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铃脱落的防治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其是近期雨水比往年同期多,棉花蕾铃脱落情况比往年要严重。 如何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成铃率,是当前棉农比较关心的问题。 影响蕾铃脱落的因素 光照:在郁闭的棉田里,棉株中下部受光量少,光合作用降低,有机养料供应不足,导致落蕾落铃。 温度:日平均气温低于 20或高于32会增加蕾铃脱落。 水分:土壤水分的过多过少,都会增加蕾铃脱落。 矿质营养:如果肥料供应不足,配合不当或施用时期不适宜,也会增加蕾铃脱落。 病虫危害:病虫危害有的能影响棉株正常的生理过程,有的直接伤害花、蕾和铃,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机械损伤:人、畜、机具在田间作业所造成的机械创伤和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机械损伤也易引起蕾铃脱落。 2、减少蕾铃脱落的措施 改善棉田光照条件:及时合理整枝,改善田间透光状况。 棉花打顶应根据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进行。 根据情况在密度大的田块进行剪空枝、打边心工作,打去下部老叶。 科学化控:对于旺长或有旺长趋势的棉田,可进行化控。 花铃期(7 月底至 8 月初)每亩用缩节胺 35 克。 干旱、长势过差时应轻控;雨水多、长势过旺时,应酌情增加化控次数。 科学施肥灌水:对一类棉田要以控为主,二类棉田要先控后促,可在盛蕾期以后每亩施尿素 23 公斤。 对薄地弱苗棉田要以促为主,在盛蕾期每亩施尿素 35 公斤。 如果基施有机肥、钾肥不足,每亩可补施饼肥 25 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 5 公斤。 根据墒情(土壤含水量下 3、降到 17%)、苗情(叶色暗,棉株红茎超过 2/3)巧浇蕾水。 花铃期是棉花整个生长发育期需肥需水最多的时期。 对于肥力高、墒情好、棉株长势旺的棉田,可在盛花期追肥;对于肥力一般、墒情差、棉株长势弱的棉田,应早施、重施,可在初花期追肥。 一般在 7 月中、下旬每亩追氮钾复合肥 1520 公斤,并根据墒情及时浇水。 一般 8 月 10 日以后不再追施肥料。 加强防治病虫害:防治棉铃虫,在产卵高峰期用 20%灭多威 1000 倍液喷雾防治,在幼虫盛期用 28安灭灵 1000 倍液加 25广治 1000 倍液喷雾防治;防治棉蚜,当受害棉田中卷叶、流油状物的棉株株率达 5时及时防治;防治病害要在发病初期用杀菌剂防治。 尽量减少因病虫害引起的脱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