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棉花膜下滴灌增产机理棉花是喜温作物,需水呈现出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少的单峰曲线。 适时适量供水,调节根区土壤的水、肥、气、热是促进棉花生长向着理想株型发展的前提。 温变化较稳定。 铺膜平展,压膜严实,滴灌带紧贴地表,前期有明显的增温作用,有利于棉花早出苗,出全苗。 据大田观测,膜下滴灌较常规灌提早出苗 23 天,出苗率高达 95%。 获株数增加。 采用滴灌后,由于膜内墒度均匀,滴水量人为控制,土壤总含水量较常规灌低,增温快,通透性强,出苗整齐,速度快,健壮,同淹灌地相比保苗株数提高 10002500 株/667 平方米,可以实现一播全苗;同时滴灌棉田属无埂渠农田,可节地 5%7%,66 2、7 平方米增加收获株数1000 株左右。 成良好的水、肥、气、热小气候,为作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物起到有效的促控作用。 据观测,在播期相同时,滴灌棉田与常规灌棉田在出苗至现蕾期长势差别不大。 但在现蕾至开花期长势差别明显,滴灌棉花株高日增量为 米,而常规棉田日增量为 滴灌棉田少 米,其原因是滴灌棉田从 6 月中旬开始滴水,而常规棉田需要揭膜、开沟及打埂,比滴灌晚 68 天灌水,因缺水造成棉田生长缓慢。 在开花至吐絮期,常规灌水方法、水量难以掌握,使棉田生长较快而不稳健,引起脱花脱铃,空果枝率高。 而滴灌水量控制较好,棉田稳健生长,叶色深绿,无旺长早衰和脱肥现象,蕾、铃较常规灌明显增多,果枝成铃率高。 3、用率高。 滴灌减少了因深层渗漏而带走的养分损失,同时采取将化肥及棉花专用肥溶解于水后随水滴入棉田,减少了 667 平方米施肥量,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15%左右,比常规灌 667 平方米少施化肥 810 千克,保证了棉株始终在适宜肥效下生长。 快棉苗的生育过程。 在春季多风季节,利用膜上点播膜下滴灌技术,可有效地减轻风灾损失。 用滴灌后,土壤通透好,温度上升快,立枯病发生少,枯黄萎病的发病率降低;常规灌水时病虫害将随地面水的流动而迅速传播,膜下滴灌通过低压管道输入,由毛管直接将水和溶解后的肥料送到根区土壤,不会因水的流动传播病虫害。 有效地减少烂铃。 膜下滴灌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和草籽的减少,既方便了拾花又提高 4、了棉花的品级。 滴水补墒的同时使水分纵横向运动,在淡化的湿润区内为棉株根系创造了一个低盐环境,有利于棉株生长,获取高产。 二、量构成的主要指标理论株数 株/667 平方米;株/667 平方米;植株高度 6070 厘米;单株果枝台数 78 个;单株结铃 56 个;单铃重 56 克;衣分 39%41%;皮棉产量 150200 千克农业技术全集之植,67 平方米。 生育进程 4 月上、中旬播种,4 月中、下旬出苗,5 月下旬现蕾,6 月下旬开花,8 月下旬开始吐絮。 种选择的品种在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基础上,应具备株型紧凑,叶片中等偏小,果枝上举,结铃性强,吐絮快而集中的特点。 种子质量达到:纯度 95% 5、以上,净度 99%以上,发芽率 90%以上,水分 12%以下。 土地秋翻前清残膜。 犁地前深翻,667 平方米施粪肥 2500 千克、油渣 100 千克。 播前结合整地进行化学除草,667 平方米可用 48%的氟乐灵乳油 100120克,对水 3540 千克(夜间作业为宜)或有效成分 50%的乙草胺 150180 克或施田补 180200 克,要求喷洒均匀一致,到头到边,不重不漏。 喷后耙地,耙深 35 厘米。 农机具对播种机具进行全面检查调试,并安装好铺设滴灌毛管装置。 保证横轴导向转动灵活,不磨边,铺带松弛。 种方式干播湿出,膜上精量点播。 采用小 3 膜 12 行配置,即宽行 4047厘米,窄行 172 6、0 厘米,机走行 65 厘米;或采用机采棉 106610 厘米配置。 中壤土 1 膜 1 管,沙性土壤 1 膜 2 管,滴灌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播种、铺管、覆膜一次完成。 