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棉苗炭疽病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 苗期染病发芽后出苗前受害可造成烂种出苗后茎基部发生红褐色绷裂条斑,扩展缢缩造成幼苗死亡。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桔红色粘状物(病菌分生孢子)。 子叶边缘出现圆或半圆形黄褐斑,后干燥脱落使子叶边缘残缺不全。 棉铃染病初期呈暗红色小点,扩展后呈褐色病斑,病部凹陷,内有桔红色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 严重时全铃腐烂,不能开裂,纤维变成黑色僵瓣。 叶部病斑不规整近圆形,易干枯开裂。 茎部病斑红褐至暗黑色,长圆形,中央凹陷,表皮破裂常露出木质部,遇风易折。 生产上后期棉铃染病受害重,损失很大。 病原 半知菌亚门真菌。 有性态为 棉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少见。 子囊壳暗褐色,球形至梨形, 2、大小 1000m),埋生在寄主缚织内。 子囊内含子囊孢子 8 个,单胞,椭圆形,略弯曲,大小 12m)。 无性态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排列成浅盆状,分生孢子盘有刚毛,刚毛暗褐色,有 2隔膜。 分生孢子梗较短,其上可连续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或短棍棒形,大小 9m),多数聚生,呈粉红色。 分生孢子萌发时常产生 1,每隔长出一个芽管,芽管顶端生附着器,产生侵入丝侵入寄主。 分生孢子萌发适温 2535时发芽少,生长慢,10时不发芽。 适合发病土温为 24相对湿度 85%以上。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棉籽短绒上越冬,少部分以菌丝体潜伏于棉籽种皮内或子叶夹缝中越冬,种子带菌是重 3、要的初侵染源。 病菌分生孢子在棉籽上可存活 1,由于棉籽发芽始温与孢子萌发始温均在 10左右,棉籽发芽时病菌很易侵入,以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及灌溉水等扩散传播。 棉铃染病病菌侵入棉籽,带菌率 30%发病的叶、茎及铃落入土中,造成土壤带菌,既可引发苗期发病,又可经雨水冲溅侵染棉铃,引起棉铃发病。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和进行种子消毒是防治该病的两个关键。 (1)选用质量好的无病种子或隔年种子。 (2)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 用 40% 100籽拌种也可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籽拌种还可选用 70%代木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籽拌种,此外也可用1灵福合剂与 50籽包衣,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适期播种,培育壮苗,促进棉苗早发,提高抗病力。 (4)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棉苗生长过旺,并注意防止铃早衰。 (5)发病初期喷洒 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 专利查询。棉花棉苗炭疽病
相关推荐
,其中 1 篇应在学校规定的重要刊物上发表;或 者在 SCI 源期刊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 1 篇学术论文。 三、发表学术论文的署名和时效要求 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要求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湖南师范大学”,第一作者为研究生本人(如果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可视同为第一作者)。 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应是所学学科的研究成果
问学习、教学实践提高其高职教学管理能力和 18 教学知识拓展能力;校内专业带头人通过访问学习、培训、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 ,明确专业方向 加大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力度,落实“一师一企”制度,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教师培养工作站及教育部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每 年安排 34 名骨干 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2 个月以上,加大对舒振山、高冬梅、石磊芬等 8名骨干教师培养力度 ,使其掌握过硬的会计
掌握 : 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过程、循环语句、选择语句等内容。 理解:类的定义、属性、方法、继承、重写、共享属性、共享方法等内容。 第三章 服务器控件( 8 学时)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计算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3 掌握 : Web服务器控件的使用,如常用的文本框、标签、按钮、下拉列表框、单选框、复选框等控件,另外, HTML服务器控件中的文件上传控件也需要深刻掌握。
有率战略的目标是通过确定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了解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的因素。 即要寻找出在竞争环境中,经营单位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战略会产出怎样的经济效果。 通常而言市场占有率高,表明企业营销状况好,竞争能力强,在市场上占有有利得地位;反之,则表明企业营销状态差,竞争能力弱,在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具体来说,它应包含如下内容:在市场占有率战略框架下,以市场占有率为前提,考虑特定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技术
使用,当输入输出点数不足时可以进 行扩展。 扩展单元由内部电源、内部输入输出组成、需要和基本单元一起使用。 湖南工业大学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8 扩展模块由内部输入输出组成,自身不带电源,由基本单元、扩展单元供电,需要和基本单元一起使用。 特殊扩展设备可以分为 3 类:特殊功能板、特殊模块和特殊单元,是一些特殊用途的装置。 特殊功能板用于通信、连接和模拟量设定等,特殊模块主要有模拟量输入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