该项目经论证通过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受到国家科委和国家测绘局的持续支持。 经过十五年的努力,该项目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上取得突破,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其研究成果实现了摄影测量技术方法的根本变革,直接推动了我国测绘行业的技术进步,先后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之卓院士在国内率先论证了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关系,以他的远见 卓识准确地预见了航空摄影测量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将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成功地改造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并发展成为全国的重点学科。 该成果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和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现在,由王之卓先生创立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在该领域最重要的教育和科研基地,其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与国际一流大学同类学科媲美。 1998年,王之卓院士荣获中国科学界最高奖项之一“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王之卓院士的卓越成就与贡献不只为国人所认同,而且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赞誉。 1988 年 7 月,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授予他“荣誉会员”这一最高荣誉称号,使他成为全世界享有此殊荣的七个人之一。 1989年 2月,联邦德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在他获得博士学位 50周年之际,授予他“金博士”证书,同时,他的名字被载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辑出版的《澳大利亚及远东名人录》。 王之卓院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十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以他严谨求实的优良作风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教学方法。 他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测绘、遥感和 GIS人才,还亲自出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 王之卓院士作为新中国测绘教育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十分注重教材的建设。 建国前,就与人合作撰写了《航空摄影测量》、《测量平差法》、《大地测量学》、《实用天文学》等四部专著,结束了我国高等测绘教育依靠外国教材的历史,促进了新中国测绘教育事业的发展。 此后,他站在中国测绘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提倡并亲自编写了大量符合我国国情的优秀教材,如《平面测量教程》、《测量实习》、《航测新技术》、《航空摄 影测量学》等。 1979年,王之卓院士撰写的《摄影测量原理》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稍后,他又编著了《摄影测量原理续编》,并出版了《摄影测量原理》英文版。 这一系列著作代表了我国摄影测量 18 学科的最高水平,囊括了当时国际摄影测量的最新成就,成为该学科的经典著作。 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测绘教材一等奖和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 王之卓院士还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长期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常委和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在任期间,他忠于宪法,忠于人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积极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殚精竭虑。 他将自己长期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形成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工作态度带到社会活动中,视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实事求是,敢于直言,认真负责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受到广大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王之卓院士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我国的测绘、遥感和 GIS科学事业,献给了我国的测绘教育事业,献给了爱他的人们。 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他严谨的治学精神,无私的宽广胸襟,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一身正气,他那高尚的道德风范与伟大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激励我们。 王 之卓院士永垂不朽。 深切缅怀导师王之卓先生 学生 龚健雅 从我进入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成为一名本科生起,王之卓教授的名字就如雷贯耳。 那时给我上课的老师大多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上课时,经常提起武汉测绘学院王之卓等知名教授。 一九七九年,我有幸拜读了王之卓教授的巨著《摄影测量原理》,对王之卓教授的渊博学识更加肃然起敬,激起了我从事摄影测量研究和教学的浓厚兴趣。 1982 年大学毕业后,我留在华东地院任教,根据系里的需要和本人的要求,当了摄影测量学的助教。 一名毕业于工程测量专业的学生要教好摄影测 量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工作后,学校将我送到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系进修。 来到武测以后,除了比较系统地学习摄影测量与遥感的专门课程以外,还参加了一些科研课题,并聆听了王之卓教授的多场学术报告。 那时,武测的许多进修学生、研究生以及青年教师印象最深的事情之一就是:经常在图书馆看到王之卓教授在阅览室阅读文献。 我就几乎每个星期都要遇到几次。 直到今天,与旧时的同学聊起在武测读书的经历,仍忘不了谈及 19 此事。 王之卓教授的这种终生学习的精神,使我们深受感动。 当时我想,如果能成为王之卓教授的学生,那将是一生中最大的 幸事。 而这一愿望终于在 1988 年实现了。 