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室内多层床栽技术内容摘要:

1、房可以是简陋草舍、塑料大棚、旧居室等。 菇房四周开窗,屋顶别开拔风筒。 菇房内建有用毛竹或其它建筑材料搭成的 4床架,每只床架四周留有走道。 培养料:蘑菇培养料的配方很多,最常用的配方为每 100 平方米用稻麦草 3000千克,菜籽饼 300 千克,尿素 25 千克,人粪尿 6000 千克,过磷酸钙 60 千克,红灰 50 千克,石膏 50 千克。 培养料预先要进行堆制发酵,具体做法如下:在8 月份将稻麦草浸透,然后选择一块干净的水泥晒场,一层草加一层配方中的其它料,堆至高 、宽 2 米、长度不限的培养料堆,并在外面覆盖上塑料薄膜。 经 3后,堆中温度可升至 60此时进行第一次翻料,将料内外、上下换位, 2、以后再隔 4、3、2 天又各翻堆一次。 然后将这些料搬入菇房的床架上,并立即加温,进行室内第二次发酵,促使培养料进一步分解,培养更多的菌体蛋白,同时也起防病杀虫的作用。 经过两次发酵后,粪草的原来结构已全部改变。 培养料连同床架上下长满了白色的有益微生物,这时不仅没有畜粪臭味,相反,菇房内充满了清香味。 播种:当培养料温度降到 28以下时,把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然后用手拍培养料,使其中 75%左右的菌种拌入料内,其余菌种留在料表。 盖上湿稻草,1后,菌种块上冒出新的菌丝,7后,菌丝就铺满料面。 覆土:播种后 20 天左右,当菌丝伸入料内 2/3 左右时,表面覆盖 3 厘米左右厚的由砻糠和碎土或砻糠和河塘泥等混合的覆盖土。 覆土是蘑菇栽培的特有技术,主要是为了刺激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防止培养料温湿度急剧变化,并有利于支撑菇体生长,为菌丝提供部分营养等。 管理:总的要求是菇房内的空气要新鲜,经常换气,不要或仅要少量光照,早秋和春季遇高温天气要注意降温,冬季要保暖,培养料和覆盖土要经常保持潮湿。 出菇:覆土 20 天左右就可长成蘑菇。 出菇期可从秋季延续到第二年的春季。 当子实体长成钮扣大小而未开伞时即可采收。 如在开伞后采收,就不能制作罐头,商品性和食用性会大大下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