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栽培怎样防治杂菌污染内容摘要:

1、菇栽培中的杂菌主要有绿色木霉、曲牢等,是制种及熟料生产个最为常见的杂茵之一。 该类霉菌性喜高温、潮湿环境,如木霉菌抱于可长期存活于土壤及有机材料或棚内墙体缝隙中,通过空气、覆土材料、工具等传播。 用百病去无踪彻底消杀菇棚;发茵及出菇期间每 5 天左右喷洒一次杀菌药物,生产中可将百病去无踪和蘑菇杀病灵交替使用。 开全部通风口及进出口加强通风;同时喷洒百病去无踪,然后再处理污染菌袋。 取 100 倍消霉王溶液注射杀灭措施,如杂菌孢子系从基料内萌发则提高浓度至 50 倍左右,并深插针头,使药液自内向外渗出,杀灭效果可达 100 百分之。 注意,针头插入点应在污染点的偏上方,斜向插入并注射后,使污染点处近地面。 2、可采取注射药物的方法,但应加大药量,方法同上。 以注射药物时,可将污染处塑膜切开十字口,掀开塑膜,涂刷药液,这只适应基料表面萌发的杂菌,并须早发现。 否则,可支接撒使药粉,然后将塑膜归位,其杀灭效果良好。 0 左右面积的污染:可视情况灵活处理,如食用菌苗丝已发至大半以上,即基料已经被菌丝相连,可祛除塑袋,对配 150 倍消霉王溶液予以浸洗菌柱,然后覆盖塑膜予以发菌培养;如污染发生偏重、食用菌菌丝数量较少,可对菌袋纵向切开 3 至 5 条口,松动塑膜后浸洗,时间稍长一些,然后静置发菌。 染时间超过 15 天、污染菌袋占到百分之 70 左右时,则该批菌袋几乎无保留价值,将菌袋全部清理出棚后,有两个处理办法:行正常的消杀处理后,将未污柒或污染较轻的菌袋按上述进行药物处理,置于遮阳棚下发菌培养,将失去培养价值的直接沤肥;晴好天气,按干料重的百分之 2 加入石灰粉,拌匀后予以晒干,作为熟料栽培或发酵料栽培原料。 底清理卫生,间隔 2 天连续喷洒 2 遍百病去无踪,并揭掉草苫等覆盖物,关闭所有通风孔及进出口,予以闷棚处理,经 3 天左右高温闷棚,即可达到较理想的杂菌杀灭效果;然后即可重新进袋培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