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综合预防措施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在我地长江流域棉区发生量较大,初花期开始发病,盛花期至结铃期发病较重而且较普遍,在我地则具体为 7、8 月份零星发病。 9 月中、下旬至 10 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受害轻的植株黄瘦铃少而小,纤维短,吐絮不畅,发病重的则植株提前枯死,棉铃不能成熟,对产量影响极大。 一、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红色、紫色斑点,逐渐扩展至全叶红褐色、褐色,叶片自下而上脱落成光杆,有时病叶亦可呈红黄色,并且伴有植株萎蔫现象,最终导致全株死亡。 雨后初晴,萎蔫症状表现特别明显,远望似棉花枯萎病,但其茎、根内部的导管不变成黑色。 二、病因。 通过连年调查证实,棉花红叶茎枯病在抗虫棉、施钾少的田块发生较重,砂壤 2、土田块较马肝土田块发生重。 例如 2000 年我地孟湖农场八中队 150 亩棉花全部发生红叶茎枯病,在 10 月 18 日全部落光叶子,产量影响极大。 据调查,这 4 块田全部是砂壤土,种棉品种是抗虫棉 410,花铃肥未施钾肥、磷肥,仅仅施用了饼肥和尿素,亩用量分别是 40 千克和尿素 25 千克,较相邻的孟湖七中队发病率高了 另外,早衰的田块发病较重,其主要原因是旺盛的生殖生长期肥水供应不足,造成根系生长环境不良,使棉株的抗逆性差,促使红叶茎叶病发病加重;早衰的棉株还容易被其他病菌侵染,诱发其他病害。 三、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 自 1998棉铃虫在长江流域棉区大发生,虫灾让棉农损失惨重,抗虫棉 3、种植面积已达到 98%以上,是棉花红叶茎枯病在我地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合理选用棉花品种,适量种植杂交棉,以抑制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 2、合理施肥,加强肥水管理。 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追肥要分次施用,前轻后重,氮磷钾肥合理配比,在缺钾田块适当增加钾肥的使用量。 做好抗旱排涝工作,适时灌溉抗旱,协调肥水的供应,以水促肥。 3、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干旱季节及时进行浅中耕切断毛细现象,减少水分的蒸发,保墒并促进根系的发展,有利于棉株的生长,增加抵抗力。 发病的田块及时补施速效钾肥,减轻病害的发生。 4、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棉花发病以后,及时喷施甲霜灵、多菌灵等杀菌剂 2止其他病菌的入侵,缓解病症。 喷药时可以亩用 100 克磷酸二氢钾作叶面肥使用,既可补肥,又可达控病的效果。 棉花红叶茎枯病一旦发生,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的扩展蔓延,减少损失。 专利查询。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相关推荐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套荷兰豆共生优势明显,农民增收显著,是棉田一种理想的高效立体种植模式。 一、种植模式特点1、经济效益高荷兰豆亩产 1000 公斤以上,以每公斤 2 元计算,荷兰豆年产值 2000 元以上,棉花亩产 100 公斤以上,总收入达 3000 多元以上。 2、共生优势明显棉花为荷兰豆提供了天然的攀缘支架,荷兰豆后期枝蔓爬上棉花杆,透光通风,荷兰豆易结荚,产量高;荷兰豆根是直根系
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技术。 第三,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中学政治课程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三、现代教育技术 与职业中学政治课程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通过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声音、文字和图像,主要通过板书形式讲授
锌钢丝质量证明书(必要时还需线盘板材出产地主管单位质检报告 )(原件 ) (原件 ) 铝锭入厂复检报告 镀锌绞线入厂复检报告 铝包钢绞线入厂复检报告 施工承包商 华北电网公司档案馆 运行单位 长期 3 1 2 9200 导、地线 (原件 ) 导线原材料使用汇总表 地线原材料使用汇总表 (近五年内的型式试验报告 )(复印件加盖章 ) (按照技术协议要求提供 )(原件 ) 、地线液压连接强度试验报告
台 11 3 音叉式液位开关 台 22 4 智能温度变送器 台 15 5 可燃气体探测器 (配套报警控制器 ) 台 17 6 光纤光栅感温探测器 套 11 7 火灾手动按钮 个 12 8 超声波液位计 台 1 9 溢油静电保护器 套 2 10 溢油静电保护器 套 6 11 现场操作终端( IC 卡读卡器) 套 8 12 灌装保护系统 套 8 13 主 PLC 套 1 四 电气 1 10kV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花铃期管理主攻目标是:保桃、增重、防早衰。 1、重施花铃肥:花铃期是棉花整个生育期需肥最多的时期。 对于土壤肥力高、雨多墒情好、棉株长势旺的棉田,可在盛花期追肥;对于土壤肥力一般、天旱墒差、棉株长势弱的棉田,应早施、重施,可在初花期追肥。 一般每亩追氮钾复合肥 1520 公斤。 并继续做好中耕松土工作,掌握宜浅不宜深的原则。 2、遇旱浇水、遇涝排水:如棉株长势缓慢,叶色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