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贵食用菌竹荪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竹鞭及腐殖质土中吸收所需碳、氮和无机盐等营养。 人工栽培可用竹子的各种副产物、木屑、麦秸、甘蔗等作为碳源,以麸皮、米糠、豆饼粉为氮源。 竹荪属中温性。 菌丝在 10能生长。 子实体在 16生,以 22适宜,菌丝体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70子实体生长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 90菌丝在无光或弱光下均能生长。 喜欢偏酸性环境,要求通风良好。 二、栽培方式 1、菌种的制备。 母种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 培养基的配方:蛋白栋 1%,葡萄糖1%,琼脂 2%,水 100 毫升。 为 5马铃薯 25%,葡萄糖 2%,琼脂 2%,水 100 毫升。 为 5培养基的制作:按常规配制,装管、灭菌、制成斜面。 原种及栽培种的制备。 第 1,碎竹片( 3、1米)65%,木屑 15%,麸皮 20%,加水至培养料含水量为 65%。 第 2,杂屑 75%,麸皮 20%,糖 1%,石膏1%,黄豆饼粉 3%,加水调至培养料含水量为 60按常规制种方法配料、装瓶、灭菌、接种和培养。 在 18度下,原种约培养 60 天长满瓶,栽培种经 40长好。 2、栽培方法。 竹荪在气温 7以上即可栽培,以 10份栽培为宜。 室内箱栽:用废木箱作栽培容器。 在箱底先铺 5米厚的腐殖质土,其上铺竹段、木段或其它代料,于料上接入竹荪栽培种。 每平方米用 3瓶菌种,最后覆盖肥土 5米,浇透水,在室温下培养发菌。 常洒水,保持湿润。 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4月菌丝可长满培养料。 当气温达 20,便在 4、表土内形成菌蕾。 此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85%以上。 当菌球钻出表土后,空气相对湿度要提高到 95%以上。 室外床畦栽培:选择背风阴凉场地,挖深 10米,宽 100 厘米,长度不限的床畦。 畦底留 10 厘米松土,先铺一层竹片或段木(干竹片需洗浸泡 8时,晾干表面水分),在竹片或段木上播 1 层菌种,撒 1 层干竹叶,最上部覆盖肥土 10 厘米。 若遮荫条件差,应在床畦上搭荫棚。 经常洒水保持表土湿润。 从接种到采收经 10月。 此外,还有菌种压块栽培方法、塑料袋直接栽培法等。 3、竹荪的管理水分管理是栽培成败的关键。 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应保持 65湿度过大过小都不利。 若土壤过干,可喷细水,但不可使泥土上积水。 各生长阶段的管理。 菌蕾生长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 20空气相对湿度在 70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 90可每天喷水 3;每天开窗通气 1,每次 30 分钟。 室外床畦栽培的管理。 严防人、畜践踏。 在发菌过程中,平时不要挖开检查,以免弄断菌丝。 及时补土。 若埋的段木露出土表,应及时补土覆盖。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