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州在棉花高产攻关研究中总结出的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在南疆早、中熟棉区阿克苏、喀什,北疆早熟棉区奎屯、石河子、芳草湖等地结合“富全”棉种示范的实践中,使棉花单产水平明显提高。 因该技术更紧密地结合了环境、棉花生长特性、肥料性质等因素,较好地满足了棉花生长需要,南疆棉区示范籽棉单产达到 450 千克/667 平方米以上,北疆棉区示范籽棉单产达到 400 千克/667平方米。 一、保证棉花出苗率,在土壤盐碱含量容许值内,播前整地质量达到地平、墒足、土碎、无残膜和残茬,上虚下实。 二是施基肥:为保证棉花苗期养分和中后生长期养分的供应,土地肥力中等以上地块,每 667 平方米施有机肥 1 吨以 2、上或油渣 50100 千克;常规灌溉地 667 平方米施二铵 40素 1020 千克、钾肥 1015 千克,滴灌地 667 平方米化肥用量可减少一半。 5 天,每天 46 小时,经常翻动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晒种不能在水泥地、塑料膜和金属面上进行。 可用种子重量 敌克松拌种,防止苗期低温造成的病害和烂种。 二、般棉花品种在土壤 5 厘米地温稳定通过 12以上时,即可适墒播种。 个别品种,如新陆中 26 号(富全 3 号)播种要求温度略偏高 2。 地质量高的地块外,为保证良好的出苗率,不提倡精量播种。 667 平方米用种量 56 千克,每穴 34 粒,空穴率低于 2%。 播行要直,膜边压实,边行种子与膜边覆土间 3、应保留 5 厘米左右采光面。 种孔覆土厚度不超过 2 厘米,并且要镇压。 每隔 510 米压土防风,保持膜面清洁,最大限度增加采光面。 争取 4 月底前播完。 水前根据土壤质地进行 23 次中耕。 在棉花出苗前后及时查看棉田,对土压苗、错位苗及时进行解放。 齐苗后即可开始定苗,2 叶前结束定苗。 667 平方米保苗 1株。 三、生育期灌溉根据棉花长势长相、土壤墒度、气候等方面综合确定灌溉时间及水量。 常规灌溉制度下,多数地区棉花生育期只能灌溉 35 水。 地下水位低、降水少、棉花生长迟缓的情况下,在蕾期灌头水;地下水位偏高、降水较多、棉花生长偏旺的情况下,适当推迟至见花灌头水;播种后,田间土壤墒度不足,棉花出现旱 4、相要及时灌水。 头水灌溉量不宜大,湿润根层即可,忌大水淹灌。 第 2 水在第1 水后 10 天左右灌溉,水量可偏大,以后 1520 天灌溉 1 次。 滴灌可根据供水状况及棉花生长情况,一般 5 月下旬即可灌溉,10 天左右灌溉 1 次,生育期灌溉 10 次左右。 常规灌溉和滴灌,早中熟棉区 8 月底 9 月初停水,早熟棉区 8农业技术全集之植,0 日前后停水。 四、生育期追肥棉花各生育时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比重分别为:出苗%左右、现蕾5%左右、开花0%左右、盛铃吐絮期 25%左右,其中氮和钾吸收最大量在开花盛铃期,磷吸收最大量在盛铃吐絮期。 因此,生产中要坚持轻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铃肥的原则 5、,结合肥料性质,追肥以氮肥为主,辅助以磷、钾肥,可按照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或高浓度磷酸钾氨类肥料按 51 或 61 比例随水追施,蕾期每 667 平方米补施锌等微肥 2 千克左右。 常规灌溉棉田,依棉花长势,每 667 平方米第 1 水前追肥 510 千克,第2 水前追肥 1015 千克,第 3 水追肥 1015 千克,第 4 水追肥 58 千克。 滴灌棉田,6 月份每 667 平方米追肥量 15 千克左右,7 月 110 日 10 千克,7 月1020 日 15 千克,7 月 2030 日 10 千克,8 月 120 日 15 千克,8 月 20日9 月上旬补施 5 千克左右。 棉花生长前期可选用生长调节剂,配合适量尿素、磷酸二氢钾叶面喷雾;花铃期前后选用保花铃类的营养调节剂,配合适量尿素、磷酸二氢钾叶面喷雾。 打顶后停止叶面追肥,避免上部叶片过大。 五、控、勤控的原则。 23 叶即要化控,每 667 平方米用缩节胺 左右,随着棉花生长逐渐增加化控量,株高控制在 70 厘米左右为宜。 般早中熟棉区在 7 月 10 日前后打顶,早熟棉区 7 月上旬打顶。 但对于热量资源不足,或生育期偏长品种的地区,再提前 510 天。 要求打少、打彻底,避免一把抓。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