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吐絮期田间咋管理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月下旬至 9 月初开始吐絮,持续 70。 营养生长逐渐衰退,以生殖生长为主,此期主要防止棉花早衰,促进早熟,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为争取秋桃发育良好,仍需要供应一定的养分和水分。 吐絮期的管理,一般棉田要防止早衰,丰产棉田要防止晚熟、促进早熟。 1、喷施叶面肥:棉花吐絮期根系活动逐渐减弱,吸收养分的能力明显下降对有脱肥现象的棉田可喷 1%的尿素溶液和 过磷酸钙溶液 12 次,提高叶片光合效率,促进棉铃发育,增加产量,改善纤维品质。 2、抗旱防涝:棉花吐絮期虽然需水不多,但适宜的水份仍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保证,因此要遇旱浇水,遇涝排渍。 浇水时要小水沟灌,避免大水漫地,浇水时间不宜过晚, 2、以免造成贪青晚熟。 若遇涝害,要及时排水。 3、调整株型:棉田进入吐絮期仍需要继续做好打老叶、剪空枝,去赘芽、摘除烂铃等整枝工作。 促早熟,防烂铃。 特别对于后期长势比较旺,贪青晚熟的棉田,更应抓紧进行。 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有机养料集中供给已结的棉铃,使之提早成熟吐絮,减少烂铃。 如果遇雨水较大,湿度高时可以采用并垄的措施,即趁土壤湿润时将相邻的两行棉花推并在一起,呈“八”字形,这样使并在一起的两行棉花两侧及行间地面都可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起到通风透光、增温降湿的作用。 4、采摘老熟桃,化学催熟:若在初絮阶段阴雨连绵,早发棉田会出现烂铃,为减少损失,可以把铃期 40 天以上的棉桃提前摘出,用 1%浓渡 3、的乙烯利源液喷洒或浸泡后晾晒,就可以得到正常吐絮铃。 对于棉花后期秋桃数量少,又不能正常完成棉铃发育,成熟吐絮,造成的霜前棉花比例小,影响秋耕和下茬作物播种的棉田,可采用“乙烯利”催熟。 在枯霜前 1520 天选晴天,每亩 23 升对水 50 公斤,喷洒棉株,可使吐絮提早815 天,而对于正常的吐絮棉花,一般棉铃开裂 57 天采收最为适宜,过早色泽差、品质低,过晚则纤维强度下降、长度变短。 5、分级拾花:棉铃开裂后 5应及时采收,间隔时间过长,在日光照射下,会使纤维氧化变脆,强力受到影响,品质下降。 收花要做到不同品种分开,留种及一般株分开,霜前霜后分收,好花与疆瓣花分收,正常成熟与剥出的青桃分收。 并分级堆晒。 还要注意没有完全成熟的花不要急着收。 棉絮上有露水的暂时不能收,保证丰产丰收,提高棉花品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