1987 年初,我从华东地质学院到武测出差,遇到了李德仁教授,由于原来我在武测进修时,学习成绩和科研都搞得不错,系里的老师对我比较赏识。 李老师就鼓励我报考武测航测系的博士生。 当时航测系仅有王之卓教授是国务院批准的博士生导师。 1988 年招收 2 名博士生,一名是王之卓教授与李德仁教授合作指导,一名是王之卓教授与张祖勋教授合作指导。 在李德仁老师的鼓励下,我报考了王之卓教授和李德仁教授合作指导的博士研究生。 值得一提的是,我当时没有硕士学位。 虽然李老师对我比较了解,我在武测进修时 也跟班修了大部分硕士研究生课程,但是毕竟没有学位,而王之卓先生那时对我一点儿都不了解。 他一方面欢迎我报考,觉得我有勇气,另一方面,也非常慎重。 他知道了我在武测进修时学习了一部分研究生的课程,就亲自找任课教师和与我熟悉的同学了解学习情况。 不仅如此,当他了解到我那几年与中南工业大学的杨善慈教授在一起搞课题时,还亲自写信给杨教授,了解我的科研能力。 1987 年 9 月份,我通过了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 那时,武测的博士生入学除初试外,还要进行严格的复试。 为了全面考察我的知识面和科研能力,王之卓教授亲自主考,另外还有:李德仁 教授、张祖勋教授、郑肇葆教授参加了对我的复试。 四位教授对我整整考了一个下午。 但我终于有幸成为了王之卓教授的第三位博士生。 当我成为王之卓教授和李德仁教授的博士生时,王之卓教授年事已高,大部分指导工作由李德仁教授承担,但王先生对我的学位课程、论文的选题与撰写,依旧倾注了大量心血。 八十年代末,地理信息系统( GIS)开始在中国兴起。 两位导师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希望我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但那时航测系的 GIS 研究比较滞后,王之卓教授就叫我多向制图系的老师、向其他院校的老师学习。 李德仁教授又把我送到了丹麦技 术大学学习 GIS 和数字制图,并聘请 Jacobi 教授为合作指导导师。 三位导师对我的学习和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 当我在丹麦学习了一段时间,准备选择面向对象 GIS 作为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向王之卓教授汇报时,他马上写信表示鼓励,认为这是将来 GIS 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还为我提供了大量有关参考文献。 1990 年,我又回到了国内两位导师身边,继续从事博士论文的写作,导师们对我在丹麦的学习给予了肯定,但对我的论文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我最终确定了将“ GIS 中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作为主攻方向。 经过一年的努力, 论文有了较大进展,特别是矢量栅络一体化数据结构,自认为是 GIS 理论方面的一个大的突破。 所以当 20 时写了一篇学术论文,递交到德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报。 递交之前,除了给李老师审阅以外,也给王先生送了一份。 记得当时我将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命名为“ Perfect data structure”。 王先生看后对我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他说“ perfect”是指完美的,你不能自封为“完美的”。 我说,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这种数据结构是完整的,有矢量特点,又有栅格性质。 他说那也不行。 他建议改为“ Unified data structure”,并对我的论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详细修改,使文章得以顺利发表。 导师在学术上的严谨作风令我终生难忘,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楷模。 博士毕业以后,我留在武测工作,继续在两位导师的身边聆听教诲。 但由于工作太忙,拜访老师的机会越来越少。 而每一次去拜访老师时,他总是给我很多的鼓励和指。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年报
相关推荐
Fliplr 可以把矩阵或向量倒置过来 [6]。 (二)方便的绘图功能 MATLAB 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功能。 结合在基带系统中的仿真实验的需要,我们简要介绍一下二维绘图函数的绘制方法。 plot 若 X、 Y是两个相同长度的矢量,函数 plot(X、 Y)将激活一个图形窗口,并画出一条以 X为横坐标,以 Y为纵坐标的曲线。 例如: t=[0::2*pi]。 plot(t,sin(t))
组成 PLC 的硬件主要由存储器、通信接口、 CPU、输出 /输入单元、扩 展接口 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 CPU 为 PLC 的控制中心通常有三类: 1) 单片微处理器(如 803 8096 等)、 2) 通用微处理器(如 Z80、 808 80286 等)、 3) 位片式微处理器 (如 AMD29W 等 );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则是 CPU 与现场输入 /输出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通信接口
2 进水,洗衣开始,洗衣滚筒先向正方向旋转 30 秒,停止 2秒,在向反方向旋转 30秒,然后暂停 2秒;循环运行 5次,共用时 320秒,然后出水口开始排水;当排水水位达到低水位时脱水操作开始并持续排水,脱水 30秒;重新开始清洗衣服,重复清洗过程运行两个循环;清洗完成后,系统自动报警 3 秒 ,并断开电源停止运行。 想 强制停止时,我们在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州在棉花高产攻关研究中总结出的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在南疆早、中熟棉区阿克苏、喀什,北疆早熟棉区奎屯、石河子、芳草湖等地结合“富全”棉种示范的实践中,使棉花单产水平明显提高。 因该技术更紧密地结合了环境、棉花生长特性、肥料性质等因素,较好地满足了棉花生长需要,南疆棉区示范籽棉单产达到 450 千克/667 平方米以上,北疆棉区示范籽棉单产达到 400 千克/667平方米。 一
用是从已调波信号中取出原来的调制信号。 对于幅度调制来说,解 调是从它的幅度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 例如收音机里对调幅波的解调通常是利用 二极管 的单向导电特性,将调幅高频信号去掉一半,再利用 电容器 的充放电特性和低通滤波器滤去高频分量,就可以得到与包络线形状相同的音频信号,见图。 对于频率调制来说,解调是从它的频率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 频率解调要比幅度解调复杂
标截止时间,下同 )为 2020 年 04 月 29日 9:00时分,地点为 长沙 公共资源 交易中心(长沙市五一大道 800 号中隆国际大厦四楼)。 2. 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 九、 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在以下网站同时发布: 《湖南省招标投标监管网》。 《长沙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网》。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网》。 十 .联系方式 招 标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