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简矮密栽培新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简矮密”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以转基因抗虫棉为基础,采用化学除草减少中耕、简化整枝辅以化控、宽行密植、以水调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项技术,实现矮化密植、增产增效的栽培目标。 产量指标为每亩产子棉 200250 公斤,产量结构为:密度每亩 40006000 株,每亩成铃数 5500060000 个,单铃重。 生育进程为:4 月 1520日播种覆膜,4 月底为出苗期,6 月上旬为现蕾期,7 月上旬为开花期,8 月下旬为吐絮期,11 月上旬结束摘花拔棉秆。 主要栽培技术:一、播前准备:选品种应具备以下特点:丰产性好,主要是结铃性强;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生育期中熟或中熟偏早;生长势强,后 2、发性好,不早衰;抗虫性好,高抗棉铃虫。 合整地,一次性施足底肥。 每亩施尿素 20 公斤、二铵 2025公斤、氯化钾 1015 公斤。 灌水造墒棉田采取先施肥后浇水的方法,养分随水下渗,只需耙地不需犁地;旱地棉田采取犁沟施肥的方法较好。 采取冬灌或早春灌溉造墒措施。 二、播种盖膜:种前采用氟乐灵或乙草胺喷洒、拌土,每亩用量 100125 克。 巨酉己置。 采用 50 厘米和 90 厘米大小行配置或 80 厘米等行距种植。 宜播期在末霜前,即“冷尾暖头”。 冀中南地膜棉适宜的播期为 4 月中旬,冀东在 4 月底至 5 月初。 种包衣或药剂拌种,采用播种覆膜机械一次性完成播种、覆膜。 三、苗期管理: 月上旬在缺苗断垄 3、处及早移栽补苗,23 片真叶时定苗,注意剔除弱苗、病苗。 苗期如遇地老虎危害,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或 55%虫地乐 1500 倍液灌根,也可用 6 型喷雾器拧去选水片喷灌。 棉苗长到 45 片真叶时揭去地膜。 四、蕾铃期管理: 月中旬浇水是防止棉花早衰的关键措施。 底肥中氮肥用量不足的棉田,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 1015 公斤。 月中旬打顶心,单株留果枝 1113 个。 棉花精细整枝繁琐费工,可以在适当的行距、密度配置下,进行化控调节,尽量减少整枝操作。 造棉花株形有两种方式:一是去上部群尖,如果 78 月份遇连阴雨,棉株旺长,可掐去上部及营养枝顶尖。 二是缩节胺化控,缩节胺用量应根据品 4、种特性、雨水多少、棉株长势、土壤肥力等因素酌情掌握,对缩节胺敏感的品种更要把握好用量,干旱时可不用化控,多雨年份也要本着少量多次和从轻用药的原则进行,一般用量为盛蕾期每亩 ,初花期 23 克,盛花期 34 克,分别对水 4050 公斤喷洒。 五、虫害防治: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棉铃虫一般不需防治,34 代棉铃虫应根据发生程度灵活掌握。 注意防治棉盲椿象、红蜘蛛、棉蓟马、棉蚜等害虫,要特别注意棉盲椿象的防治。 5 月中旬可用 20%吡虫啉可溶剂 25003000 倍液喷雾,每亩 2530 克对水 6075公斤,可防治棉蚜、蓟马、盲椿象等。 用 维菌素 3000 倍液、40%擂螨20003000 倍液防治红蜘蛛效果较好,棉铃虫较重时,可用苏云金杆菌或 5%氟啶脲加高效氯氰菊酯 2000 倍混合液喷洒,也可用 40%丙溴磷喷治:六、适时采收:9 月份后摘取完全张开的棉铃花絮,每隔 710 天摘花 1 次,上午摘后晒 2 天。 下午摘后晒 1 天,剔除僵瓣花,分级交售或垛存。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