播种要求适期早播,膜内 5 厘米地温连续 3 天稳定在 12,一般年份最佳播种期为 4 月上中旬。 精量播种,1 穴 1 粒,空穴率 3%以下。 播深 23 厘米。 膜上覆土 1 厘米,膜边封土严密。 严格把好播种质量关,做到播行直,行距一致,下籽均匀,深浅合适,镇压确实。 风多地区,每隔 8,与膜行垂直打小土埂,以防大风。 出苗水对于墒情不好或播种较晚的地块,在播种后及时适量给水。 1 膜 2 管给水 35 立方米/667 平方米,1 膜 1 7、 管给水 810 立方米/667 平方米。 水滴灌棉田必须进行秋冬灌,以压盐治碱,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同时控制和降低害虫越冬数量。 对下潮地不宜采用秋冬灌,宜采用干播湿出。 棉花苗期占生育期耗水量的 12%、蕾期占 22%、花铃期占 55%、吐絮期占 11%,滴灌棉花生育期灌水按照“前期少、中期丰、后期补”的原则进行。 经播前灌的地,生育期灌水定额为 200260 立方米/667 平方米,滴水 68 次,棉花见花到铃期是灌水的重要时期,第 1 次滴水在 6 月中旬,灌水量在 30 立方米,在 6 月滴水 12 次。 7 月份每 10 天滴水 1 次,667 平方米灌水定额为 3540 立方米。 8 月份每 8、 15 天左右滴水 1 次,水量为 3040 米 3/667 平方米。 9 月上旬滴水 1次,滴水量 1520 立方米,以防止棉花早衰,增加铃重。 棉花膜下滴灌灌水量小,一旦受旱不易弥补。 灌水注意因时、因地、因苗制宜。 施肥棉花滴灌随水施肥可根据棉花需肥规律和土壤养分含量、供肥能力进行测土平衡施肥。 棉花各生育期需氮、磷、钾比例为:出苗3%、3%,现蕾1%、7%、9%,开花6%、24%、36%,盛花3%、51%、42%,棉花需肥高峰在开花后。 随水滴肥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又可保证棉花全程生长稳健。 667 平方米产皮棉 150200 千克,施标肥160180 千克,氮、磷、钾比例为 1肥易被土壤固定,将 9、磷肥的 80%作为基肥全层深施,剩余的 20%和氮肥作为追肥滴入,采用可溶性好的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学调控和其他调控措施相结合的综合调控原则。 化学调控是高密度栽培技术条件下塑造理想株型、优化成铃结构的必备措施,高密度种植群体大,更突出了化学调控技术的重要性。 化调必须根据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坚持“早、轻、勤、”的原则,避免“一棍子打死”。 弱苗在 23 叶期,每 667 平方米用磷酸二氢钾 100 克尿素 150 克对水 30 千克叶面喷洒。 旺苗在子叶期,每 667 平方米用缩节胺 对水 30 千克叶面喷洒。 在 23 叶期,每 667 平方米用缩节胺 左右,以促根、壮苗、促早蕾的形成。 在 68 叶期 10、,每 667 平方米用缩节胺 左右,头水前,每 667 平方米用缩节胺 对水 30 千克叶面喷洒,主要控制中下部主茎节间和下部果枝伸长,打顶后 45 天,每 667 平方米用缩节胺 68 克对水 30 千克叶面喷洒,主要控制上部主茎节间和上部果枝伸长。 旺长棉田要防止郁蔽,应严格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打顶原则,即正常播期的高密度棉田应做到枝到不等时,晚播棉田做到时到不等枝,杜绝对后期气温存有偏高的侥幸心理,而采取推迟打顶的做法。 正常棉田 7 月 5 日结束打顶,留果枝 78 台,果枝节间分布合理,株高控制在 6070 厘米。 对旺长棉田,在 7 月下旬至 8 月初进行人工整枝,剪群尖和无效花叶,同时进行推株并垄,促进通风透光,实现早吐絮。 除草、早中耕。 同时,加强病虫害调查和测报工作,坚持综合防治。 田边地头冬季要进行铲草除蛹,播种后田边地头摆放糖浆诱杀飞蛾。 棉花生长阶段要保护天敌,棉叶螨、棉蚜发生时,尽量少用杀虫剂。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