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喷肥好增产病虫少内容摘要: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施氮肥:尿素具有破坏昆虫几丁质的作用,在棉花蚜虫(特别是伏蚜)发生时,用尿素、洗衣粉及水按 41400 的比例混合配制成“洗尿合剂”喷施,具有明显杀灭效果。 喷施磷肥:在棉铃虫成虫发生期,用 1%2%过磷酸钙浸出液作叶面喷肥,可使草酸变为草酸钙而失去对棉铃虫的引诱力。 每次喷磷的持效期一般为 23 天。 喷施钾肥:用草木灰 10 公斤,对水 50 公斤,浸泡 24 小时后过滤,取滤液喷雾,可以有效地杀灭棉花上的蚜虫。 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 1%2%氯化钾(或硫酸钾、硝酸钾)溶液,可预防或减轻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生。 喷施硼肥:硼肥是棉花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棉花蕾期、初花期、花铃期,用 砂(或 酸)溶液叶面喷施;蕾期每亩喷洒 1520 公斤,初花期喷洒 3540 公斤,花铃期喷洒 5060 公斤。 喷施铜肥:用硫酸铜 1 份,石灰 1 份,水 200 份,配制成等量式波尔多液,在棉花苗期喷洒,可防治棉苗病害;在花铃期喷洒,可防治铃病,减少烂铃。 喷施矮壮素:在棉花蕾期,对患有黄萎病的棉田,亩喷 50壮素溶液5075 公斤,可缓解病情。 专利查询。棉花喷肥好增产病虫少
相关推荐
生活动,在人生活动中体悟生活,教学做合一,在写作实践中提高作文能力,是本研究的又一原则。 课题组成员边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边进行课题实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地满足和不断地引起学生写作的需要和学习 的兴趣;每位语文教师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理论,同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理论。 ( 3)整体性原则。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开展作文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膜下滴灌是一项节水新技术,能人为控制灌量及田间小气候,极大缓解新疆头水用水的紧张局面,并可控制棉花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利于塑造理想株型,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 尽管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滴灌地棉花普遍吐絮早、品质好、产量高。 同时在特殊气候条件下,滴灌都显示出了特有的抗寒性,在遇到春秋低温的特殊气候,生长发育正常,丰产、稳产性强,成熟期相对集中。 一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棉花膜下滴灌增产机理棉花是喜温作物,需水呈现出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少的单峰曲线。 适时适量供水,调节根区土壤的水、肥、气、热是促进棉花生长向着理想株型发展的前提。 温变化较稳定。 铺膜平展,压膜严实,滴灌带紧贴地表,前期有明显的增温作用,有利于棉花早出苗,出全苗。 据大田观测,膜下滴灌较常规灌提早出苗 23 天,出苗率高达 95%。 获株数增加。 采用滴灌后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生能力强,株形可控性强,需肥量大。 一般来说,足够的肥料,是棉花高产优质的基础。 充足的磷肥能促进棉株健壮生长,增加铃重,提早成熟。 钾肥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催化剂,能促进光合作用和纤维素的合成。 棉花的施肥技术是:调氮、增钾、补磷、喷硼八字配方施肥法。 具体来说,应抓好以下五项技术措施:一、重视农家肥的施用:农家肥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供给作物各种营养元素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8 号 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张雪林、金昌林等选育的湘棉 18 号,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而定名。 该品种 19971999 年参加省棉花品种区试,1997 年各试点平均皮棉产量每亩 斤,比对照湘棉 10 号增产 比对照湘杂棉 1 号增产 1998 年各试点平均产量每亩 斤,比对照湘棉 10 号增产 比对照湘杂棉 1 号增产 1999 年各试点平均产量每亩 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