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粘虫的防治内容摘要:
2、2、开展大面积性诱防治:利用人工合成的枣粘虫性诱剂,于第二和三代枣粘虫成虫发生期,一亩挂一个性诱盆,可消灭大量雄蛾。 使雌蛾得不到交配,不能繁殖后代,能有效地控制其发生量。 3、利用赤眼蜂或微生物农药防治:在枣粘虫第二、三代落卵盛期每株枣树释放赤眼蜂 3000,卵寄生蜂可达 75%左右,幼虫发生期树冠啧施青虫菌,杀螟杆菌等微生物农药 200 倍液,防治效果达 704、化学农药防治:必要时,即虫口密度特别大的情况下,可在枣树芽长 3 厘米和 5米时,往树上各啧一次 80%敌敌畏 800液或 75%辛硫磷 2000 倍液或者 氰菊酯 4000 倍液或 25%的杀虫星 1000 倍液等,可有效控制为害。 5、秋季于 8 中下旬树干或主枝基部进行束草诱杀:冬季或早春取下束草和贴在树皮上的越冬蛹,集中烧毁处理。 专利查询。枣粘虫的防治
相关推荐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萎病的生态防治技术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的重要病害,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病害严重时可使棉花绝产,因此是限制老棉区棉花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实际生产中要选用抗枯、黄萎病性好的品种。 市场上虽有多种针对黄萎病的药剂出售,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因此,除控制好枯、黄萎病的传播途径外,从栽培耕作学的角度出发,改变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的生态环境,使之不利于枯、黄萎病的发生,从而减轻棉花枯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蚜,俗称腻虫、油汗。 危害特征以成若蚜群集于叶背和嫩尖上吸食汁液,被害组织细胞受到破坏,致使棉叶向背面卷曲,植株矮缩不长,同时分泌蜜露,导致霉菌滋生,影响光合作用。 发生规律苗蚜 5 月中旬6 月中旬,伏蚜 7 月中旬8 月中旬,每年繁殖1020 代。 近年来在我国棉花主产区上升为主要虫害,严重影响棉花生产。 防治技术防治指标:棉花苗期蚜虫防治指标:3 片真叶前卷叶株率 510
if ena_scan 39。 139。 and recount 39。 139。 then case sign_state is when 000 load conv_std_logic_vector greensn_time,8。 sign_state ?00 ”时,南北方向绿灯亮 25s。 when 001 load conv_std_logic_vector yellowsn_time
.使用户更合理的维护产品 B.使用户更好的使用产品 C.使用户更安全的使用产品 D.使用户自己能维修产品 注解:技术与设计 1,158 页 7以下 哪一项不是工艺 ( C) A.汽车的装配流程 B.景泰蓝的上色方法 C.可口可乐的生产配方 D.手工业的艺术品 7我们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制作成本和制作难度,常希望使用一些“标准件”。 你对 “标准件”的理解是 ( A)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熟、稳产、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好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应以抗逆性强和稳产高产为主要着眼点,既早熟性好,又有高产潜力,而且受灾后恢复快,具备这几条的品种应成为首选。 (二)在播种适期内偏晚播种。 降低极端天气对棉苗的影响,规避苗期风险。 棉花成熟早晚不完全取决于播种早晚,不要一看升温立即播种,在气温未稳定前,异常升温后必有降温要靠安全使用除草剂、营养剂拌种、苗期勤中耕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