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菌丝萎缩的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1、蘑菇栽培中,经常会碰到菌丝萌发后不吃料、发黄而萎缩,严重影响着蘑菇生产的发展。 现将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高温烧菌。 播种期气温高,培养料过厚,发酵后料温未稳定下降等原因,培养料内温度高于 30。 防治方法。 蘑菇的播种期要避开高温期,播种时料温应稳定在 25以下,播种后发现菌丝因高温而萎缩,应重新翻堆通风,再调节好培养料的湿度、重新播种。 二、料内有氨气。 建堆时氮肥添加量过多,或氮肥加入过晚(后期翻堆时才加入),菌种播种后,培养料内存在氨气。 防治方法。 培养料添加尿素等化学肥料时,一是要在建堆时加入,二是要适量。 发现料内有氨气,及时打开门窗,并喷 2甲醛液进行翻料,待无氨味后,再重新播种。 三、 2、培养料过干。 播种时培养料偏干,若气候又干燥,曹丝萌发后吃料生长缓慢,细弱无力而萎缩。 防治方法。 可采取料面覆盖一层湿稻草(用 灰水浸湿),能使菌丝重新萌发吃料。 播种遇到干燥天气,播后 3 天关闭门窗。 采用层播加封面播种法更好。 四、料水分过多。 培养料含水量过多,覆土后又遇高温,或高温时喷重水,而又没有及时通风,使菌丝因供氧不足、活力下降而萎缩。 防治方法。 堆料时注意控制水分,若翻堆时发现料含水量过高,应摊开略加晾晒再行堆制,发酵好的料含水量以 6065为宜。 后期喷重水引起的苗丝萎缩,进行通风后,菌丝可恢复生长。 床面覆土层总厚度不要低于 4米五、菌种质量差。 购种途中菌种受热,降低了菌丝活力;菌种没能及时使用,菌种老化,生长势变弱,播种后再遇不良环境,都会导致苗丝萎缩。 防治方法。 选择适宜的培养料培育菌种,菌种应菌丝粗壮、萌发力强;购种时避开高温天;不用老化的菌种播种。 六、虫害。 主要害虫是螨类,前期出现肉眼不易看到,主要危害菌丝,使菌丝断裂而萎缩,在堆肥和覆土中都能带入害虫,会造成严重危害。 防治方法。 螨类的产生与培养料、覆土、菌种等都有关,故要进行综合防治。 做好培养料的后发酵,覆土要进行杀虫处理,菌种在播种前 1 天用敌敌畏熏蒸等。 另外,在播种前向料内撒保菇粉能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在栽培中发现螨,及早用药剂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